国学堂20100410 梁冬对话徐文兵 第十三讲 知“道”者 享天年

    20100410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第十三讲

    本期主题:知“道”者 享天年

    播出时间:旅游卫视 2010.04.10 23:00~23:30

    主 讲 人:徐文兵

    主 持 人:梁 冬

    本期导视:

    旁白:人们常说“颐养天年”,“天年”与您的人生有着怎样的关系?

    梁冬:“天年”呢,其实是讲的是一个人的生命发展阶段。

    旁白:从“天年”看“理财”,“理财”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

    梁冬:看见那个股票涨起来的时候,你就不应该高兴应该感到恐慌。

    旁白:从“天年”看“孝道”,为人子女该如何孝敬父母?

    梁冬:应该用父母的需要为中心。

    旁白:《黄帝内经》之《天年》篇。梁冬与您一起分享他的学习所得,听听他的人生感悟。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在过去的六周里面,我们请来了徐文兵老师,每次讲到徐文兵老师呢,就仰望苍天心生感激之情啊。跟我们分享《天年》这一篇《黄帝内经》的文章。短短一两千字的文章,我们居然用六周多的时间来讲,而且呢,还是听出耳油,足可见这个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呢,梁某人呢,想做个小小的总复习,和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一期为什么我们要学《天年》这篇文章。《天年》是什么?在《黄帝内经》中,单独列出一章讲“天年”,主要讲人生育的基础是怎样,每个年龄段有什么样身心变化;你又应怎样顺应身心健康,去顺势而为,怎样尽其天年?

    字幕提示:

    道家或中医认为,人的天赋的寿命。叫天年,也就是120岁。

    如果用说句的形式来讲的话,就是生命的发展阶段。为什么我们需要知道生命的发展阶段呢?比如说一个生命是母为基父为楯,到了六七十岁的时候,先是肝,然后呢……因为肝是主木嘛,木生火,所以呢后来先是肝衰竭,然后是心衰竭,然后呢是脾胃衰竭,然后是肺衰竭,最后是肾衰竭。然后呢人才慢慢、慢慢衰去。其实整个生命从兴起到成长到衰落它有它自己的一个轮回和节奏。而我们知道这个节奏。有很多人说我没活过这么长的时候,我为什么要知道?知道和不知道其差别非常之大,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享,为什么是这样。

    话说呢在前一段时间我在一家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地方读书,有一门课程啊叫作《创业学》。这个《创业学》呢,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公司发展生命轨迹的图谱,让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天年》这个文章有意义。这个老师说,基本上来说呢,很多人创业之所以失败啊,并不是他的产品不合适,也不是他不够努力,也不是他不够执着,而是什么呢?而是因为他没创过业。通常没有创过业的人呢,他不知道啊,在刚开始的时候缺钱,在刚开始的时候找不到方向,刚开始的时候和股东搞不定彼此之间的关系,互相没有达成一种基于信任而不是仅仅基于喜欢的合作关系等等。这一些逻辑不清楚,到了创业中期时候,当大家有一定收获的时候,有一点收入的时候,又如何分配这个利益。那公司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如何分配,员工和股东之间又该如何分配等等、等等。到了一个阶段,公司到了很成熟的阶段,那这个企业要面临很多人员流失的问题,再后来,要面临一个交接班的问题,一个企业慢慢走向衰亡。其实当如果我们能够宏观地看到这个过程的时候,那么在你创业的初期,你就会心里很定。因为你会知道任何一个事情在刚开始的时候一定会有混乱的状况。

    就有如说《易经》六十四卦,它有些时候,刚从乾、坤二卦开始之后呢,有屯啊、有讼啊、有师啊,讼卦就是指终端的意思。师卦就是搞不定争端的就是要用拳头解决问题的意思。其实我认为《易经》就是一个关于大的宇宙生命体的一个六十四个阶段的一个分阶段描述。

    字幕提示:

    《易经》是对宇宙生命体的六十四个分阶段的描述。——梁冬

    所以为什么说《易经》是可以变成是一个很通达的一个宇宙之学呢,原因在于其实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生命都是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的,正所谓“东西”嘛。

    字幕提示:

    “东西”:不仅是一个事物的概念,还包括一个很深的科学哲理。

    指的是,事情总是就像太阳一样,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边降下,它不仅仅包含了一个事物的物质的一个描述,更包括了任何事物后面这个理的描述。就是从起到合就叫“东西”。所以当我们知道和理解了,任何一个事情都有这样一个阶段的时候呢,你的内心就会变的非常地定。

    那我说这么大一段的意思,就是说,生命有它自己的起承转合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提前知道了它的过程里面不同阶段的角色意义,对你的要求,你在这个环境中,你会碰到的问题,你会看见的风景的话呢,那么你在整个过程里面就会好好的去享受这个过程,而不会去花很多时间去彷徨、焦虑、挣扎、矛盾与自己去质疑应不应该这样。

    所以很多朋友在做投资,他们告诉我说,现在发现哈,那一些在早期,就有一些风险投资,甚至是经验的风险投资商所投资的公司最后成功的几率比较高。原因在哪里呢?因为这些风险投资商他不仅仅给了你钱,更重要的是他们每天都在看很多的公司,而且他们投入过很多公司,还从很多公司里面退出过,所以知道一个公司在人的问题上、钱的问题上、事情的问题上、商业模式的问题上呢,应该有哪些哪些选择。就算是没有选择,也大概知道到哪个方向去找到答案。这样的一种像导师一样过来人给那些年轻创业者的经验呢是很有价值的。当我们理解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说,原来哦尊重老年人是多么重要。他们的经验就会告诉我们说,人生的不同阶段,慢慢走,稳扎稳打,在序列里面保持着从容和稳定,对于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来说是多么重要的。

    那我总结一下,所以《天年》这一篇文章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它告诉了我们,我们就应该在筹备一个新生命的时候,怎么样让去父亲更好地扮演一个“楯”的角色,让母亲更好地扮演一个“基”的角色。

    字幕提示:

    “以母为基,以父为楯”:

    孩子的先天有母亲的基因决定,

    孩子的后天受父亲的基因影响。

    然后呢到中年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地保持自己的能量和自己生命的这个节奏。到了晚年的时候,出现了肝脏衰竭的时候,应该如何地去延长这个肝的衰竭的过程。如果不行的话呢,它就会去到从木生火,就会去到心脏衰竭的这个过程。如何去补心等等、等等,它是有次第的。

    巴菲特也说,他说当你明白了资本的流向,当你明白了整个资本市场的起承转合之后,你就面对那些跌的时候,你就不会再感到恐惧,而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你知道它总会涨起来;当你看见那个股票涨起来的时候,你就不应该高兴,而应该感到恐慌,因为你知道它马上会掉下来。这个就是平常心的本质。当你拥有了一种长远的视野看问题的时候,所有的淡定和所有的从容才会油然而出。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国学堂》。

    字幕提示:

    顺应每个年龄段的身心变化,顺势而为,才能尽其天年。——梁冬学习心得

    下节提示:

    梁冬:其实啊,很多年轻朋友都很想去孝敬父母,但是呢,那个方法总是不对,我们总是用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去看待我们应该怎么孝敬父母。“亲”(親),这个亲亲我的宝贝这个“亲”,亲人这个“亲”,繁体字的旁边是一个“见”。什么叫做看,就是说什么叫亲?常常看得见,那才叫“亲”。

    旁白:您现在收看的是旅游卫视最新鲜文化节目《国学堂》。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依然是复习《天年》这篇文章。在刚才上一部分的时候,我们讲到一个人要建立一个对整个完整生命过程的一个理解。所以呢有些人说,如果这个世界上有某种程度的生命的轮回的话,那么你会对每一次的生命阶段会有更多的镇定和镇静的看法。或者说只慧,界定生慧嘛,你就会有慧力而产生。那关于轮回我们怎么看?

    字幕提示:

    如何理解生命的“轮回”?

    我不能证明人是有轮回的,但是我起码觉得《国学堂》这个节目,它是有生命轮回的。以前它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那因为它做得好,有机会了,后来呢就来到了旅游卫视做。所以呢它还是这个名字,它还是这群人,但是它的表现形式又不一样,它的生命的生展时间也不一样,但是我相信它的历程差不多。它总有一个刚开始的磨合,然后有一个阶段被观众认同,再有个阶段呢,有广泛的比较的认同,最后出现了问题,然后再反省,然后最后再找一个方式再去停止,再去重新的“潜龙勿用”,然后再去重新“飞龙在天”,这就是这个过程。当我们理解了这个之后,我们就看到生命的轮回本质在哪里?生命轮回的本质在于,你可以籍由不同的表现形式,一遍又一遍地玩同一个游戏。如果你玩过好几次之后,比如说我在想说,有一天,旅游卫视不做了,我们又到网络上去做,再以一个出版社的形式再做,把这个《国学堂》做五六遍的时候,当我第七次再做《国学堂》,你想想看,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

    字幕提示:

    生命“轮回”的本质:用不同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玩同一个游戏。 ——梁冬

    所以,当我们理解这个状况之后,我们再去看现实生活中的所有的事情,你加入不同的公司,去做一个市场营销主管的工作;或者呢你到不同的电视台做一个编导;或者呢,你画不同的绘画;但是呢,你经历了不同的绘画过程里面的同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这样的一个从寻找到琢磨、到完成、到激荡的过程。那么我们的生命呢,就会变得越来越从容了。那除了《天年》这样一个话题之外呢,其实啊,在《国学堂》里面,我这一次最大的收获就是,徐老师讲到的,当我们的父母老的时候,我们应该对他做些什么。其实啊,很多年轻朋友都很想去孝敬父母,但是呢,那个方法总是不对,我们总是用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去看待我们应该怎么孝敬父母。现在我们的话题由《天年》讲到孝敬。

    很多人觉得说,我们缺钱,所以呢就老想说,把自己的钱给父母,他也是给真心的。很多人说我们觉得这个保健品很不错,所以呢把保健品给父母,其实这个立场都是以我为中心的,这个从开始就错了,你应该用什么为中心?应该以父母的需要为中心。

    字幕提示:

    孝敬父母,应以父母的需要为中心。——梁冬

    曾经有一次,我去沈阳旁边的一个养老院,看一位老奶奶。98岁的一个王奶奶,当时呢大家在聊天,她也不是很有知识,她就问我一个问题,她说如果有一杯水,你给谁喝?是给你喝,还是给父母喝,还是给兄弟喝,还是给老板喝?我当时在想,当然要给父母了,因为父母好像在所有人里面,显得比较重要嘛。她说不对,其实应该是给那个时候最口渴的那个人喝。而我在那一刹那间,突然意识到了,很多事情,我们在做判断的时候,下意识地,都以我们自己认为什么东西好,什么东西重要为标准的,但其实这个东西根本就是一个错误的观念。最重要的观念是要去除一个所谓的我值,去除一个以自我为中心,要无我。你站在一个被需要的角度或者说用现代企业的管理的角度说,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然后呢你再去看你的所有工作的思考的时候呢,你就会发现,完全是不一样的。整个格局,整个立场都不一样。就有如说,很多朋友都有打高尔夫球,对不对?你在上了果岭以后,你去看它,这个球和那个洞之间,很多人呢,会走到洞的那一边,从洞的角度再来看这个球,这个时候他就知道,诶,我这一杆应该怎么推了。那么对于父母来说,我们要孝敬,我们要孝敬父母,如果我们自己的好恶不重要的话,那父母认为,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有一天,刘力红老师呢,曾经跟我讲过,孝敬的本质在于:第一,不要让父母担忧。

    字幕提示:

    “孝”的本质:不要让父母担忧。

    所以,如果你要真正好尽孝的话,不是给他钱,也不是给他什么,而是常常地跟他打电话,打电话只是个手段,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让他过一段时间,他就在心理上感觉到,他和你在一起,你的所有的行踪,你谈恋爱呀,吃饭呢,有没有吃饭呢,有没有睡觉,睡得好不好哇,这些看似无意义的事情,对于父母来说,那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当你在跟他说的时候,他会感觉到,他和你是在一起的。那么,除了这种之外,对父母尽孝的另外一个方法,我个人认为就是什么呢?就是拥抱。在我们的节目里面曾经也提过。因为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呀,往往不仅仅是心理的距离,还有一个物理的距离。比如说,萧启宏老师曾经说过,“亲”(親),这个“亲亲我的宝贝”这个“亲”,亲人的这个“亲”,繁体字呢旁边是一个“见”。什么叫做看,就是说什么叫“亲”?常常看得见,那才叫亲。所以呢那一些同事,虽然不是我们的亲人,但是跟我们天天在一起之后呢,你甚至会发现,他跟你真的比家人,比兄弟姐妹还亲。原因是什么?因为每一天我们在一起嘛,有眼神的交流,甚至有些时候一起去分享,一起去吃饭等等、等等。所以呢,越是近的物理距离,越会让人感觉到亲。曾经有个朋友跟我说过一个很有趣的观点,他说,你看,有些人看见很可爱的小朋友,会去吻他,甚至呢,会咬他,什么原因?因为当那个时候,只有你用吻和咬的时候呢,你才能够让你们的距离变得很近,甚至是零距离,甚至有一点点的负距离。在非洲的食人族里面,他们对于最亲爱的那一些人,他们会怎么办?他们会把他吃掉,用吃的方式来证明,我对他真正地拥有了。这个话的重点在哪里?重点在于我们要让我们的父母感觉到,我们和他紧密不可分割。当然不是说让你去吃父母,也不是让父母吃你,而是说,让你和你的父母呢,尽可能地贴近距离。你不相信的话,你观察一对恋人,是吧,这个男孩子在追这个女孩子,开始的时候呢,通常两个人是面对面吃饭的,后来呢,是那个夹角儿吃饭,就是90度角吃饭,再后来就是并排吃饭,到大学里面的时候呢,很多那些学生呢,大学生呢,就都是并排吃饭的,甚至有些人都坐到腿上吃饭,这是我们不提倡的,是吧?但是呢,就是说,你从这一个过程里面,反映出了两个人的心理距离,其实和生理距离之间,形成了有趣的相得益彰的关系。你要让你的父母感觉到他和你亲,最重要的就是抱一抱他。

    好了,稍事休息回来,继续和大家分享《天年》。

    字幕提示:

    如何孝敬父母?应以父母的需要为中心,勿让父母担忧,常常拥抱父母。——梁冬学习心得

    下节提示:

    梁冬:一个人如果不孝的话,是会有报应的。他的身体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今天甚至是说对母亲不孝会得哪种病,对父亲不孝会得哪种病,在心里面恨父亲或者埋怨父亲会是哪种病,有些时候嫌弃又是哪种病等等、等等。他分得非常细。我就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它除了一种心理上的暗示之外,它难道有所谓的科学依据吗?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刚才那一部分的时候我们讲到了人要尽孝,那尽孝为什么很重要?除了发乎我们自己内心的这个爱以外,因为中国人整个文化的核心是以孝道为核心的。

    字幕提示:

    中国人整个文化的核心是以“孝道”为核心的。——梁冬

    你看教育的教,它的这边都是一个孝。足可见把孝进行文化传播,那就叫教,教育的教,对不对。所以孝是每一个中国人最与生俱来的、最无法抗拒的、最全民特质的一种文化特性。这个可能在全世界也是很难得的。

    字幕提示:

    “孝”是每一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无法抗拒的,全民特质的文化特性。 ——梁冬

    为什么孝对于我们那么重要?我还从另一个观念上听到了一种观点,很有趣。话说呢,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王凤仪的学说,王老先生他就要强调,他说一个人如果不孝的话是会有报应的。他的身体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今天甚至是说对母亲不孝会得哪种病,对父亲不孝会得哪种病,在心里面恨父亲或者埋怨父亲会是哪种病,有些时候嫌弃又是哪种病等等、等等,他分得非常细。我就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它难道它除了一种心理上的暗示之外,它难道有所谓的科学依据吗?前一段时间,因为我参与了一家基因检测公司的投资和成长的一个过程。我就跟那些做基因检测的一些博士去聊天,我突然明白了人为什么要孝,孝的本质是什么?

    字幕提示:

    “孝”的本质:认同父母等于认同自己。

    你不认同你的父母,其实就是你不认同你的一半。如果你父母都不认同,你是整个人不认同自己。那么你就想想吧,在一个公司里面,如果一个领导不认同他的团队,你觉得这个团队能够做得好吗?如果一个学校,老师不认同他的学生,你认为他这个班级会管理得好吗?如果一个同学不认同他的老师,你认为他的这门课会学得好吗?显然都不会。所以这个事情的逻辑在哪里?尽孝的逻辑它背后的逻辑是在于:当你不孝的时候代表着你不认同你的父母或者父亲或者是母亲的基因,然后就意味着你不认同你自己的基因。如果你不认同你自己,那么你当然自己就和自己在打架,你的意识、潜意识和你的身体和你的所有的器官和灵魂之间它不能够相互地和谐喜乐地共处。一个人如果不认同自己的话,轻者自杀,重者慢性病死掉。原因就在这里,因为他在内耗。所以孝的本质除了作为一种伦理的话题以外,它背后更有一种深远的科学依据。这个科学依据就在于是我们是否能够非常融洽地与自我相存。OK。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所谓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字幕提示: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其实我们整个人的躯体都不过是基因的那样一个使者和一个工具而已。这个基因要求你必须要做一些事情,让你能够把这个基因传到一个更新鲜的生命里面,从而得以延续。这个基因已经在你身上的时候,已经传了几百万年了,在你这个地方断掉,那不仅仅是对你父母的不孝,而且是对你父母的父母的不孝,甚至是所有上面的人的不孝。你想这个能量从上往下灌,这得多么巨大。所以孝这个事情,你认真想想,是很恐怖的。“无后为大”这个事情是很大的一种力量。当然这个话经不起这么想,一讲之后好像让人有点介乎于想不清楚;迷信和伦理之间。不过我认为,在严守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之下,是吧,尽量地让自己的祖先传下来的基因得以传下去,是一个让你的自我完整系统互相和谐的一个有效的证明。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再去看国学,你再去看《黄帝内经》的《天年》,你就会发现说,世间并没有所谓的纯纯粹粹的中国国学。所谓真理其实就是一座山,只不过我们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还是从喜马拉雅山的北坡上山。所以我们的生活,不是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我们的生活是需要藉由不同的知识体去印证的,而这个印证的过程本身可以充满很多的喜乐。

    今天的话题总结起来,就是我们第一要了解生命是一个有规律,有轮回过程的事情。当我们理解了这个大过程之后,在不同的阶段,你都能够保持镇定。当你有保持镇定的时候,你就会产生喜乐平和。第二我们的生命是用“孝”这样一种很有趣的心理模式来传承的。而“孝”的本质后面是你要认同你的基因,你要让自己的基因和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言行和你做的所有事情形成一个完整的共振体。只有当这样,你才能够得以行驶你的天年,到120岁的时候才会快乐。就有如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隔壁家有个老头,90多岁, 每天骑着自行车到海边玩,我们就问他,说,诶,老爷子,为什么你现在还那么高兴,90多岁出去。老头说,海边有很多70多岁年轻的单身女人。只有当你活到90岁的时候,你才能够享受这样美好而充沛的人生。

    字幕提示:

    梁某不才

    不敢献丑于江湖

    谨为学习所得

    恳请斧正

    梁冬叩首

    下期预告:

    ——从“国学”视角看《阿凡达》

    旁白:《阿凡达》你看了吗?

    梁冬:我很震撼的是美国人居然能够理解中国《上古天真论》,《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和《般若波罗密心经》里面的这种精神。

    旁白:《阿凡达》你看懂了吗?

    梁冬:明白了一个词,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旁白:《阿凡达》如何诠释中国文化?

    梁冬:在庄子里面有一章《齐物论》,讲的是天地万物是等齐的都是可以互相沟通和交流的。在这件事情来说《阿凡达》用它的电影故事做了一个非常精妙的注解。

    旁白:《国学堂》梁冬带您一起从国学的角度看《阿凡达》。

  下载 国学堂 20100410梁冬对话徐文兵 黄帝内经 005天年第五十四第十三讲知“道”者  享天年.mp3

   查看 200912 徐文兵:黄帝内经.天年 系列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