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堂20110312 梁冬对话傅京亮 第四讲 春秋到秦汉——香烟初升的那些年

    20110312国学堂—梁冬对话傅京亮第四讲

    本期主题:春秋到秦汉——香烟初升的那些年

    主 讲 人:傅京亮

    主 持 人:梁 冬

    播出时间:旅游卫视 2011-03-12 21:45-22:30

    画外音:中国人用香用过了多少年头?

    傅京亮:至少有五千五百年的历史。

    梁冬:中国人的家庭有没有五千五百年啊?

    画外音:什么是君子?

    傅京亮:要顺应天地的规律。

    画外音:中国第一部香薰专著出现在后么?

    傅京亮:叫汉后宫香方。

    画外音:盗墓贼为何会被墓中尸体吓跑?

    傅京亮:刘表夫妇面如生。

    画外音:香文化研究者傅京亮做客《国学堂》,讲述从春秋到秦汉香烟初升的那些年,带您领略时尚复古想生活。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在过去的几周里面,我们请到了香道的大师--傅京亮老师和我们一起来重新品味中国人的香道文化。于是呢,才让我们发现了我们已经离中国人的优雅生活太远太远,所以现在大部分的人呢都是富人,不是贵人。贵是什么?要有自知之明是为贵,你如何透过香来理解自己,这是我们过去几期节目和傅老师一起探讨的一个很大的心得。傅老师您好。

    傅京亮:梁老师好。

    梁冬:这一次依然请傅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分享。那我觉得呢前面三集呢我们都是点状去讲的。从今天开始呢,我想请傅老师呢系统地讲讲香的历史,从秦汉时期开始讲起中国人如何与香结下了不解的千年之缘。诶,傅老师,香这个事情我们是从什么时候……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体会香、分享香、玩香的咧?甚至是被香玩的咧?

    傅京亮:中国的香啊从历史的考究来看,中国人在家里面熏香至少有五千五百年的历史。

    梁冬:中国人的家庭有没有五千五百年啊?

    傅京亮:那应该是有的了。因为从我们出土的红山文化,龙山文化和在上海的青浦文化都发现了家用的熏香的炉具。

    梁冬:上海?上海在三百年前……

    傅京亮:那青浦县呢。

    梁冬:哦,上海县。

    傅京亮:青浦这个地方。

    梁冬:对啊。因为现在的上海其实是个冲击出来的,是个新的地方嘛。

    傅京亮:对。那么在这三个地方呢我们都发现了出土的家用的熏香的炉具。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香--它是由两条并行的线路在走。一个是祭祀用香,一个是家居用香。

    梁冬:一个是用来向天致敬的,一个是想自己的生活致敬,是吧?

    傅京亮:对对。所以说中国的香呢到现在为止,有出土的文物来为证,有五千五百到六千年的时间。但是那时候没有文字的记载,真正香的兴盛应该从春秋战国以后。

    梁冬:春秋战国是一个很奇怪的年代。我自己感觉,我觉得春秋战国时期呢中国人的文化突然到了一个极其繁盛的时代,似乎那个时候的诸子百家。你说他们这些人怎么出来的?又没有电脑,是吧?又没有twitter(即时聊天工具),又没有微博, 他们怎么能够这么好地分享信息。并且可以很好地思考,你觉得?

    傅京亮:我想一个时代一个精英的出现,是天地的造化。我们来看一下历史都是这样。很多年代都是人才济济的年代。春秋战国也是这样。大家的思想比较活跃,那么文化比较繁盛,关键是有个宽松的环境。

    梁冬:你这话说的很深刻,关键是要有宽松的言论环境。

    傅京亮:对,一个环境。

    梁冬:那个时候虽然大家这个战争很暴戾。但是基本上每一个人持不同的文化见解,历史观它其实是允许的。

    傅京亮:那是允许的嘛。

    梁冬:你看那个时候而且彼此之间文人之间的争吵,学术争鸣是非常公开公正公平的。

    傅京亮:对。你像当时齐国的稷下学宫。全国各地的士子们到齐国去,干什么呢?发表自己的言论,介绍自己的思想,一起共同地学习。

    梁冬:那个时候你说春秋战国时期呢,是中国的这个香比较兴盛的时代。

    傅京亮:对。

    梁冬:何以见得?

    傅京亮: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有文字可考的,就是中国人已经非常明确香是干什么的。

    梁冬:那个时候中国人终于明确了香是干什么的呢?

    傅京亮:那时候人们用香,佩香也好,熏香也好,它是为了修养道德。中国人把道德的修养看得非常重要。像刚才梁老师所讲,尊贵这个问题,那么这两天我也在考虑这个事情,我们现在很多人是贵而不尊,尊而不贵。

    梁冬:或者是我们讲的其实是同一个意思。就是说我讲的贵就是你所讲的尊,是那个意思。就是说是精神层面上的追求。有些人可能是有钱,但是那是他不知道这个东西,或者他无法真正在灵魂上体会这个东西的……把玩这个东西的快感。而且跟自己有关。

    傅京亮:对。实际上现在人说的贵和我们传统的贵是完全两个概念。很多人认为我有钱了,我就贵了,那不是那样。你自己不知道尊重自己,贵在哪里?自己不认识自己。现在人是为物所累。是人去养物,或者为物来服务。而春秋战国的人们呢,他寻寻觅觅发现,人呢,他的养生……谈到养生问题了。到底需要养什么?怎样去养生的问题。春秋战国的人认为:养生首先要养德,养道德,养本性。所以古人在想拿什以去养德呢?香。

    梁冬:这地方插一句。有些时候大家在讲,说这个人养完德之后他才能养生呢,大家都觉得这个很学术化。实际上套用换一句话来说,就是一个公司如果内在的文化建设做不好的话呢,它的生命力是很有限的。

    傅京亮:古人用香呢,也是我们的祖先可能在他们的生活实践里面,他们寻寻觅觅最后得到这样一个宝贵的东西。那么古人发现一个什么问题呢?

    梁冬:就是香可以养德嘛。

    傅京亮:养德。他发现呢,道德高尚的这样的人士他身上自然散发了一种香气。

    梁冬:真的吗?

    傅京亮:嗯。我曾经见过一些修行的大德,他们身上确实有一种特殊的香气。从佛家里面讲,释迦摩尼佛他身上也在散发一种香气。

    梁冬:哦,那是传说啦。

    傅京亮:我们现在还不是有德之人,普通人嘛,那我们怎么办呢?香,就是我们的一个标准。这种香气放到那里去,我们向这个方向去努力,去进步。每天提示我,要亲君子远小人,要去修养自己提高自己,所以香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目标。

    梁冬:讲一句题外话,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呢?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

    国学堂记:香以养德是香踏上历史舞台的最终动因。为了修养品德,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大夫阶层将香引入了日常生活。我们常说:“亲君子,远小人”,但是对于君子又该如何定义呢?《国学堂》带你领略时尚复古香生活。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刚才傅老师讲到一个话题,叫做亲君子远小人。他其实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我们是谁,与我们周围的人有莫大的关系。我曾经有个朋友告诉我说,他说你的个人财富,是你经常打电话出去的十五个人的平均财富值。所以呢,我们的道德也是一样,我们的年龄也是一样,等等等等。这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今天傅老师这么一讲,忽然五雷轰顶,原来我们平常很少注意到要择善而邻。就是说要跟我们喜欢的人在一起。不要说光是喜欢我们,但是我们不喜欢在一起,那是有问题的。总而言之呢,要跟君子在一起。所以呢,我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傅老师,就是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

    傅京亮:那么古人的君子呢,他应该是没有一个非常确切的答案。我想应该是有道之人。

    梁冬:什么叫有道?

    傅京亮:因为古人的道是个什么?中国人的道呢,它是说指天地万物的根本规律,称之为道。

    梁冬:嗯,就与在地万物共同沉浮。

    傅京亮:对。那么君子呢,就是要顺应天地的规律。

    梁冬:嗯,扣回题。刚才傅老师讲到说,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时候,人们发现一个人要香来养德,以德来养生。然后呢他们发现说要远小人亲君子,然后这个时候,你自然会有一种心香,就是从品格和内在释放的香。而我们点香呢,其实这个行为艺术来每天提醒我们:我们要香那样,是吗?

    傅京亮:对。要求为天地、为众生去不断地散发着芳香而不是臭气。那么我们人的这种生命的价值是不是不一样了呢?如果我们天天为天下在播放着芳香……

    梁冬:快乐的种子。

    傅京亮:快乐的种子。那大家会什么样呢?让大家生活在一个快乐的环境里边,有道之人嘛。

    梁冬:我前两天去北京龙泉寺,就是在凤凰岭龙泉寺。我看到他们那个僧人在做功课。在黑板上-他们有黑板-黑板上写了一些东西,很有意思,我把它记了下来。它说一个人应该常常地让你周围的人时常地感到对生活有希望,对自己满意,对他人感到快乐。如果你一个人在这里,你周围的人都得自己是很有……对生活是很有希望的,那么你就叫恒顺之人。那么这个人呢,我觉得就是您刚才提到的这种观念。

    傅京亮:对。那么我们实际上呢,我们的生活里边,我们的疾病也好,我们的幸福也好,我们的尊贵也好,来自于哪里呢?我们的心。老百姓都在讲,说病从心上起。实际上我们古人用的香,应该说他第二个目的是养心养性。这也是在春秋战国开始萌发这样一种理念。那么到秦汉时期,这种理念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体系,就是香气养性。

    国学堂记:根据嘉宾的观点:君子一词实为顺应自然规律的代名词。除却香以养德,古人燃香的最大诉求即是香以养性。那么这其中又有哪些人事点滴可以印证这样的观点呢?春秋战国时的人们主要使用哪些香料?香囊从那时就开始流行了吗?

    梁冬:香气养性啊,之前说到,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什么样的故事和事物能够说明你刚才提到的这个观点呢?

    傅京亮:那么春秋战国呢,人们不仅是在焚烧香品,但那时候的香品和现在不太一样,那时候是什么呢?是兰蕙椒桂。

    梁冬:这是四种植物了。

    傅京亮:啊,是四种香草的植物。兰花,蕙草,桂花,桂枝,桂皮这些东西,还有白芷等等。

    梁冬:大家现在去喝咖啡,点那个卡布奇诺呢,你会撒一点桂粉,实际上就是桂皮磨成的粉。

    傅京亮:它不仅来焚烧这样的香品,那么在春秋战国呢,几乎人们都在身上佩戴香料,身上要插香草。

    梁冬:怎么插?

    傅京亮:插到身上去。

    梁冬:那个草怎么弄?

    傅京亮:那就是把它做成一个东西,一个装饰品。女孩插到头上去,别到身上去,做成一个香包香囊呢,当然春秋战国的很多香囊呢,它是用草编出来的,但也有用这种布料丝绸缝制的,要戴到身上去,那种东西我们过去叫香囊嘛。香囊就是在春秋战国,已经非常地时兴。

    梁冬:我看呢……有一天晚上我读《礼记》啊,我发现《礼记》里面是有这样的一些记载的,就是它完全是把大部分的中国人,如果有一点机会,比如中产阶级以上,他们是生活的行为艺术家。他们真的是会花时间去按照这个仪轨,就是仪式和轨迹,去周而复始地完成。我们之所以现代人很痛苦,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没有周而复始性。所以你这一秒过了之后呢,不知道下一秒该怎么样。所以你就会焦虑,但是如果你每天都过一样的生活时候你就定,定呢,就会生慧,戒定慧嘛。

    傅京亮:对。那么我们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边,我们的心境会什么样呢?它肯定是一个健康的良性的一种情况,那么我们的健康在哪里?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是不是?

    梁冬:对,说得非常对,非常对。

    傅京亮:所以一支小香它给我们不仅是一种芬芳的享受,而是一种人生方向、目标的一种提示,也是我们的老师。

    梁冬:对。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时候,我记得有一个屈原。屈原他在《离骚》里面就专门提到关于兰草的看法,他把兰草的这个地位拔得很高啊。

    傅京亮:拔得很高,实际上兰草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它是称为香中之王,是香品里边最高级的。

    梁冬:当时兰草怎么用呢?

    傅京亮:用那兰草的根。

    梁冬:然后呢?它是湿漉漉的吧,那怎么做?

    傅京亮:它这个兰草的根,你把它炮制以后可以做成香。

    梁冬:怎么炮制呢?像兰草的根这种,就像一个蒜头一样的东西。

    傅京亮:诶,兰草的炮制比较简单了。在古代也是比较简单,一个是清洗,把它的泥土要清洗掉。

    梁冬:然后呢?

    傅京亮:没用的那些皮啊、须啊去掉,完了晾干,而不是暴晒,要晾干,因为兰草的根呢,它是不太好干,干的时候一定要把它切片,切成片才比较好干,那么干了以后微炒,到锅里边炒一下。

    梁冬:拿锅里炒。

    傅京亮:炒一下。

    梁冬:要加油吗?

    傅京亮:不要加的,那不是做菜。炒一下,炒到微黄的时候就可以了。完了打成粉,可以烧。

    梁冬:打什么粉?

    傅京亮:打成细粉啊。

    梁冬:就把它磨成粉。

    傅京亮:诶,磨成粉。

    梁冬:就可以烧了?

    傅京亮:可以烧。而且在春秋战国呢,在祭天的时候,它有的时候要用兰草的根烧兰草,焚烧兰草,那么还有我们上一期我们曾纪讲过,在这个三月三的时候,人们要踏青去。清明节人们要用兰草来泡水泡汤,来沐浴身心,我讲的是沐浴身心,除了我们有形的身体以外,还有心,无形的心。

    梁冬:对,说到这地方如何用兰草的水沐浴这个心呢?中间又有什么样的技术指标?又是如何样的心法呢?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

    国学堂记:“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为三闾大夫屈原所青睐的兰草从远古走来一直贯穿中国历史的史目。祭天;沐浴;修养身心,到处可见她的倩影。那么三月三的时候人们为何要用兰草沐浴呢?中间又有怎样的技术指标?《国学堂》带您领略时尚复古香生活。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刚才呢傅老师专门讲到要用兰草这个水呢沐浴身心。一般来说呢,我们洗澡呢是洗身体,那怎么样能够洗心法呢?

    傅京亮:因为兰草本身它的香是一种非常的纯净、高雅的一种香气。非常的高雅、淡雅。那么这种香气呢,你闻到这种香气的时候,一个非常烦躁的、燥火、燥气比较大的人,我想他应该马上就沉静下来,使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和香气相融相和。那么一个人他的很多事情是由心性所定。心性的燥和安,对同样的一个事情的处理,最后的结果结论都会是不一样的。那么我们古人,他讲是养心,用这种芬芳之气来安心。使自己的心产生喜悦,有喜悦之情,这样对健康那就有莫大的好处了。实际上孔子对兰草也有非常高的一个评价,说兰有王者之气。所以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回来的路上,发现山谷中有一棵兰草,在众多的植物之中,自己在散发着芬芳,所以孔子马上停下了以后,就抚琴一曲,叫《倚兰曲》。那么这首曲子也是一首我们历史上有名的古琴曲。

    梁冬:所以呢从孔子也好,从屈原也好呢,其实他们那个时候,对味道,其实都已经找到了它这个味道如何进入到自己心性的一种方法。

    傅京亮:诶,对。

    梁冬:所以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理解,并且开始享用这一切了。令到我都有点儿想说:什么时候到花鸟虫鱼市场再搞几棵兰草回来切一切片,炒一炒,看看感觉是什么样子的?诶,现在这个工艺还有吗?

    傅京亮:现在很少有人用了。

    梁冬:为什么呢?

    傅京亮:第一是兰草非常的珍贵。

    梁冬:哦,真的吗?

    傅京亮:现在的兰草呢这个……进入了商业炒作的阶段,那就非常贵了。实际上我们花盆里面种的兰草恐怕没有这样一种效果了,那一定要到山里面野生的兰草才可以更好。

    梁冬:哦,这样子啊。

    傅京亮:你像我现在合香,兰草还用,但是用的量比较少,尤其寻找兰草比较麻烦;比较困难一些。

    梁冬:所以说春秋战国之后就是秦朝,秦汉时期大家又是怎么样去玩香的呢?

    傅京亮:因为秦代呢,它是一个时间比较短暂的时期,那么关于香的这样的可考的历史资料不是太多,但是秦代的统一六国对香文化的发展确实有重要的一个作用和贡献。因为过去呢在春秋以前我们所讲到的这种做香的香药,基本上是在我们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所生长的植物,包括兰、蕙、椒、桂、高良姜、艾蒿、藿香、芸香……这样一些草本为主的这样的香料。而秦代统一六国以后,中国南部地区的大量的香药开始进入到北方,进入到中原地区。

    梁冬:当时从南方传过来一些什么样的香呢?

    傅京亮:当时的香呢主要有檀香、沉香。

    梁冬:在秦汉时候檀香和沉香已经开始了?

    傅京亮:实际上我们的沉香呢最早的文字的记述在《山海经》就有了。那比秦汉还要再早嘛,那时就有了这个关于沉香的这样的记述……

    国学堂记:秦汉时期政治版图的扩大,不仅仅为帝朗的冠冕涂抹出更为宏大的光环,更使中原以南的诸多奇香嫁入汉家,这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沉香。《山海经》中如何记录它呢?它是否一直是我们熟悉的样子?

    梁冬:你记得《山海经》里面是怎样讲沉香的故事的?

    傅京亮:呃,说“招摇之山有木也,其状如谷而黑理”,黑理就是它的纹理是黑色的。“其华四照,其名曰迷谷,佩之不迷”。

    梁冬:什么意思?

    傅京亮:说它这个,它当时的名字不叫沉香,它叫迷谷。佩戴到身上以后,可以使人精力旺盛、健康,不会使你浑沌,它的这个迷呢应该是这样一个意思。

    梁冬:所以在秦汉的时候,大家已经开始在使用,所以在秦汉的时候,大家已经可以在玩沉香了,沉香已经引入中原地区了。

    傅京亮:对,那么汉代香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有这样几个重要的方面,第一是中国的香炉到汉代以后,形成了规制,规制化。

    梁冬:什么意思?

    傅京亮:啊,这个香炉,这样的一个炉具,它的规格是什么样?高度啊、重量,是金的银的铜的啊,它由谁来用,谁可以用,谁有资格来用。

    梁冬:都已经被规定出来了。

    傅京亮:诶,要规定出来了。那么汉代呢,合香的理念已经非常完备了,合香。那么汉代到后汉的时候有第一部的香的专著,叫《汉后宫香方》。

    梁冬:这很有意思,在汉朝的时候呢,张仲景也编注了一本书,叫《伤寒杂病论》,大家记住是编著,而不是他写的。他其实也是汇聚了古代的一些方子,包括伊尹的《汤液经法》,汇聚……在当时呢,在医疗方面呢就形成了所谓《伤寒杂病论》治病的。其实呢与此同时,在香料方面也有类似的这种合香的这种方案了。

    傅京亮:对,也在汉代开始形成了。

    梁冬:所以呢汉朝时中国文化的一个大融合,这可能跟南北方的文化突然又重新交融有关系。

    傅京亮:有关系,一个冲撞,一个碰撞。

    梁冬:一个碰撞嘛,对不对?所以呢就是说虽然秦是一个短暂的一个朝代,但是呢却为汉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傅京亮:非常好的基础。

    梁冬:所以你看隋朝和唐朝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如果没有隋朝当时做运河这种事情。在那个时候大家觉得它是暴殄天物,对人民很多的伤害。但是如果不是那个时候打下基础,也没有后来唐朝的这种兴盛。

    傅京亮:在秦代,那么还有一个故事就是,秦江。那么也是当时汉代一个官员,他呢到外地去做官了,他跟他的夫人要……

    梁冬:要吻别。

    傅京亮:诶,要吻别了。那么他夫人呢,他本来想把夫人带到身边,一起去到做官的地方去,但因为他的夫人身体不好,去不了。他呢就从做官的地方,给他夫人寄回了一些礼品,其中香就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他寄的是什么啊?有香,就是香品,有古琴,还有铜镜,那么铜镜可以干什么?让她自己经常照一照自己的形象。那么古琴呢可以娱心,香可以来温性。大家看香的地位,在汉代的时候是已经在生活里边那就是非常地普及了。三国的时候像曹操给诸葛亮,前方在打仗,他还把鸡舌香送给诸葛亮嘛。

    梁冬:嗯。所以这个故事呢其实在上一次傅老师给我们讲过,但是这个故事我仍然觉得可以跟大家用两句话来复述一下。当时在曹操和诸葛亮在打仗的时候,曹操得到了很好的香,他仍然通过密使的方法呢送给诸葛亮,为什么?因为他足够尊重这个香。他认为好的香要足够智商和他足够尊重的人才配使用,哪怕那个人是你的敌人,这是一种何等宽怀的胸量!这是中国的古人呢!好了,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之《国学堂》。

    国学堂记:汉代南北各民族之间的冲撞确实曾经带来战火连天、饿殍遍野的惨状,但也由于文化的碰撞催生了诸如《伤寒杂病论》这样的医学经典,而香文化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以《汉后宫合香方》的问世而标致着跨入了全新的阶段。汉朝时期的熏香文化在活人之间已十分盛行,甚至过世之人都同样要熏香用香,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刚才傅老师讲到一个话题,讲到一个故事呢,就是讲在三国时期呢,就是后汉时期呢,人们已经很喜欢玩香了,而且玩得都很高级了。包括像曹操,都有一些来自于外地的,甚至西域的人进贡这些香了。所以呢在那个时候,我们可以从这些细节里面显示呢,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对于香的理解,已经到了很高的程度,所以呢也引发了一些药用的东西。比如我听说那个时候的香不光是给活人用,而且还给死人用。

    傅京亮:对,在秦汉时期呢,人们生活里边不仅是来熏香,佩香,还要吃香。要吃,做饭来吃。更重要的还有什么呢?在汉代的很多的墓葬里边我们会发现,那么有……没有腐烂的尸体,他的身边,尸体的旁边,放了许多许多的香药。

    梁冬:现在都有这样嘛。比如挖的一些汉朝的墓出来,那些墓……那个身体还很柔软的。

    傅京亮:像辛追墓,啊,等等,都有这样一些情况。那么在历史上记载最早的一个……这样情况应该是刘表的墓--三国的刘表。

    梁冬:刘表大家都知道。

    傅京亮:在刘表去世大概是二十七八年的时间,那么他……刘表的墓呢是他夫妻合葬墓。他的墓呢被人打开了,在打开以后呢,把棺椁打开了。但是没有动。

    梁冬:为什么?

    傅京亮:那个……我们来分析可能是盗墓贼呢吓跑了。

    梁冬:怎么说?

    傅京亮:因为历史记载刘表夫妇面如生色,像是活着一样,在睡觉。没有腐烂的,二十几年了。而且呢,他的墓里边香气四溢,方圆几十里都闻到香气。因为当时墓被盗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秋天,周围的庄稼长得很高,人们没有发现墓被盗了。当时是什么呢?周围很多的村庄闻到一些非常高级的特殊的香气在弥漫着。所以老百姓在找,哪儿来的香气呢?最后发现了刘表的墓被盗。发现这个以后,发现刘表和他的夫人呢,像活的……活人一样,躺在那睡觉。但是呢,大家就发现呢,香气来自于这个墓,是因为棺椁的周边,放满了各种各样的香药。

    国学堂记:刘表夫妇能够死贵族吓退活毛贼,看来全靠棺椁周围布满的奇香异药,这样的尸体防腐水平今天看来仍让人忍不住惊叹。说过了汉代的香药以及用香技术,嘉宾又会为我们带来关于汉代用香的哪些趣事呢?

    傅京亮:我们来看一下汉代的香具,那就非常有意思。我现在手里拿了一个……仿制的,汉代的一个烧香的炉具。

    梁冬:这个炉子啊,还有点意思哈。

    傅京亮:你看这个炉子呢,它在汉代呢,它也被称作被中香炉。它因为它可以放到被子里边,睡觉的时候可以放到被子里边去,来烧香。

    梁冬:那这个炉灰不会掉出来吗?

    傅京亮:那不会掉出来的。

    梁冬:为什么呢?

    傅京亮:你看我们来打开以后,看一下这个炉子的……它内部的结构。大家来看一下这个炉子呢,这个里边呢,有这样几套套环。中间一个小钵,在这个小钵里边呢,是烧香的。啊,那么你看,再怎么转,炉子你去转,它是几环在转,这个钵呢始终朝上的。啊,你看,是不是?它转的时候是朝上的。那么这个炉子呢,最晚最晚,是诞生于汉代。在汉武帝时期,这个炉子已经有了。

    梁冬:所以,我突然在想啊,虽然这是仿制,这个东西很好玩哈。什么时候在车里面哈,也挂这么一个炉子,你可以在这个车里面点香了。

    傅京亮:啊,也可以呀。

    梁冬:它就不会怕颠簸了。

    傅京亮:诶,你说你车跑得再快都没有问题了,它香出不来的。

    梁冬:嗯。

    傅京亮:是不是?

    梁冬:有意思,有意思。

    傅京亮:那么这个炉子呢,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因为它有许许多多的名称。叫香囊呀,叫熏球呀,叫被中香炉啊等等等等,有很多名称。所以在历史上还有很多很多的误会。比如说,唐代的杨贵妃那么去世以后呢,被皇帝赐死以后,突然一天皇帝呢,又想……在想念她,啊,这个江山社稷稳定的时候想起她来了,把杨贵妃这个临时的墓葬打开,发现怎么样?

    梁冬:怎么样?

    傅京亮:杨贵妃已经草草地埋掉了嘛,肯定没有做防腐处理了,尸体呢已经腐烂了。说唯有一个香囊还存在,所以这历史上很多的专家就说,那香……香囊是什么?香囊啊,它是一个……说植物做成的东西,它怎么能够……人呢都腐烂了,肢体都没有了。香囊怎么会存在?以后在西安的法门……扶风的法门寺,啊,那个地宫打开以后,我们就解开这个迷团了。在地宫里边呢有许许多多皇家,就是当时的……包括武则天,啊,给寺庙里边送了一些宝物,其中就有这个东西,那么这个就是根据扶风那一个来复制的。啊,它的名称叫什么呢?叫香囊。

    梁冬:哦,这个东西叫香囊。

    傅京亮:诶!所以说古代的香囊呢,也指它。而在汉代呢,大臣们上朝的时候,要去见皇帝要上朝去,那怎么去?衣服是要熏香的,这要表示对皇上的一个恭敬。啊,我们这一款香就是汉代的香,这一款香叫作凌虚香。凌虚香呢,它就是一个……一款按照东汉时期一款香方,严格地复制的一款香品。

    梁冬:就是拿那个时候的一个方子,完全那样去做,那在这个合成这个凌虚香的过程里面有哪些细节呢?我看这个烟很有意思啊,它起来是顺着香炉一……“喵喵”飘飘飘,是飘上来的。

    傅京亮:对,那么古代的香呢,不仅是闻其芳香,还要观香烟的变化。香烟的走向,香烟的凝聚程度,香烟的色彩。

    梁冬:对,关于这一款……因为这款呢,傅老师花了很多年的时间去研究啊,怎么样用一款古代的这个方子,就像我们看那个《伤寒杂病论》那个方子一样,严格地按照那个方子呢,做一款香出来,它是怎么合成的?诶,今天的时间呢,是很有限的了,我们只能留待下一期,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请傅老师和大家慢慢分享,这一款叫作凌虚的香,是如何合成的?谢谢大家收看。

  下载 国学堂 20110312梁冬对话傅京亮 时尚复古香生活第四讲春秋到秦汉——香烟初升的那些年.mp3

  下载 国学堂 20110312梁冬对话傅京亮 时尚复古香生活第四讲春秋到秦汉——香烟初升的那些年.flv

  下载 国学堂 20110312梁冬对话傅京亮 时尚复古香生活第四讲春秋到秦汉——香烟初升的那些年.doc

   查看 201102 傅京亮:时尚复古香生活 系列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