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灾民理性2013.2.28

     承蒙很多年轻朋友看得起,经常问我一些问题,比如说文科生考研靠不靠谱,什么什么样的行当未来有没有前途。

    我知道这些年轻人都希望在人生选择的关头,做出一些绝对正确、理性、客观的判断。

    其实恕我直言,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外在的客观标准,如果不从兴趣出发,所有的人生选择都一定是错的。

    但是我最深刻的感受还不是这个,而是我恍惚之间被问到这些问题的时候,都像是行进在一个灾民的队伍当中,被人打听,是到陕西逃荒好呢,还是下湖北有活路。

    这么多年轻人生活在一个如此丰裕的时代,怎么会有灾民的思维,用讨活路的心态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呢?

    微信回复“灾民”两个字给你看一篇文章,很多中国人看了它会有照镜子的心态。文章很枯燥,但一定要看完。

    灾民理性

    作者 任不寐节选自《灾变论》

    我用“灾民理性”来概述“中国人的精神”。

    它完全是达尔文主义的,是精神对灾变的直接适应。

    1、灾民理性是被动适应的理性精神,由于灾变设定了人的生存危机的境遇,“一切为了活着”成为人生主要目的。我称之为“活命哲学”。

    2、由于物质财富和生活资料对活着的关键意义,对物质利益极端关注,形成人生论的(而不是宇宙论的)唯物主义和以活命和利益为基木导向的唯我实用主义。可以勉强使用“实用理性”这样的概念来概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必需抵防它与美国实用主义之间的混淆)。另一个可以使用的概念是“利益崇拜”,这是一种拜物教,一种以金钱和物质利益为上帝的“偶像崇拜”。

    3、为了利益宁无所不为,为了利益宁一无所为。我把这种极端自私称为“生存自私”。生存自私和不当占有资源的数量正相关,因而“权力自私”是“生存自私”中最极端最疯狂的形式。

    4、上述灾民理性不仅产生于灾变经验本身,也来自一种灵魂的恐惧:对灾变发生的“不确定性”或“不可预料性”的确信。灾民对存在缺乏基本的安全感,我称之为“生存恐惧”。“生存恐惧”根源于现实灾变的恐怖以及对此前无数恐怖的记忆和对未来灾变的无把握感。这种独特的生存焦虑或灾民恐惧对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某种源的意义。同样,由于掠夺和征收的野蛮性,并因此由于对被剥夺和被报复的担忧,“权力恐惧”是最大的“生存恐惧”。“生存恐惧”最基木的形式是“饥饿恐惧”,“饥饿恐惧”足以表征灾变对历史的文化控制。

    5、生存资源的极度短缺导致残酷的生存竞争,人与自然的冲突转化为人与人的冲突,人与人的关系或“仁”被视为人存在的本质。生存型竞争不断接近“你死我活”的底线;反复出现的自然和社会的灾变暴虐陶冶了人性的暴虐;“敌人意识”成为人际关系的首要原则。“火线上的士兵是能够用刚刚上过厕所的手抓起碗筷就吃饭的人…野战士兵要回归野性。”东史郎描写的几只日本野兽在华的杀人为乐的暴行,在中国历史上中国人对中国人也经常干。人与人因生存竞争成为敌人,“敌人意识”首先表现为人对人是狼,人对人的暴虐,我称之为“灾民暴政”。其次表现为普遍缺乏爱和同情心,我称之为“道德痴呆”。

    6、在“没有退路”(的确没有退路和想象没有退路)的生存竞争中人何以实现“活着”的人生理想?靠原始的“力量”,特别是靠蛮力和基力以及一种极端机会主义的精明。我分别称之为“力量崇拜”和“狡猾崇拜”。“力量崇拜”的核心是暴力崇拜:暴力成为解决一切社会问题最经常的和最后的手段。不仅如此,暴力还被赋予伦理意义,不仅具有工具理性,且其有价值理性,它的哲学是“强权是真理,利害是是非”。与此相关,“狡猾崇拜”的原则是“无耻是智慧,麻木是成熟”。消极的“力量崇拜”是“驯良”(辜鸿鸣不幸言中),是巴金先生说的“奴在其心”。“力量”和“狡猾”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力。

    7、“战斗者小团体”或灾民团伙建立在一种我称之为“梁山社群主义”的情感之上。这是一种功利主义和机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为了生存和能够蛮不讲理地生存,是这种团伙“啸聚”的主要动机。我们说过,“集体”往往在灾变中更有“效用”。“队员”向全社会神化首领的目的是为了强化这个团体的战斗力,以最后实现个人的分配利益(按规矩的和首领赏赐的)。但当资源被征收或抢劫到“集体”内部以后,“分封”和“瓜分”的矛盾便在集休内部残酷地展开,“敌人意识”内化,往日的战友成为敌人。内部竞争通过暴力和狡猾的选择,新首领出现或旧首领不断集权。“队员”为了生存利益而恭维、投靠和效忠强化集权倾向,效忠是为了购买分配的利益,分配是首领购买集权支出的费用。为集权目的,“转移支付”在团休内不断进行,内部斗争反复出现。

    “经验性灾民理性”有两大特征:机会主义和适应性。这是“原始思维”的两大特征,或者说是“经验时代”的基本精神。灾民理性可以用西方心理学的“对抗过程理论”来解释,围绕生存资源产生的历史性的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对抗,以及在此基础上激发起来的人性之恶和人性之善的冲突,形成了灾民理性这种思维定式。灾民利益是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渐形成的,其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即使在灾变以后相对和平的年代和历史进入近代和当代,它仍旧不同程度地占据着中国人的灵魂。何况“革命的世纪”和“极端的年代”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各种灾变,因此,毋宁说在现代化的坎坷过程中,灾民理性的某些方面正不断增长。

    罗胖认真地说:

    1,不要跟我抱怨今天的文章枯燥。我也知道它枯燥。罗胖这里本来也不提供娱乐。

    2,文章的用词和结论可能让你不舒服。但本文的价值在于:让你知道——为什么你经常陷于恐惧?你为什么在选择关头总是不像条汉子?你为什么总是茫然?

    3,当代中国的年轻人,如果要摆脱自己的选择困境,首先要摆脱的就是“灾民心理”,摆脱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摆脱父母和师长从小就塞给我们的“灾民理性”。

    4,读完了,就开始吧。这个世界远不像他们担心的那样险恶。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