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宋濂之死2013.6.2

     我一直劝年轻人千万不要考公务员,结果得罪了好多人,觉得我挡了他们升官发财求稳定的人生道路。那好吧,你说服我了,我恭喜你考取了公务员,而且附赠你一条职场宝典——那就是古往今来一直奏效的“拍马屁”。

    在传统观念里面,拍马屁不是什么好事儿,爱听拍马屁的领导,好像不是道德上有缺陷,就是人格上有弱点。但是一个在体制里当过几年领导的人,我今天严肃认真负责的告诉你,领导不是糊涂蛋,他能够识破那些人的小人嘴脸。根本原因在于那些爱拍马屁的人实在是太好用了。假设你是领导,面前有两个人,其中一个,你稍动颜色,他就蹿出去好几里,而另外一个纹丝未动,你说你愿意重用谁呢?所以说在体制内,能力固然重要,但态度是第一生产力。

    今天回复“态度”,给你看一篇文章。

    宋濂之死

    作者:蒲云空

    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宋濂因年老而致仕,朱元璋赐给他《御制文集》及绮帛,并问他多大年纪了。宋濂答道:“六十有八。”朱元璋道:“藏此绮三十二年,作百岁衣可也。”宋濂顿首而谢。朱元璋又特地派宋慎侍奉、护送祖父回归家乡,并叮嘱说:“长江涨潮,不宜行船;由运河南下,才是万全之策。”真是关怀备至,君臣之间的鱼水之情,感人至深。

    宋濂生性诚实谨慎,久处内庭,掌握机要,却从不讦人之过。朱元璋感叹地说:“宋濂侍奉朕十九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虚伪的话,没有讥诮一人的短处,始终如一,不但是一位正直君子,而且完全称得上一位贤者了。”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自己也充分肯定的“君子”与“贤者”,朱元璋后来仍然要杀掉他。为什么?

    让我们看一看《翦胜野闻》吧:

    洪武十年,宋濂因年老乞归,皇帝亲自替他饯行,并且命令他的孙子宋慎“辅行”。宋濂顿首告辞,并且说:“臣只要这条老命还在,愿意每年都到京城来觐见陛下。”

    果然,洪武十一年、十二年他都“称贺如约”,到南京来祝贺皇帝的生日。皇帝也很眷恋旧情,给其以很高的礼遇。

    可是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宋濂没有来。

    皇帝召其子宋璲与其孙宋慎询问原因,他们回答说:“不幸患病在身,望陛下怜其年老,宽宥其罪。”皇帝派人微服至浙江浦江暗访,发现宋濂“无恙”,勃然大怒,立即将宋璲与宋慎打入天牢,又派御史去浦江抄了宋濂的家。

    于是太子流着眼泪谏道:“儿臣愚昧赣直,又没有别的老师,望陛下哀怜,饶宋师父一命。”皇帝怒道:“等你做了天子,再宽宥他!”太子惊惶畏惧,无计可施,急得投水自杀,幸亏左右侍从抢救,才保住了一命。

    皇帝且喜且骂道:“痴儿子,我杀人,与你有什么关系呢?”接着又对那些跳水救太子的人加以区别:凡是不脱衣服鞋子就跳入河中的,连升三级;脱了衣服鞋子再下水的,一律处斩。皇帝的依据是:“太子溺水,生死存亡系于一息之间,还等得及你解衣脱鞋再去援救吗?”

    通过这场变故,皇帝才赦了宋濂死罪,并令他到南京来谒见。宋濂还没到时,皇帝的怒气又上来了,仍然要杀他。皇后再以斋戒劝谏,皇帝虽然很不高兴,总算打消了杀宋濂的念头。宋濂到了南京,皇帝传旨:不必相见了,直接将他谪居茂州去吧。而宋璲与宋慎最终还是被杀掉了。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农历五月二十日,这位七十二岁的老臣死于流放途中的夔州府(今四川奉节县)。

    罗胖曰:

    请各位看官仔细咂摸上文的红字部分。

    在传统社会僵化的权力结构中——

    长官对你忠诚与否的态度判断,就是升沉荣辱,乃至生死相隔的阴阳界。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