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高等教育的困境2013.12.6

     昨天啊,我在语音里说,以后要想混得好,一技之长很重要,结果一位朋友就说了,这和你罗胖子以前讲的道理不一样啊,你以前不是说在互联网时代是专家靠边站,小人物也能崛起的时代么,怎么现在又强调起一技之长的重要性了呢。

    诶,我讲的小人物,不是指没本事的人物,而是在原来坐标体系衡量下不值一提的人物,没本事的人啊,到啥时候他也不会崛起,不过今天还是讲专家和专长的问题,专家是组织分工的结果,专长是自我探索的结果,专家是组织认可才能插入组织当个螺丝钉的,而专长呢是市场认可随时都可以把本事变成现金的,比方说大学历史教授就是分工的结果,但是写历史畅销书的当年明月和讲历史故事的袁腾飞就是专长的结果。

    今天回复“专家”两个字,给你看现在专家系统的困境。

    高等教育的困境

    文/Seth Godin 译/郑枫等

    大规模的教育?

    大规模生产需要大规模的教育,这句话看上去理所当然,但我们对于学校的目的是追求一致性这种说法却会感到吃惊。尽管职场和文明社会都要求多样性,工业化的学校系统却在摧毁多样性。

    学校的批量化特征可以追溯到其创建初期,追溯到普通学校、师范学校和全民教育理念。而所有这些都是在我们改进和完善大规模生产、零件可替换性以及大规模营销手段的同一时期发明的。

    让我们浏览一下背景知识:普通学校(现在叫公立学校)曾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出现于南北战争后不久。称之为“普通”是因为它面向平民百姓,不论是农民子弟、制陶匠子弟、还是店铺人家的子弟,都可以进这种学校学习。霍瑞斯·曼被认为是公立学校之父,但他办学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艰难,因为企业家们都站在他一边。当时,新兴的工业化经济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缺乏守纪律的产业工人,二是缺乏热衷购物的消费者。普通学校的出现把二者都解决了。

    师范学校(现在叫教师学院)是为普通学校培养和输送师资而开办的,目的是确保教育方式的一致性。如果这听上去和生产的批量化、零件可替换、产品测量和质量控制等概念有相似之处,它绝不是偶然的。

    当然,世界已经变了。当今社会是由市场驱动的,这个市场懂得如何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如何发现各种边缘和古怪的需求,如何迎合个体的不同需要,不再坚持整齐划一。

    将大规模定制的理念用于学校教育很难。但是,难道我们还有其他的选择吗?如果连大规模生产和大众化市场都在土崩瓦解,我们确实无权要求这个为不同时代设计的学校系统满足今天的需要。

    对学校的前途感到担忧的人们面临着几种选择,但是很显然,维持现状不是其中之一。一个选择是将学校内部划分出较小单元,使之看上去不那么工业化,每个单元可以发展出有自己特色的领袖和公民。另一个选择是,使学校认识到:规模也可以是优势,但前提是,学校必须重视而不是抗拒个性化教育。

    目前的系统是在追求低成本的一致性以满足最低标准,而这样的教育正在扼杀我们的经济、我们的文化和我们自己。

    高等教育即将土崩瓦解?

    美国高等教育已有四百年辉煌的历史。从十六世纪哈佛大学邀请伽利略当客座教授起,到今天几百万人在电视机前观看大学运动队之间的赛事,大学所享有的时间、金钱和声誉一直在步步攀升。但恐怕所有这一切即将灰飞烟灭。因为:

    1. 多数大学是在为中等水平的学生提供中等水平的教育

    随便找一本大学宣传册,去掉上面的名字和地图,你能分辨出来是哪个大学的吗?虽说也有一些比较另类的大学,但多数学校都大同小异,都是大规模营销商。请停下来思考一下商业化的后果。由于注重大规模、统一性和排名,大学改变了它们的使命。

    在工业化时期,这样的策略相当奏效,因为当时一个大学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大超过了雇用他的成本。巨大的需求量使得大学生非常走俏,供不应求。但是……

    2. 大学学费上涨速度大大超过工资上涨速度

    结果,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债台高筑,很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还清。这种状况人们都有所耳闻,很多人不会再上钩了……这样一来,新一代准大学生就不能再盲目地选择上“最好”的学校了。

    3.“最好”的定义被滥用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要向几百万高中生发千篇一律的垃圾邮件?免学费!申请表仅一页!申请吧!这是我见过的最不专业、最赤裸裸的邮件。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呢?

    最大的原因:提高拒收率。一个大学拒收的学生越多,它在美国新闻(U.S.News)大学排行榜和其他排行榜上的名次就会更高。所以各个大学都急着招揽学生以求更好的排名。这个迹象表明,营销商(即大学)急于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如果你能上一个排名靠前的学校,谁管它是不是真的提供更好的教育呢?

    4. 大学学位能否带来成功很值得怀疑

    大学本不该成为(有更多人酗酒的)高中,但是在很多地方,大学正是如此。据我所了解的数据,相比学费更低的大学,那些名牌大学(不论有无橄榄球队)的学位并没有转化成职场上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工作和更幸福的生活。

    5. 资格认证不是答案,而是症结所在

    大学的很多问题都是统一的资格认证系统造成的,这种系统一直在驱使大学走高投入、低回报的路线,一直鼓励培养教授型人才,而不鼓励培养领导者和实干家。正如我们所目睹的大众产品营销这种旧式营销观念正在解体一样,我们将目睹大众学位营销的旧式办学理念即将出现显著的裂痕。

    在数字革命前,信息的获取是一个问题,所以,图书馆的规模很重要。上大学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获取信息。而在今天,这个渠道没有那么重要了。上大学的主要价值是可以接触到大师(通常是那些亲自授课并认真治学的教授),还可以参加对个人成长有益的各种课外活动。那么我想问:大众营销型大学在推销自己和抬高身价上的花费是否值得?它们究竟是在培养人才还是在追求排名?纽约大学真的需要扩招吗?为什么呢?

    高等教育问题有很多解决办法。如今,获得便宜而自由的教育有着无数的途径。这类教育让你接触社会,使你有机会和做实事的人一起工作,学习怎样才能有所作为。不过,不会有人大张旗鼓地向你推销这类教育的,你也不必进入一所有两百年厚重传统、并拥有一个摔跤队的大学。利用高中毕业后的空档年旅行,做研究助理,开办公司,或者做公益项目,这些都可以为渴望发现新世界的学生们提供各种机会。

    唯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是那些焦虑并喜欢干涉孩子的家长、大众营销型大学和传统的雇主。但是这三类人也正在觉醒,正在学习怎样面对新的形势。

    节选自《盗梦工厂》

    译言网

    罗胖曰:

    高等教育的危机,就是传统社会“专家”系统崩溃的危机。

    被外在的分工系统锤炼出来的“专家”还会存在——

    等待着被内在的兴趣系统激发出来的“专长”各个击破。

    这是一个漫长而坚定的进程。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