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父亲的请帖2014.1.25
前几天在许维先生的微信公众号里看到了这么一个概念叫否定性思维,他说这是一种病,得治。那啥叫否定性思维呢?比方说你是明星对吧,有人说你肯定整容了,你肯定和导演睡觉了。你是大款是吧,有人你肯定巨额财产来路不明,你肯定不是黑社会就是官二代。哎呀,有这种思维的人,他们不能真正把别人怎么样。但是他们也有收获,那就是用否定别人的方式把自己的失败合理化掉,然后心安理得地当一个失败者。最近的关于互联网思维的概念争论就有这种否定性思维的影子。一个概念好不好确切不确切其实一点儿也不重要,分水岭在于有人想的是怎么应对互联网浪潮,有人想的是怎么合理化的否定掉别人的应对方法,可能都是对的,但是后者的人生注定就是失败的人生。
今天回复“失败”两个字,继续给你看我的吐槽。
父亲的请帖
作者:乔叶
父亲一直是我们所惧怕的那种人,沉默、暴躁、独断、专横,除非遇到很重大的事情,否则一般很少和我们直言搭腔。日常生活里,常常都是由母亲为我们传达“圣旨”。若我们规规矩矩照办也就罢了,如有一丝违拗,他就会大发雷霆,“龙颜”大怒,直到我们屈服为止。
父亲是爱我们的吗?有时候我会在心底里不由自主地偷偷疑问。他对我们到底是出于血缘之亲而不得不尽的责任和义务,还是有深井一样的爱而不习惯打开或者是根本不会打开?我不知道。
和父亲的矛盾激化是在我谈恋爱以后。
那是我第一次领着男友回家。从始自终,父亲一言不发。等到男友吃过饭告辞时,父亲却对男友冷冷地说了一句:以后你不要再来了。
那时的我,可以忍耐一切,却不可以忍耐任何人去逼迫和轻视我的爱情。于是,我理直气壮地和父亲吵了个天翻地覆。——后来才知道,其实父亲对男友并没有什么成见,只是想习惯性地摆一摆未来岳父的架子和权威而已。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我的激烈反应大大深化了矛盾,损伤了父亲的尊严。
“你滚!再也不要回来!”父亲大喊。
正是满世界疯跑的年龄,我可不怕滚。我简单地打点了一下自己的东西,便很英雄地摔门而去,住进了单位地单身宿舍。
这样一住,就是大半年。
深冬时节,男友向我求婚。我打电话和母亲商量。母亲急急地跑来了:“你爸不点头,怎么办?”
“他点不点头根本没关系。”我大义凛然,“是我结婚。”
“可你也是他的心头肉啊。”
“我可没听他这样说过。”
“怎么都像孩子似的!”母亲哭起来。
“那我回家。”我不忍了,“他肯吗?”
“我再劝劝他”母亲慌慌张张地又赶回去。三天之后,再来看我时,神色更沮丧,“他还是不吐口”。
“可我们的日子就快到了,请帖都准备好了。”
母亲只是一个劲地哭。难怪她伤心。爷儿俩,谁的家她也当不了。
“要不这样,我给爸发一个请帖吧。反正我礼到了。他随意。”最后,我这样决定。
一张大红的请帖上,我潇洒地签了我和男友的名字。不知父亲看到会怎样。总之一定不会高兴吧。不过,我也算是尽力而为了。我自我安慰着。
婚期一天天临近。父亲仍然没有表示让我回家。母亲也渐渐打消了让我从家里嫁出去的梦想,开始把结婚用品一件件地给我往宿舍里送。偶尔坐下来,就只会发愁:父亲在怎样生闷气,亲戚们会怎样笑话,场面将怎样难堪……
婚期的前一天,突然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一早,我一打开门,便惊奇的发现我们这一排宿舍门口的雪被扫得干干净净。清爽的路面一直延伸到单位的大门外面。
一定是传达室的老师傅干的。我忙跑过去道谢。
“不是我。是一个老头儿,一早就扫到咱单位门口了。问他名字,他怎么也不肯说。”
我跑到大门口。门口没有一个扫雪的人。我只看见,有一条清晰的路,通向着一个我最熟悉的方向——我的家。
从单位到我家,有将近一公里远。
沿着这条路,我走到了家门口,母亲看见我,居然愣了一愣:“怎么回来了?”
“爸爸给我下了一张请帖。”我笑道。
“不是你给你爸下的请帖吗?怎么变成了你爸给你下请帖?”母亲更加惊奇,“你爸还会下请帖?”
父亲就站在院子里,他不回头,也不答话,只是默默地、默默地掸着冬青树上的积雪。
我第一次发现,他的倔强原来是这么温柔。
罗胖曰:
在上文中,我看不到什么“倔强的温柔”。
我只看到两样东西——
1,顽固的占有欲。
2,狡猾的留后路。
某些人在看不惯新事物的时候,通常都是这种心态。
为此,罗胖草就一联——
上联:因为搞不懂,佯装“老子看不上”,夹杂点恼羞成怒。
下联:多少有点怕,谎称“我家早就有”,到头来胡搅蛮缠。
横批:落后害死人。
兼以此话奉赠那些成天闲的蛋疼本来只是无知一不小心搞成了愚蠢的反互联网思维的斗士们。
罗辑思维电子书合合集(PDF/MOBI):http://user.qzone.qq.com/348533194/2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