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说别人坏话,是写在我们基因中的本能2014.8.1

     罗胖:

    最近我听说啊,手机行业里有一家公司花了一百万买一个作者写文章,说竞争对手的坏话。在媒体圈子里呆了这么久嘛,这种事也司空见惯了。不过我今天还是忍不住想说一句,这种钱啊其实花得很冤枉的。我不是从道德角度批评哈,纯粹从市场竞争角度看,这种行为也很愚蠢。第一呢,如果不是实质性的质量或者道德问题,在现在的舆论环境里啊,你批评得越激烈,往往人家越有名啊!因为你在助推他的势能嘛。第二呢,现在的手机品牌之所以能存活,往往都是因为有粉丝,被无中生有的说坏话,往往是粉丝团结起来捍卫自己选择的一个动力啊。人性就是这样,一个东西你捍卫过一次,你终身都会捍卫它的,因为第一次你是在捍卫他人,第二次你就是在捍卫自己曾经的观点了。今天你回复“坏话”给你看为什么我们要说别人的坏话。

    

    作者:叶盛

    说别人坏话是写在我们基因中的本能。这不是一个修辞说法,而是切切实实的事实。

    人类学研究表明,人类社会在发展的早期,以小部落的形式存在,生存资源实行平均分配。如果出现了不劳而获的人,或者是偷奷耍滑的人,短期内并不会影响部落的存亡。但这样的人明显比别人获取了更多生存资源,很快就会有人效仿。结果就是大家都想占便宜,不想出劳力。长此以往,这个部落肯定会在与其它部落的残酷竞争中被消灭。

    假如有一个部落具有说别人坏话的基因,那么在这个部落中流言和八卦就会传播得特别快。在这样的社会中,你如果有一点点不道德的行为,都会被大家捕风捉影,形成全体成员施加的“社会舆论”。于是,没有人敢在这个部落中不劳而获、偷奷耍滑。这个部落也就具有了比别的部落更强的战斗力

    而我们人类,恰恰就是当年非洲大陆上某个这样会背后说人坏话的强大部落的后代。

    以上不是本人的臆测,而是扎实的科学研究的结果。关于部落的说法,很多是基于对现在仍旧存在的原始形态的部落进行研究的结果,比如那些在东南亚密林之中的、以及非洲南部地区的非常原始的部落。它们都有着非常夸张的机制防止不道德现象的出现。

    其实,流言的力量在美国中部地区的小镇,以及中国的很多偏远村镇中,仍旧是维持原有社会行为准则的主要力量。这样的故事恐怕大家多多少少都听说过(只不过多半是不幸的)。如果我们从不在背后说别人坏话,这样的机制就无法运转了。

    今天的互联网,特别是微博,似乎又成为了这种力量发挥作用的舞台。

    流言、八卦这些事情在小范围人类社会中可以起作用,但在大社会中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一个人的话传播范围是有限的,多半会局限在一个所谓的圈子里。而互联网打破了这个圈子的限制,让流言和八卦几乎可以无限传播。

    流言和八卦在进化上的初衷是为了维持一个旧有道德体系的稳定不变。而在今天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网络上无止境的流言和八卦经常带来的只是悲剧。

    显然,我们在进化中曾经面对的竞争让我们带有了背后说坏话的基因,但我们还不知道如何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中去恰当地运用它。

    用户 踏歌而行 选自知乎

    罗胖曰:

    在互联网世界里,“坏话”更多地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而不再是针对熟人。

    这个变化起到了两个始料未及的作用:

    1,一点点“坏话”汇集起来的洪流可以轻易冲垮一个人承受的极限。“坏话”不再是公正的手段,极可能是作恶的工具。

    2,勇于承当“坏话”的人,反而容易通过极端行为获取个人知名度。“坏话”不再是惩戒的方法,极可能是崛起的路径。

    要不要说他人的坏话?此时,已须三思而行。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