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亲戚问你工资,该怎么回答?2014.9.8
罗胖:
有首诗写的好啊,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啊。不过现在这年头啊,人老的标志可不是白头发了,而是丧失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前不久有一次我在办公室里遇到一件挺烦人的事,要把两个电子邮箱绑定在一起,不熟悉嘛,得现研究嘛,于是我就随口跟身边的一个年轻人说,哎,都是兄弟,帮个忙哈,帮我搞一下这个事情哈。这话刚出口我就知道不对头了,表面上是我忙、没时间,但是与此同时我也捕捉到了自己内心里面的一丝不耐烦啊,这就是人老的标志啊。所以我马上就改口说,还是我自个来吧。坚决不能放纵自己对新事物的畏难情绪啊。我希望几十年之后,我虽然已经老了,但是还有兴趣能把所有最新出的电子设备买来研究一番啊。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比丧失好奇心更可怕的事情了。今天你回复“好奇”两个字给你看文章。

王路
有次,去同学家吃饭。他有个亲戚从老家来看病,住在他家。同学管亲戚喊舅,我们也都跟着喊舅。舅长舅短的一喊,亲戚高兴了,把我们都当成亲外甥了,挨个问我们一月挣多少钱。
老家的风俗很淳朴,淳朴到根本不会把你当外人。
有个在部委工作的,我们亲切地叫他毛部。
毛部说一个月拿四千块。老舅眉头一皱:不可能!
老舅说在诳他。
毛部只好说,还有点补贴。
老舅问补贴多少。
毛部说几百块。
老舅:不止吧?
毛部笑了:有时候也发点降温费、过节费什么的。
老舅:加起来多少钱?
毛部:六七千吧。
老舅:肯定还有,绝对不止这个数。
那神情好像毛部的工资是他亲手定的。
毛部:要算加班费的话,八九千吧。
老舅点点头:这还差不多,我就不信你才拿四千。
实际上,毛部所有收入加起来,一月不到五千。
接下来,问一个干IT的同学。
他月入大概两万。
我们怕他刺激到老舅。
IT同学滑头,他说:老舅,你觉得我一个月能拿多少。
老舅:你也不会少了。
IT同学会意了:比毛部少一点,但没少太多,一个月七八千的样子。
老舅点点头:嗯,你说的是实话。
那次经验让我明白一点:在回答别人问题的时候。不一定要告诉他真实的答案。很多时候,告诉他一个符合他想象的答案,可能效果更好。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勇气去接受他不懂的东西,愿意去理解他未知的领域。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更倾向用已有的想法,去解释看到的一切。这些人极度自负。固有的观念,在他心中围成了牢不可破的城堡。
让·诺埃尔·卡普费雷,在《谣言》里讲过一个故事:
尼克松访华那年,老百姓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难以置信:
美帝国主义竟然胆敢来中国?
更难以置信的是,毛主席还亲自接见了他!
一切帝国主义不都是应该被打倒的吗?
不解。疑惑。
很快,一则故事开始流行:
尼克松在会见毛主席的时候,看见桌上有只九龙杯。
趁毛主席不注意,偷走了。
当然,这不可能逃过卫兵们的眼睛。
但卫兵们不敢动他,因为他是毛主席的客人。
第一时间,卫兵报告了周总理。
周总理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妙计:
晚上,安排尼克松看一场演出,有一节是魔术表演。
魔术师当着众人的面,把手里的九龙杯变没了,然后说:
九龙杯在尼克松总统箱子里。
接着,箱子被打开,魔术师用假九龙杯替换了真的,并把假的送给尼克松作为礼物。
收场皆大欢喜。
这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说明谣言是如何兴起和传播的。
谣言得以流行的关键是,要吻合大众的臆想。
在那个时代老百姓的心目当中,美帝国主义永远是邪恶贪婪的。
根据皮裤原理,美帝既然来了,必然心存不轨,必然要干坏事。
但,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可能没有足智多谋的人吗?可能没有看不出美帝国主义反动本质的人吗?
不可能,绝对有。
那个人是谁呢?当然是我们的智多星,敬爱的恩来同志了。
一切豁然贯通。
一切都得到了最合理的解释。
皮裤原理的内容是:皮毛套皮裤,必定有缘故。不是皮裤薄,就是毛裤没有毛。
碰见“皮裤原理”爱好者,就告诉他一个符合他想象力的答案吧。
因为无论你怎么解释,都是徒劳的。
其实,我想说的是,一定不要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当你对一件事情抱有成见的时候,你就把毛裤套在皮裤里边了。
脱了毛裤吧,——没有毛的毛裤,还算毛的毛裤啊。
罗胖曰:
“舒适区”问题是人生的一个绝大问题。
寻找舒适区,是所有物种的本能。
离开舒适区,是人类才有的能力。
说得更直白一点——
人的境界高低,不看多会装逼,只看有多好奇。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