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上等阶层与下等阶层2014.10.4

     罗胖:

    多年前上海一位搞商业地产专家跟我讲,观察一个新开出来的商业街有没有前途,有一个窍门,就是看业主把最好的,比如说一楼街角那些铺面租给谁。如果租给银行那就麻烦了,这是啥道理呢?你想哈,银行有钱,很愿意用高价拿下那些优质的铺面。但是对整个商业地产项目来讲,银行也带来了一个缺陷,那就是每天他们是按点下班的,一般过了晚上五六点钟,最好的铺面就漆黑一片,那这片商业街想火起来那就难喽。更重要的是呢,急于把铺面租出去,即使是银行这个样的客户也急于引进,这也说明啊,业主要么是没经验,要么是说明他们没远见。那你说这个项目还会好吗。其实没有人能够真正遇见未来,但是相信那些愿意用现在换未来的有远见的人总是没错的。今天您回复“远见”两个字给你看上等人和下等人的真正区别。

    

    连岳

    美国著名学者Edward Christie Banfield,更八卦的资料也许有利于你记住他,他既是尼克松和里根的顾问,也是 Leo Strauss和Milton Friedman的朋友。

    闲话少说,他有个区分上等阶层与下等阶层的标准,我在以前的文章里简略提及,今天翻译得详细点,有兴趣的人可以对照自查,看看你是哪个阶层。

    上等阶层的品质有:

    1、自我约束能力强;

    2、更看重未来;

    3、愿意为更好的未来牺牲当下的快感。

    下等阶层的品质有:

    1、只顾当下,及时行乐;

    2、无未来感;

    3、浪费;

    4、工作只不过是为了糊口,对工作毫无兴趣,不停地从一种非技术工作转换到另一种非技术工作——也就是只能打打杂,也只满足于打打杂;

    5、不爱惜自己的财产,不维护、不保养,减少它们的寿命;6、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不维护,不保养,折腾到坏为止。

    与下等阶层伴随的现象有:家庭破裂;滥交;性病;酗酒;吸毒;暴力;犯罪;婴儿死亡率高;预期寿命低。

    Edward Christie Banfield 纠正了一个误解,即认为下等阶层是由于失业及低收入造成的,相反,是下等阶层的品质导致失业和低收入。

    所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有各自的不幸。Banfield对上等阶层一句话带过,描述下等阶层却花了不少笔墨。因为人想成为上等阶层,只有一条路可走:自我约束,目光长远。实践这点,要花很多时间,成为某领域的行家,就得花去你十年的时间(或20000小时),你日复一日地训练,情绪平稳地前行,不为暂时的事件所影响,看起来平淡无奇,真没什么值得多说的。

    人最宝贵的资源是时间,善于分配及放大时间的力量,用来求知、培养技能、储蓄资本,能承受当下的“克制之苦”,自然如巴菲特所说:你有一个雪球,且有足够长的斜坡,你的未来雪球越滚越大。这是上等阶层的活法。

    你将不停听到这些口头禅:人不就那么回事!有什么用呢?死了都一样!今朝有酒今朝醉!今天这口气一定要出!赌一把!——它们会营造出一种气氛:就是现在死了,也得不管不顾。这就是下等阶层的活法。

    罗胖曰

    经常听到一些富人喋喋不休地抱怨环境不好。

    但是转脸他们又会兴致勃勃地谈论怎样投资。

    所有的投资,本质上都是用行动在看好未来。

    富人,如果仅仅问他们的观点,其实和穷人差距并不大。

    但是在面对未来的时候,他们的行动方式不一样。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