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如何做一个有逼格的黑车司机2014.10.22
罗胖:
最近欧洲有一个很著名的商业案例,西班牙巴塞罗那有一家戏院,推出了一种新的收费方式:观众的可以免费进场,但是看戏的过程当中,每笑一次都要付钱,剧院在每个座椅上都装一种高科技的笑容识别系统啊,观众每笑一次收费0.3欧元,最多不超过24欧元。大概比正常看一场戏的价格高一点吧,那结果呢,就是几个月下来,戏院不亏反赚了,比正常卖票赚的还要多。这件事其实是很值得琢磨的哈,过去的商业呢,是把赚钱两个字儿写在脸上,给钱才让你进门;但是现在随着技术基础设施的发展,另一种商业的可能性就出现了,就是用免费的,甚至是倒贴的方式让你先进门,进门之后呢,再用各种方式挣你的钱,而且挣得你心甘情愿。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商业的新玩法,其实就是怎么诞生的呀。今天你回复“商业”字给你看文章。

丁辰灵
上周丁哥在工体打车,一辆黑车停下,大姐喊:去哪儿?我摇摇手,大姐继续喊:出租车多少钱您就给多少钱,如果不是离婚一个人带孩子,我也不愿意开黑车。
非常合理的理由,也很激发同情心,大姐开的是一辆商务车,保养的很干净。我上了车,跟她说,去后现代城。大姐说:谢谢你,为了孩子,我从来不挑活儿。然后说:方便记我电话,有活随时叫我。你看我后座这些东西,是一波兰姑娘的,她买了些东西,但现在上课去了,晚上我还去接她。
我默默的掏出了手机,记录下大姐的电话,问您怎么称呼?就记黑车司机吧,大姐说。我差点笑出声来,大姐真逗。“我不开玩笑,记黑车司机你比较记得住,以后查询方便。”我还是要了大姐的名字,不过默默在后面加了两个字黑车。
“那去后现代城多少钱?”我问。“您看着给吧。”这怎么行?“真的,到了那边您看着给,多少都没关系。”这位大姐真是句句让人意料之外。
“看您打扮的很得体,你一定有在国外工作和留学的经历吧?”大姐问。我瞬时三滴汗,“是啊,我在美国和新加坡都呆过。”“你看我说的没错吧,我的车也不知道为什么,老外和海归都喜欢用。刚刚等车那么多人,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停在你旁边,我真的没有挑客人。”
一路相谈,快到目的地的时候,大姐问:“你去后现代城几栋?”“9栋。”大姐拿出一个导航,精准定位到9栋,开了进去。我不由赞了下,大部分出租车司机直接说:“哪栋我们不认识,你自己找吧。”
到了目的地,停下,我给了大姐比坐出租车还要多的钱。这真是神奇的黑车司机。
深入分析下这个案例:
大姐是一个黑车司机,大部分的黑车司机无论是社会地位,形象,在人们心里中的地位都并不高大。
在车停下来的短短几秒中,要用最快速度去获得一个客户。让我们看看大姐怎么做的。
大姐说,出租车多少钱就给多少钱,这个是打消疑虑。她知道客人的疑虑。然后说自己是离婚妈妈,这是获得同情。最关键是她用了否定陈述句:“如果我不是离婚带孩子,我也不愿意开黑车。”如果她说:“我离婚单身要养家,帮个忙吧。”产生的效果就完全不同。因为每天我们会遇到无数需要帮忙的人,你说帮忙,被拒绝的概率很大。但我们谁都不想开黑车,这就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内心共鸣。
上车后表示不挑活,是一种示弱,合理化留她电话的请求。从而把短期客户变成长期客户。 同时用波兰学生的例子表明她是个可信度很高的黑车司机。严肃的要求客户把她名字记录成黑车司机,是幽默,同时是极端了解客户的体现。
把定价权交给客户,其实往往能获得更高的溢价。因为大部分黑车司机都是把赚钱放在前头说,讨价还价的过程既不优雅又没有效率。但当她把前期的互动做好后,她完全无需担心客户会少给。
海归那段是她在给我心理暗示,她的车的其他顾客是跟我同样档次的人,从而让我能为长期成为她的客户找到一个非常合理的理由。
最后,她的服务细致,一直送到小区楼前,这是业务专业的表现。所谓体验为王,或者产品做到极致,表明前面所有她的言谈都不是虚的。前后照应,快速获得信任,同时获得高溢价能力。
这是用户 孜孜 推荐的文章。
罗胖曰
商业即将发生一次意味深长的变化——
1.交易的价值核心从“物”变成“人”。
比如,柳传志先生之于“柳桃”。
2.交易的发生理由也从“使用”变成了“社交”。
比如,销售“柳桃”过程中的那些朋友代付订单。
如何把“物”翻译成“人”?
传统产业的互联网转型,首先就须破此题。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