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在江湖上混需要养成的10个好习惯2015.1.23

     罗胖:

    前两天有两个明星的粉丝团体突然出手互掐,起因嘛是一个明星爆出一张手里拿着笔的照片,那个姿势啊有点像拿着香烟。于是有人跑到微博上去搜“明星的名字-空格-抽烟”,结果这一条搜索迅速被顶上了搜索榜。这家明星的粉丝不干了,怀疑是另一个明星的粉丝团体干的,就也跑到微博上搜“对方明星的名字-空格-抽烟”。于是战火迅速蔓延开来,越来越多的人跑的微博上搜这两条,那天晚上这两个搜索词交替占据了微博搜索榜的第一和第二的位置。这本来是年轻人之间的小纠纷嘛,不过也说明了互联网时代,社会碎片化的趋势。社会嘛,本来是一个大江湖,结果分裂成一大堆小茶杯,而每一个茶杯里都可能有大风暴,而旁边的人还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今天您回复“江湖”两个字给你看篇著名的文章。回复“穿越”两个字,您再听六十秒。

    罗胖:

    很多天之前,我曾经在语音里讲,有一家网上商铺取的名字特别好,叫骚货购,对,你没听错,就是我们平常用的骚货那两个字,不过换一个语境,你也可以理解成领一时之风骚的货物的意思。这是几个年轻人搞出来的一个网店,很有意思哈!这一次我们征集年货,他们家也报名了,等样品一到,我们办公室的人都乐坏了,它是一对门神抱枕,门神嘛--秦叔宝/尉迟恭,以往谁家不是恭恭敬敬的供在门上咧,保个老少平安。可是现在这对门神成了抱枕,能抱在怀里,搁在沙发上,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穿越和混搭。它是对老的文化符号的一个轻度的善意的调戏,让门神这种活了几千年的老人家抖落一身土气,让年轻人会心一笑。你看啊,穿越混搭,在中国这样的文化资源特别发达的国家,就是商品创新的一条道路啊!

    

    冯唐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我也特烦教导别人。一来是认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很难一概论之。那些号称他的成功可以复制的,不是为了骗你钱买书的,就是教你抄袭造假骗人的。二来我光讲、你光听,基本没用。我好好讲《易筋经》,你好好听,你还是不会少林武功。所以,你们想听我讲,刚入职场应该注意什么,让我为难了,想来想去,还是说说好习惯。在江湖上混,养成好习惯第一,其他就在你们各自的特质和造化了。

    第一个习惯是及时。收到的短信邮件,24小时内一定回复,信号不好不是借口。约好了会议,要及时赶到,北京交通拥堵、闹钟没响、你妈忘了叫你起床不是借口。

    第二个习惯是近俗。尽管信息爆炸,要学会不走马观花。长期阅读两种以上财经期刊,知道最近什么是大奸大滑大痴大傻。长期阅读两种以上专业期刊,知道最近什么是最新最酷最潮。

    第三个习惯是学习。一年至少要念四本严肃书籍。严肃书籍的定义是,不是通常在机场能买到的,不是近五年出的,不是你看了能不犯困的。

    第四个习惯是动笔。在现世,能想明白、写清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眼高手低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一年至少写四篇文章,每篇至少两千字。写作的过程,也是沉静、思考和凝练的过程,仿佛躲开人群、屏息敛气、抬头看到明月当头。

    第五个习惯是强身。每天至少慢运动半小时,比如肢体伸展、瑜伽、站桩、静坐。每周争取专门锻炼一次,每次两个小时以上。保持身体健康、不经常请病假,也是职业管理者的基本素养。

    第六个习惯是爱好。争取培养一个你能长期享受的爱好,不见得很复杂,比如发呆、倒立,甚至不见得你能做得比其他人好很多,比如自拍、养花。工作有时候会很烦,要学会扯脱。很多争吵,如果争吵双方都闭嘴,回房间发呆、自拍、闭眼、睡觉,第二天基本会发现,完全没有争吵的必要。

    第七个习惯是常备。除了睡觉的时候,手机要开机,要让你的同事能找到你。如果和上级出差,你的手机几乎要时刻攥在手上。手机没电了不是借口,即使你用的是iPhone,也可以配个外挂电池。

    第八个习惯是执行。万事开头难,所以见到事儿就着手立办,马上开头。不开头,对于这件事儿的思绪要占据你的内存很多、很久。见了就做,做了就放下了。

    第九个习惯是服从。接到一项似乎很不合理的工作,忌马上拒绝或抱怨。第一,和上级充分沟通,从他的角度理解任务。有时候,你心中对此项工作的要求远远高于上级要求。第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有自信,不必做每件事都得一百分。第三,上述两条还不能解决心头不快,放下自己,服从。

    第十个习惯是收放。阳光之下,快跑者未必先达,力战者未必能胜。同学们啊,从学校毕业之后,不再是每件事都是一门考试,不再是每门考试你都要拿满分和拿第一。收放是一种在学校里没人教你的技巧,练习的第一步是有自信,不必事事胜人。

    当然,如果你们说,这些习惯太俗,想仰天大笑出门去,这些世俗习惯完全可以不理。内心之外,我祝福你们找到不世俗的山林、不用装修的岩洞、不搞政府关系的和尚和不爱财的姑娘。

    罗胖曰:

    如果我加一条的话,那就是——

    跨界聊天。

    1,有意识地加入各种社群,互联网化的尤佳。

    2,人群越杂、人的身份越多元越好。

    3,积极营造线下小聚的机会。一次不超过四人。

    经常在陌生人的人生体验和知识视野中浸泡一会儿,是最快的成长方式。

    试试就知道。我自己得益于此甚多。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