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一个恶作剧的成名史2015.7.26
罗胖:
最近关于该不该相信气功大师的事,我和很多朋友争论,我自个儿当然是不信了,不过这种争论一起啊,你就经常会听到对方的一个理由,说不要以为科学就是一切嘛,世界很大,科学搞不懂的事很多,做人、对未知世界要谦卑等等啊。其实说这种话的人恰恰不知道什么是科学。在科学思维方式出现之前,所有文化都以为自己是完全了解这个世界的,所有解释不了的东西,你想,往神仙菩萨巫婆神汉那一推就完全得到解释了,这恰恰是一种傲慢的态度。反而是科学把一种谦卑的思维方式带到了世界上,一点一点去验证那些可以相信的东西,再满怀好奇的去探索那些未知的东西。科学不是什么结论,科学是我们探索未知世界,到目前为止唯一可靠的方法呀!难道我们不信科学,去信什么气功大师吗?今天您回复“科学”两个字,给你看一篇文章。

马克·亚伯拉罕斯
它们是神秘的,不可思议的,令人费解。它们往往在暗夜里出现;而且出现得很有趣——在英国的麦田、草地或者玉米地里留下平平的圆圈。
90年代的时候,这些圆圈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更多地区。报纸、庶民百姓、科学界对此作出种种推测,到底是什么样的自然或非自然的力量导致了这种离奇事件呢?
找到答案的不是别人,正是事件制造者道格·鲍尔和戴维·考利伊。
20世纪70年代的一天夜里,道格·鲍尔和戴维·考利伊为了恶作剧,创造了历史上第一个吸引全世界注意的麦田怪圈。鲍尔在英国南部的南安普顿开了一个制作画框的店铺,考利伊则是一个业余艺术家,他们经常在一起喝酒、开玩笑。他们俩很喜欢的一个恶作剧就是,天黑之后在当地田间搞一些圆圈,然后再看有没有人发现。
这种恶作剧搞了很多回之后,当地的一家报纸《威尔特时报》特意报道称:麦田怪圈是平坦的,怪圈的麦子沿顺时针方向倒下;报道还登载了当地农民的说法:“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印记。”
由于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两个捣蛋鬼更加活跃了。他们之前做怪圈的工具是金属棒,后来觉得用着费力,于是就改善技术,用绳子和木板来做。他们“工作”起来更加如鱼得水了。
这两个家伙的“作品”越来越精妙,媒体的相关报道也更热心,更疯狂。模仿者随之而来,怪圈如星星之火燃遍了整个世界。而且,开始还只是偶尔出现一个,后来除了南极之外的地方全都有麦田怪圈了!
人们对此有各种推测,比如是直升机造成的,或者异常的天气状况,或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未知的科学力量。而更多麦田怪圈的热心人士都认为:这是不明飞行物和外星人的杰作。
他们的理由非常充分:比如当时人类根本无法创造这样的事情(看来“想到”比“做到”要难得多);再比如为什么世界各地都会同时出现这样的麦田圈圈(因为它们并没有那么难创作);还有如果是人造的为什么没有人承认(因为保持神秘正是它们的好玩之处)。更多的阴谋论者还会附带一些事关国家安全与外星人的传说,把故事弄得绘声绘色。
当然有人觉得这些都是骗人的,但他们却遭到了以上推测者们的嘲笑。
后来麦田怪圈的花样越来越多,更加复杂,而且还和真实事物相似:动物、昆虫、钥匙、雪花、民间艺术、宗教符号、风车、齿轮以及数学课本等等,甚至还有某些带有类似商标的“广告”。
期间,一本名为《麦田怪圈学者》的学术期刊问世。它一年出版三期,是按时间顺序记录了麦田怪圈方面的研究。接着,《圆圈》《麦田守望者》以及其他竞争性的杂志也相继出现。关于麦田怪圈的书籍、电视特别报道层出不穷,麦田怪圈组织也应运而生。
到1991年,考利伊和鲍尔已经制造了相当多的麦田怪圈,可最初恶作剧的快感与刺激感也随之消失。他们沮丧、生气地发现,很多人因为麦田怪圈(通过广告,旅游、发现纪念品,写书等)发了财。他们是初创者,却毫无收益。于是,他们决定自己来揭开这个谜底。他们在麦田里做了几个怪圈,画上人类的语言:“我们并不孤单”。
最后,他们说明了事情的原委,把最开始的想法,被关注时的兴奋,持续做怪圈的过程一一道出,终于也被大家认识了。因此他们获得了1992年的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的“历史贡献”。
时至今日,仍有一批无畏的调查人员继续对麦田怪圈进行研究,寻找他们认为合理的解释。该工作颇为艰辛,他们也心知肚明。
本文由 沈庞 改写推荐。 作者 马克亚·伯拉罕斯 , 节选自《笑什么笑,我们搞的是科学》,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罗胖曰:
如何不被蒙骗?
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难题。
科学素养不是人人都有,但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条——
1. 相信科学共同体的共识。
当然是国际公认的科学共同体。中华养生学会之类的不算。
2. 不可验证的东西,存疑。
比如有气功师声称能发功灭森林大火,比如门上倒贴福字有好运。
3. 他人的超能力,一概不信。
不管这能力来自于祖传还是神授。也不论这能力可以通灵还是预判。坚信人和人的差距没有那么大。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