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需要别人是一种能力2015.8.22
罗胖:
前两天有一个朋友给我转来一篇文案,内容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的一个姑娘,满世界喊着要找我,要让我们帮她一个忙。那从文案的写作水平来看呢,还不错,至少是努力用心要把这事做的好玩嘛!那我就跟那个朋友讲了:好啊,她有本事像你这样再找20个人把这篇文章转给我,我就见见她,结果那,25分钟,50多个人找到我,其中还包括像傅盛啊、雕爷呀、马佳佳啊这样的名人。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哈,好消息是在互联网时代,连接资源实在太方便了,任何人只要目标明确,有点儿勤奋,再加上点聪明,做成任何事都不难;坏消息是呢,求助已经成为一个首要的能力了,颜值高的姑娘天然占便宜嘛!像我罗胖这样没有颜值的,真的就得另想办法了。今天您回复“姑娘”两个字,给你看为什么求助也是一种能力,另外也给你看看这个颜值高的姑娘,到底想让我们帮她一个什么忙。

丛非从
很多矛盾,尤其是亲密关系的矛盾,都来自于我们不能直接的表达自己的需要。
我很需要你。这是一个事实,却又很难说出口。
“需要”这个词,给人带来的最原始印象就是弱者才需要别人。一旦承认了需要,就意味着我比你低,我比你低岂不很危险吗?自尊心上就受不了。
有的人会觉得,如果我开口表达我的需要你才满足我,那你并不是真的想满足我,你只是出于某种义务或不耐烦而做的,索要来的就没意义了。那感觉像是一种施舍,好像我在乞讨你的爱一样,即使我得到了爱,我也没有尊贵感。其本质就是不安全感:如果我不能在心理层面上完成比你高,我就是危险的。
我需要你,也意味着你可能不满足我。当我需要你却不满足,那我的自尊心就会受到重挫,我害怕你拒绝。于是我不能直接要,我只有通过愤怒的方式,来让你知道你错了而改正,好满足我。或者通过假装不需要来告诉自己:I don’t care。
再深一步,我需要你,那么你就掌管着我。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你掌握着我的生存资料,掌握着我生命的权利。这就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了,你掌控了我,万一你抛弃我怎么办,你伤害我怎么办,这不是很挑战我的原始安全感吗?
我所理解的内心感知到的自己强大,有4个层次:
一种是愤怒。
对亲密的人发火,无理的作、折磨、苛刻,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经验。如果你去聆听愤怒,就会发现,愤怒其实是一种强烈的需求。我对你愤怒,是因为我想从你这要,想从你这拿走一些东西,以得到满足。我有多愤怒,其实是我多需要你。需要你在我身边,需要你陪着我,在意我,关心我。我对你发这些火,只不过是想指责下你为什么没有做。
愤怒真的让人看起来很强大,理智上我们知道愤怒其实并不是强大的表现。但感受上来说,愤怒的时候,我们避免了自己比别人显得低,我们借此完成了心理强大的过程。
一种是假装不需要。
有的人连愤怒都进化不出来了,直接跨越到绝望。发展出合理化的信念进一步的安慰自己:当我得不到,起码我可以告诉自己说我其实不需要。
这就是酸葡萄效应,吃不到葡萄要说葡萄太酸我不喜欢吃。这样就可以拿回主动权,不让自己显得比别人低,以说明我的内心其实很强大。
一种是修行到不需要。
很多心理学家、灵修学家、鸡汤学家都在告诉人们:你可以先爱自己,你完全可以自我满足。于是更多孤独的个体开始被修炼:我自己满足自己就好了,不需要你。理论上说这是可以的,但代价似乎有点大。
一种就是坦然的需要别人。
我所理解的真正强大,是有需要别人的能力。当我们表达需要,并不意味着自己比你低,更不意味着我就失去了自我或者没有尊严。我只是承认我在某些方面的确是无能,需要你。
就像是我去餐馆点个菜,此刻我没有能力和条件做饭,需要餐馆给我一个菜。同时我不觉得我因此就比你低了,因为我坚信我对你有同样的其他付出也让你很满足,我们是平等的。当我表达需要,我也不强迫你满足我,你可以说对不起本餐厅今日没有该菜,那我换个菜或者换个餐厅好了,而不会大吼你为什么居然没有这个菜!你平时不是都有的吗?!
一个看起来强大的人,会自己在家做饭,他有足够的能力不依赖餐厅。但是我还是会觉得,时常下餐厅,生活会更惬意、更自由。
真正的强大就是,我表达需要,但我不受伤。
有表达就有不被满足的概率,表达本身就是一场赌博。得到很好,失败也无需受伤。
本文由作者丛非从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微信公众号“丛非从”。
罗胖曰:
罗曼·罗兰的名言——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种英雄主义最初级的表现形式就是——
认清被拒绝的可能性之后,还能勇敢地表达需求。
所有表白过的人,都知道我在说什么。
哈哈。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