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中国社会的心态病2015.9.8
罗胖:
我们公司墙上挂着一句话,叫“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就是说要尽全力做好当下的事,美好的结果会自然呈现。有人就问我啊,这是不是在说眼下什么挣钱咱就干什么呀?我说还真不是这个意思啊!虽然不要有什么长远规划,但是滑西瓜皮的方向还是很重要的!举个例子说吧,美国拉斯维加斯的赌场,就有两种设计风格:一种呢,是幽深、昏暗,像迷宫一样,赌客一旦坐下就很难出得去,这么设计的目的呢,就是要渣尽客人的最后一个铜板啊,挣的是当下的钱;还有一种风格呢,是敞亮、豪华、来去自由,这就可以吸引很多中产阶级来这小赌怡情啊!但是附带的酒店啊、演出啊、会展啊等产业,就会很挣钱,这种方式挣的是未来的钱,显然是更有前途。你看啊,心态不一样,方向就不一样,企业滑向的结果自然也就不一样。今天您回复“心态”两个字,给你看什么是心态的重要性。

童大焕
最近发了一条微博,收到的一些跟帖和评论很有意思,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这个时代的基本社会心态。
微博说:“很多人对‘70年产权’有极大误解。所谓70年产权,指的只是房屋的土地使用权,到时自动续期(物权法规定)。而房屋,千秋万代是你和你的子孙的。”
评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于房屋建筑质量的怀疑:还千秋万代,20年楼不塌就是良心品质!中国的房屋质量活不过70年;城市里可能30年就要拆了;十几年的房屋就房歪歪、房倒倒了,还敢祈求千秋万代,猴子猴孙?房子撑不到怎么办?现在房子的质量不到50年就楼脆脆了。
另一类主要是对政策的怀疑:高速公路到期以后就一纸公文下令永久收费,还在做梦房子千秋万代呢;千秋万代你也能说的出口,打土豪的事这么快就忘了。
漫长的农业时代,中国整个儿就是一灾民社会。
赛珍珠描写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地三部曲》,写中原大地洪水来时大家逃荒一路乞讨,洪水过后又回来重建家园,年年如此。
黄仁宇写《中国大历史》,说长城就是条等雨线,长城以北是少雨高寒的游牧民族,以南则是农耕文明,长城就是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铁蹄而建。同时,中国多灾多难,中央集权传统,本质是有利于集中力量救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已经积累了几千年历史都没有积累过的巨额财富。与此同时,中国已经紧随世界城市化的脚步,虽然头脑还停留在农业时代,但双脚已经迈进了城市!但是,中国社会仍然弥漫着一股强烈的灾民心态,挥之不去。上述两类评论,都是灾民心态的直观体现。
灾民心态的最基本特征,一言以蔽之就是:充满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对生老病死和财富得失充满了无常之感。这种恐惧和无常感会反过来直接影响我们的选择和行为,加剧人们的短期行为和“逃荒”行为。
2015年发生的A股股灾,就是中国社会灾民心态的直观和集中体现。
灾民心态就是什么神都拜,相信怪力乱神,尤其迷信权力。因此本次股灾,散户股民们,其中有大量改革开放以来获取了巨大财富的中产阶层,既迷信权力一手导演、毫无根基的政策牛,也迷信政府的救市能如其所愿。而这终究是不可能的,这才导致许多人的财富被席卷一空。
灾民心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勾兑权力、短期行为、捞一把就走。那些互借“改革牛”概念大量涌入股市、后期又期待政府救市的人们,多数是想借主流官媒造的概念,捞别人的钱一把就走,其中多数是做空者。灾民心态一览无余。
灾民心态既千方百计勾搭权力,又极度仇视权力。即使是通过勾兑权力获得非法巨额财富的,也对权力充满了敌视和恐惧。比如把大城市高房价一律归结于政府垄断土地供应。这种思维,丝毫不顾当下神州大地已经遍地鬼城的事实。遍地鬼城已经明确无误地告诉人们:大城市高房价是人口集聚的结果,遍地供应住宅用地只会盖更多没有人要的房子。
灾民心态另一个表现就是不安全感。得来不正当或者如何得来莫名其妙,如何守卫财富自然也不知其所以然。所以移民到一个心理上感觉安全的地方就是不二选择。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海外移民和海外置业飙升的根源。得来的财富,不是建设自己的家园,而是建设别人的天堂。
再多的财富,锦衣玉食香车宝马,骨子里、精神上、灵魂深处仍然是灾民,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无所归依之感,一是到处“逃荒”,二是得过且过短期行为,平和、理性不占据社会主流,暴力思维充斥灾民心态。
在这个意义上,今天的中国依然是无比贫困的中国。
本文由罗友稻草推荐。作者童大焕,选自新浪专栏。
罗胖曰:
仁不寐先生有大作《灾变论》。
其中用“灾民理性”来概括中国人的精神——
1.活命哲学。
2.权力恐惧。
3.敌人意识。
4.狡猾崇拜。
简言之,“灾民理性”就是因为没有未来,所以就用不要未来的方式活着。
有没有“灾民心态”,自己对号入座吧。嘿嘿。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