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你那么听父母的话,然后呢2015.9.29

     罗胖:

    我亲眼见过一个朋友是怎么教育孩子的。那是个小男孩,大概四五岁的样子吧,那天不知道为啥突然发脾气,拿起玩具就乱扔,他爸也不急也不恼,站在旁边就说一句话:自己扔的,一会儿自己要捡起来哦!那个小孩马上就不扔了。他爸后来跟我讲,一般的家长都倾向于管理孩子的行为,那是很难管得住的,他毕竟是孩子嘛!而他管孩子呢,着眼于管理孩子行为的结果,核心精神就是孩子也要负责任。你可以做自由选择啊,但是我要把这个选择的后果跟你讲清楚。只要一旦意识到需要负责任,其实孩子比大人想象的要理智的多。其实何止是孩子,你想,成人很多的烦恼的实质不都是这样吗?我要做这个选择,但是我不要负责任,我不要奋斗,但是我不接受贫穷这个后果等等。所以,什么是自由啊?自由就是负责任。今天您回复“负责”两个字,给您看一篇父母和子女关系的文章:负责。

    

    艾小玛

    [一]

    前几天看一篇文章,大概是说有很多年轻人常年被父母所困扰。

    这种困扰有时候是软性的,有时候是硬性的。软性的大概是指父母常年念叨“你怎么不结婚”“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等精神上的压力;硬性的是指当你决心做什么事情,他们就以性命作为威胁,“从此以后我们断绝关系”,以种种为你好的理由迫使你放弃梦想。

    前几天,有一条热门长微博,大概是一个姑娘找了一个还不错的男朋友,男生做着小生意,不算富裕,但也算是衣食无忧。她的父母认为做生意都靠不住,非让她找一个公务员男朋友。他们为这份感情抗争了五年,男生想方设法地赢得长辈欢心。不过,她的父母仍然不满意,对此各种威胁,最终拆散了这对情侣。

    我的堂哥也是这样的人。

    他的父母从小把他看得紧紧的,从小到大,无论读书、选专业,还是找工作,都得在其中插一手。

    他从小喜欢打游戏,毕业以后,在广州一家大型网游公司当程序员。可惜,他的父母觉得这份工作太没有面子,非要想办法让儿子去事业单位上班。

    堂哥当然不能同意,他母亲就天天去公司闹腾,今天闹自杀,明天闹心脏病发作。最终,他不得不辞掉自己喜爱的工作,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花十多万疏通关系,去了一家事业单位过上无所事事的生活。

    几年过去,曾经和堂哥一起入行的朋友都当成了游戏策划,过上年薪五十万、有车有房的中产生活。我想,他终日郁郁寡欢并不仅仅因为昔日好友的事业成功,自己则是一个铁路小职员;更重要的是,他被迫放弃了自己人生中最喜欢的事情,而亲手推动这一切的人——偏偏是父母。

    [二]

    很多人面临着“听爸妈,还是听自己”的困惑。至于我,也曾经有过同样的纠结。

    我的家庭是再传统不过的家庭,父母希望我能回到家里,尽量不要出去工作,随便嫁一个朋友圈里的儿子,每天逛逛街、吃吃饭就好了。当我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家人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谁会看呢,你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在这种事情上?”这种心情是很矛盾的,一面是父母希望你能放弃企图心,过上安稳的日子;一面是内心的召唤。

    家人一直是我们很重要的部分,当我们想要去挑战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希望得到家人的支持。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喋喋不休的建议和阻挠,而是有人对你说:“没关系啦,去试试看嘛,又没有什么损失。”只要不是铁石心肠的人,对于家人的打压和批判,还是会觉得很沮丧的。

    我挣扎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想明白了,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就是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像所有的情感一样,不能要求其中一方牺牲快乐来满足另外一方,即使你顶着“孝道”大旗迎合父母放弃自我,最终这段关系里也会充满怨气。

    听话更加是伪命题。先不说绝大部分的父母对自己将要干涉的领域丝毫不懂,比如说,在事业上默默无名的父母跑去干涉子女的就业问题;婚姻不幸福的长辈干涉晚辈择偶。如果你听了这些人的话,就是对人生最大的不尊重。

    说真的,你真的会听蛋糕师教你怎么修空调吗?

    [三]

    脱离父母的控制欲只有两种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离开家去读书工作。在一个新的环境中重塑价值观,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第二个方法就是珍惜叛逆期。我一直觉得叛逆期是很棒的东西,它让后代尽可能地脱离上一代的影响。

    最终,我能坚持自己的内心并不仅仅由于坚强、心怀勇气之类,而是我对“这件事情”的喜欢程度到了“不给我钱都会想继续做下去”。你会和父母吵架、闹翻,甚至来一场冷战,爱他们又把关系搞僵。可是,有一些事情现在不做,真的永远都不会做了;即使冒着被全世界打脸的风险,还是会想去试试看呢。

    在我们做出选择的时候,可以听一下父母是怎么说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应该自己来选。

    任由父母操控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很大的BUG,就是他们帮你选了,却不帮你承担后果。比如说,你嫁给他们喜欢的男生,可是,那无趣的婚姻、糟糕的生活,他们并不需要去感受,吃尽苦头的是自己。他们安排了一件你不喜欢的工作,每天上班面对奇葩老板的人也不是他们,而是你。父母是很重要的人,在无伤大雅的小事情上可以顺着他们的意思,而在重要的事情上,在关系到人生幸福的事情上——请在夜深人静之际,问问自己的心吧。

    说一句不太礼貌的话,有时候,我们真的不需要那么在乎父母是不是高兴,他们和我们一样,是成年人,应该学习处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要求子女变成“让他们高兴的东西”。

    你的生命里可能会出现很多人:父母、女朋友、好哥们……他们有时候会自以为知道什么东西对你是最好的,实际上,他们并不是那么了解你。

    所谓对他人的尊重,最基本的一点莫过于——不要以爱的名义去阻挠他,因为,你无法代替他去后悔。

    [四]

    如果你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请不要那么早放弃它。

    在上个世纪末,每个人都认为“工厂工人”是很稳定的工作,而转眼之间他们就下岗了。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什么是有保障的?父母是不是对的?我真的不知道,就如同薛定谔的猫,必须打开盒子才能知道猫到底是死还是活。

    我们根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也无法预测;所以,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做好当下,做好每一件小事儿。

    本文作者艾小玛, 选自《你可以拥有你想要的生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罗胖曰:

    1.尊重每个人的自由意志。

    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很残酷——

    每个人要独自承担自由选择带来的一切后果。

    2.提倡亲人、朋友之间互相干涉。

    这句话的潜台词反而很诱人——

    你选择的后果,可以怨天尤人地推卸出去。

    这是很多中国人容忍他人干涉的真正原因。

    再次推荐《基因战争》这本书。亲人之间的彼此折磨,也是大自然无情的诡计。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