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精英的兴和衰2015.12.15
罗胖:
昨天我提到凯文.凯利的一个观点:所有的新技术都是老技术的组合。很多朋友表示不理解,我打个比方吧,郑也夫在《文明是副产品》中谈到雕版印刷术,看起来不复杂吧,在板子上刻字,刷一层墨,往纸上一摁就行了呀。可是中国到唐代的时候才开始普遍使用雕版印刷,这么简单的事,怎么全世界都不会呢?其实仔细追究啊,你会发现,雕版印刷是集合了两河流域的印章文化、中国的碑文拓片、印度的佛印文化和中国的造纸造墨技术,最终才玩出来的,复杂度挺高的,但是没有一样是新技术。今天顺便说个事啊,我在中欧创业营的教授李善友最近决定创业,那此前呢,他跑到斯坦福大学学了半年什么科学、哲学、进化论、宇宙论,那这些老知识在李善友的脑子里,会混合成一个什么样的创业项目呢?今天您回复“创业”两个字,给你看篇文章,还有李善友的创业项目。

何帆
意大利著名学者帕累托如果不是个“精英统治论”者,那才叫奇怪呢。
帕累托1848年出生于巴黎,是热那亚的贵族后代,他的爷爷帕累托爵士被拿破仑封为帝国男爵。帕累托当过工程师,做过总经理,在洛桑大学任教多年。他热衷过自由主义,支持过社会主义,到了晚年居然从了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
帕累托写过一本很薄很薄的小书,叫《精英的兴衰》。他在这本书里写到:
“在历史上,除了偶尔的间断之外,各民族始终是被精英统治着。”
精英有好的,有坏的;有新的,有旧的。
新的精英想要从旧的精英手中夺取特权,但他们不好意思明说,就说自己是为了一切被压迫者的利益。但仔细地看,就会发现政治的轮回,旧精英衰落,新精英崛起,都是有迹可寻的。
这种精英的更迭大致表现为三个阶段:
1.危机上升;
2.旧精英衰落;
3.新精英兴起。
危机上升时期,宗教情绪日益浓厚。帕累托所说的宗教情绪非常宽泛,他不仅是说基督教、佛教这些人们习知的宗教,他把当时刚刚兴起的社会主义思潮也归为宗教情绪,爱国主义、禁酒运动、素食主义、禁欲主义,在他看来都是宗教情绪,象征着某种狂热。
为什么宗教情绪泛滥是危机出现的先兆呢?帕累托讲到,如果不是在危机时期,这种狂热绝不会超过一小圈人,而且只能有微小的影响,但到了危机时期,这些狂热分子的活动就扩大了,而且可能会变成普遍的社会现象。你想跟这些人讲理,没人跟你讲理。
旧精英的衰落表现为人道主义和利他主义情感的增长,而新精英的兴起表现为卑微的大众对强大权威的报复。
当旧精英衰落时,我们能观察到两个同时出现的迹象:
第一,衰落的精英阶层变得更加温良恭谦,更有人情味;
第二,它对其他人的财富的贪婪和强取豪夺却丝毫不减,变本加厉地为自己攫取利益。
这里面的矛盾在于,你要么强横,要么退让,但不能既软弱又想占便宜——没有实力的统治不可能持久。
旧的精英阶层变得更加软弱,这也是宗教情绪弥漫的一个原因。“魔鬼在年迈力衰之时会立地成佛。”我们可能会突然看到统治阶层变得多愁善感,优柔寡断。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对流血的恐惧弥漫在上流阶层。帕累托抱怨,政府为了安抚暴民和刁民主动退让。一位感情用事的绅士为了“拯救”一个妓女而娶了她。他觉得她是《悲惨世界》里的芳汀。她不是。他们没有共同的语言,绅士无奈地请求和她离婚。于是她杀了他。陪审团宣告她无罪,新闻界觉得她有理。
但旧的精英并没有停止邪恶的生活。他们只是不想冒武装抢劫的危险,只想悄悄地盗窃。统治阶层会给自己的企业更多的补贴,频繁地征税,变着法子用各种迂回的方式为自己谋取私利。
帕累托感慨,这真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如果少一点“人道主义”,多一点对别人的财产的尊重就好了。这种贪婪往往是软弱的表现。胆小者是最残忍狂暴的。图拉真强大但不暴戾,尼禄暴戾但不强大。
新精英来自哪里?
有意思的是,新精英很可能来自旧精英的内部。
想想看,有多少共产党的地下党员是国民党高官的子女。旧精英的道德日益腐败,这使得他们中的更优秀者改变立场,转为投靠自己的对手。统治阶级失去了最强有力、最有道德的正派人士。
新精英强调对大众的教育。大众能够被教育出来吗?良好的教育能把弱智变成天才,把懦夫变成勇士,把荡妇变成烈女,让鼠目寸光者变得目光远大吗?至少帕累托是不相信的。但他不得不承认新精英在动员大众方面的巨大成就。
当然,他也注意到,新精英在草创阶段非常灵活、开放,到了胜利之后就变得僵化、排外。佛教宣传人人平等,最后却产生了西藏的僧侣政治;基督教似乎是专门为穷人和贱人创立的,谁能想到以后会有等级森严、金碧辉煌的梵蒂冈?
不管是旧的精英,还是新的精英,主导社会变革的,永远是他们,以及他们的追随者。
本文由罗友 稻草 推荐。由作者 何帆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微信公众号“何帆研究札记”。
我们再清理一下这篇文章的思路。
1.旧精英没落的标志,是各种宗教性情绪的弥漫。
2.旧精英变得既贪婪又软弱。人道主义和男盗女娼兼而有之。
3.新精英是从旧精英脱胎出来的。
4.新精英总是会号召大众,总是给大众看到希望。
5.然而,世界总是精英的。没有大众什么事。
附:李善友再创业:我是一只野狼
2015-12-15李善友罗辑思维
一只狼,即便成为家狗,终将变回野狼,无论家里多么温暖。
我想,我就是这样一只野狼。
从今天起,老李将重返荒野,再次创业。
是的,这回,我真的成了你们所说的“李教兽”。
中欧创业营
2011年,我弃商从教。四年以来,我只做了一件事:中欧创业营。
今天,“创业营”几乎成了中国创业教育的代名词,中欧创业营也成为中国最顶级最难进的创业班。
过去四年,我几乎把全部时间都献给了那207位创业人,36位投资人,其中有大家熟悉的俞敏洪、张邦鑫、王小川、罗振宇、汪静波……更多的是正在长途跋涉、开疆辟土的创业人。他们是我的亲人,更是我的恩人,是他们帮我实现了我的理想。
四年前,中欧创业营从零起步,我放弃经典体系,从头开始研发课程,把颠覆式创新和互联网思维引入到创业者的课堂上。
然而,浮名之下,心中的惶恐与日俱增。尽管每次讲课结尾时都要交代“我讲的都是错的”,但作为一个讲者,依然不断追问自己:
我的逻辑能够自洽吗?我探索的创新教育是否经得起检验?对创业者真的有帮助吗?
斯坦福大学
年过不惑,最珍贵的是时间。
2015年中,我痛下决心,放下一切,怀着困惑和孤独,来到斯坦福做访问学者。
我想花上整整一年时间在硅谷潜心学习:创新到底有没有方法论?创业教育到底能不能体系化?
为了寻找答案,我谢绝一切演讲机会,让自己彻底清零成为一个大学生。我混迹于斯坦福各个课堂,不仅仅是创业课,还有科学课、哲学课、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进化论、宇宙论......
我选了一门物理课,老教授谦逊热情,就像一个普通的教书匠。上网查了一下,居然是200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我旁听了计算机系的创业课,主讲人是LinkedIn创始人霍夫曼,他还邀请了各路嘉宾来传道授业,谷歌董事长、雅虎CEO、Netflix创始人、Airbnb创始人……这世界级企业家,就这样风轻云淡地出现在本科生课堂上。
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今天,斯坦福校友创办的公司,其市值总和,相当于全世界GDP排行第11名。
从这里,我明白了第一个道理: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如果想办好创业教育,如果只能做一件事,就是把全世界最好的讲者,请到我的课堂来。
更让我震撼的是可汗学院。这家全世界最大的公益在线教育公司,到今天所有的课程还是创始人Khan一个人录制。我看到他简陋的办公室,以及那个简陋的话筒,他影响了全世界影响了数以百万计的学生。
从这里,我明白第二个道理:
传统大学即便出色如斯坦福,依然昂贵、不便,也有一道无形的围墙。而新一代的互联网教育正在无声而有力地推倒着这一道围墙,探索着新的学习方式。
混沌大学
于是,梦想逐渐清晰起来:
办一所互联网时代的大学,有斯坦福的情怀,却没有斯坦福的围墙,去陪伴这个时代最有梦想的人。
今天,老李决定,我要放下一切,倾我一生,以创业营的经验,斯坦福的精神,去创办一所全新的互联网大学——混沌大学(混沌研习社),全心全意为创业公司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全球化视野的创新人才。
为什么叫混沌?
第一,任何时代更替时都是混沌不清的;
第二,混沌理论就是要在混乱中寻找秩序。
我希望能够帮助我的学生们,比周围的人早半步认知这个混沌的互联网时代。成就此愿,此生足矣。
四个学院
我所设想的混沌大学将由四个学院组成:产品学院、创业学院、商学院、创新学院。
每个学院在2016年分别开设5-6门为期两天的模块课程,全年至少22场大课。并且全部提供在线直播,加上每周一场产品学院在线课程,以及不定期的大咖演讲直播——混沌研习社将是一所以在线学习为主要方式的互联网大学。
产品学院 | 互联网时代,降至一维,唯有产品。产品学院将邀请数20余位明星产品操盘手授课。
创业学院 | 以“指数级增长”为主题,邀请20多位创业家授课。
商 学 院 | 遍邀斯坦福、哈佛、MIT、中欧、长江等全球顶级商学院名师。
创新学院 | 基于科技与人文,跳出商业回望创新。
两种社员
公允地说,这个阵容已经超过目前所有创业教育机构。豪华讲者是否意味着高昂学费?
NO!
研习社将采用入社费模式,每年入社费600元。入社之后可以免费收听所有直播课程,同时有机会参与众筹和团报现场课程。更重要的是,成为社群的一份子。
未来几年,我们会投入大量资源去提升线上学习体验。如果你依然喜欢现场听课,你也可以选择成为铁杆社员。
铁杆社员入社费3000元。入社之后,有机会免费参加所有22场线下课程,在主会场或分会场。抱歉有些热门课程可能仍需要抢票。
资源有限,现阶段铁杆社员招收总数限制在3000人以内。自我设限源于自知能力有限,老李先行抱歉,请允许我们慢慢长大。
一个梦想
研习社真正的想法,是以课程吸引气味相投的人:
1.我们喜欢相信对互联网、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人;
2.我们喜欢敢于make a difference的人。
已经人过中年,自知能力有限,但我衷心希望:这个世界在有了混沌研习社之后,会跟以前有所不同。所以,我会把它当做一个作品,慢慢去做,慢慢去磨,做时间的朋友。
人生百年,不过一炬。
我唯一知道的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未来的美好自然就会呈现。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