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微信]迷路了,探险家为什么还每天刮胡子?2015.12.30
罗胖:
最近我们店里在卖一套趁早社群的《2016年的效率手册》,刚开始我还怀疑,现在还有谁用效率手册?有事儿都记到手机里了嘛!哎,但是万没想到,卖的还挺好,现在用效率手册的人还挺多。那为啥呢?趁早社群的王潇跟我讲过一件事,她们不仅做笔记本啊、效率手册,还卖过一件女孩子穿的T恤,但那是一件紧身T恤,紧到只要腰上有一点赘肉就穿不进去,很多女孩子说:我买它的目的就是要挂在那儿,时刻提醒自个儿,老娘总有一天要减肥减到可以穿进去,只要它挂在那,就是一个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念想。所以你看哈,现在策划一个商品,更重要的不是它的用处啊!而是它能成为用户生活环境的一部分。衣橱里挂上一件那样的T恤;手边有这样一本效率手册,看一眼就是抽自个儿一鞭子,比存在手机里有效率得多。今天您回复“效率”两个字,给你看一篇文章,效率。

罗伊·鲍迈斯特 约翰·蒂尔尼
19世纪著名的探险家亨利·莫顿·斯坦利带领着一支小分队,深入非洲最广阔的阴暗丛林,你很难想出史上有哪个有超强意志力的探险家像他们一样,如此深入蛮荒之地,经历狂风暴雨。
但是斯坦利闯过了所有难关,其他人怨天尤人,埋怨蛮荒让人残暴,而斯坦利说蛮荒让他受益:
“我绝不会说大自然是格外美丽的;但是,我要说,我这个原本粗野、没教养、没耐心的人,就是从非洲经历中受到了教育。”
大自然教会了他什么?
为什么蛮荒没有让他暴露本性?
最近有一本传记作者重新定义了斯坦利,他之所以征服了蛮荒之地,不是因为无私,也不是因为不屈不挠的意志,而是因为他清楚蛮荒之地的限制,并使用了心理学家现在正开始理解的长期战略。
在雨林,斯坦利每天面临的挑战超乎想象。四个月见不到太阳,寄生虫搞垮队友的身体,没有食物——只能靠草根、浆果、蚂蚁、鼻涕虫等充饥,在找不到这些食物的时候,甚至必须生吞活剥自己的驴子,还有队友不断地被饿死。
在这样严酷的状况下,斯坦利每天早上起来都会——仔细刮胡子。
为什么一个快要饿死的人还坚持刮胡子呢?
“斯坦利总是努力保持整洁的外表,特别强调书写要清楚,杂志书籍要保存好,箱子要整理得井井有条。”熟悉斯坦利的记者说,“他创建秩序,可能只是为了对抗周遭大自然的破坏力。”
你也许在想,在丛林里,最好把花在刮胡子上的精力用来找食物。每天刮胡子不是会损耗你更多意志力吗?
但是,长期来看,像刮胡子那样的整洁习惯实际上可以提高自制力,因为它可以激活不需要多少能量的自动心智过程。
坚持刮胡子只是保持意志力的一种方式。
在非洲丛林深处艰难跋涉时,斯坦利不断用“写纸条”激励自己,永远不放弃寻找。他一次次地用这个策略保存了意志力。这个策略转换成现代方式,其实就是预设底线,把自己锁在正道上。所以,你把偏离正道的可能性变成零,或者把偏离正道变得超级丢脸或罪大恶极。
当然,没人能预料到所有诱惑,特别是在今天。不管你采取什么办法回避现实赌场,你都从未远离虚拟赌场,更别提你随时可能在网络上遇到其他诱惑。
但是,那些制造了新罪孽的技术,也带来了新策略。现代人可以用一种防止人访问某些网站的软件把自己绑在浏览器上,就像奥德修斯用绳子把自己绑在桅杆上一样;现代人还可以利用虚拟社交网络,就像斯坦利利用现实社交网络一样。
最初不过是预设底线,最后会形成一种价值更大、时间更久的东西——习惯,这样生活就可能发生持久的变化。
本文作者 罗伊·鲍迈斯特 、约翰·蒂尔尼 ,选自《意志力》。
罗胖曰:
世界是神秘的。成功是偶然的。
除了自己,什么都不是十拿九稳能搞定。
突然发现,我们店里卖的东西,其实很多都是这个思路——
借助外物,搞定自己。 抓紧时间做几个广告——
返回前页 返回列表页 百拇医药网 杜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