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喝汤,身体遭殃!喝汤的四大错误,别再犯了
2016/8/24 养生食谱

    

    
点击上方蓝字

    免费关注噢!


    

    


     很多人都认为喝汤能大补身体,确实,汤的营养很丰富,能补充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但是,在喝汤的同时,你也许还不知道,还有四大错误喝汤习惯。其实喝汤也有技巧,掌握正确的喝汤方法,才能让汤的营养尽被身体吸收!

     喝汤四大错误,别再犯了

     1只喝汤不吃“渣”

     有人做过检验,用鱼、鸡、牛肉等不同含高蛋白质原料的食品煮6小时后,看上去汤已很浓,但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留在“渣”中。

     经过长时间烧煮的汤,其“渣”吃起来口感虽不是最好,但其中的肽类、氨基酸更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因此,除了吃流质的人以外,应提倡将汤与“渣”一起吃下去。

     2爱喝“独味汤”

     每种食品所含的营养素都是不全面的,即使是鲜味极佳的富含氨基酸的“浓汤”,仍会缺少若干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因此,提倡用几种动物与植物性食品混合煮汤,不但可使鲜味互相叠加,也使营养更全面。

     3爱喝滚烫的汤

     有百害而无一利,喝50℃以下的汤更适宜。有的人喜欢喝滚烫的汤,其实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的温度,超过此温度则会造成黏膜烫伤。

     虽然烫伤后人体有自行修复的功能,但反复损伤极易导致上消化道黏膜恶变。经过调查发现,喜喝烫食者食道癌高发。

     4汤水泡米饭

     这种习惯非常不好。日久天长,还会使自己的消化功能减退,甚至导致胃病。这是因为人体在消化食物中,需咀嚼较长时间,唾液分泌量也较多,这样有利于润滑和吞咽食物。

     汤与饭混在一起吃,食物在口腔中没有被嚼烂,就与汤一道进了胃里,这不仅使人“食不知味”,而且舌头上的味觉神经没有得到充分刺激,胃和胰脏产生的消化液不多,并且还被汤冲淡,吃下去的食物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时间长了,便会导致胃病。

    

     ◆◆ ◆

     喝汤八大原则,你必须牢记

     1、晨起最适合喝肉汤。因肉汤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消化可维持3-5小时,避免人们一般在上午10-12点这个时段易产生饥饿和低血糖现象。

     2、不同季节喝不同的汤。如夏天宜喝绿豆汤,冬天宜喝羊肉汤等,可以预防季节性疾病

     3、体胖者餐前喝一碗蔬菜汤。既可满足食欲,又有利减肥。体型瘦弱者多喝含高糖、高蛋白的汤可增强体质。

     4、孕产妇、哺乳女性以及老人、小孩可在进食前喝半碗骨头汤。补充身体所需的钙。注意,骨折病人不宜喝骨头汤。

     5、月经前适合喝性温和的汤。不要喝大补的汤,以免补得过火而导致经血过多。

     6、感冒的时候不适合煲汤进补。就连品性温和的西洋参也最好不服用,因为这些油腻的汤容易加重感冒症状。

     7、喝汤不能长期只喝一两种。应该各式汤饮交替,更能增加食欲,平衡营养。具有食疗作用的汤要经常喝才能起到作用,每周喝2-3次为宜。

     8、胃病患者饭前喝汤。对于胃病患者,正确的喝汤方法是饭前先喝几口,为口腔、肠道涂抹一层润滑剂,减少干硬食物对消化道黏膜的损害,促进消化腺分泌。

    

     版权说明:以上资源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有人用微信聊天,有人却在微信中学习,成长。下面是2016最HOT公众号,赶快试试新的关注方法吧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

     瑜伽课堂

     ID:ssdr00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简介修身养性,净化心灵,进而达到心灵合一

     搞笑视频集

     ID:jjj606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简介哇塞~~这视频搞笑的彻底提高了我的荷尔蒙分泌。。。

     百科全书

     ID:bkqs99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简介 传播普及生活科学误区,搜集各类生活实用常识。以真理之名,剥开科学坚果,相信科学,拒绝愚昧!

     汽车测

     ID:tksj80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简介整理热点汽车资讯+专业评测+调侃吐槽+顾问咨询+你的订阅

     当时我就惊呆了

     ID:cmgxpl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简介 :每天奇人异事,趣闻怪谈---真正让你新鲜好奇的,才是让你震惊的!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养生食谱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