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宝宝听力的10个习惯动作千万不要做!
2016/3/15 怀孕宝典

    

     回复:“1周”到“40周”任意数字加周 就可了解怀孕每周的知识啦!

     回复:数字“1” 可查看到更多精彩文章

    

     宝宝的听力敏感而脆弱,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家长无意识的动作却会影响宝宝的听力。那么,为了宝宝听力的正常发育,有哪些习惯动作是需要避免的呢?

     习惯动作一:常给宝宝掏耳朵

     许多妈妈看到孩子耳朵里有耳垢,看着不舒服,就忍不住用掏耳勺给孩子掏耳朵。但据统计,患外耳道感染的儿童,85%以上都有掏耳朵的习惯或直接因掏耳致伤而感染。如果日常护理不当,孩子的耳朵很容易发生感染、发炎、溃烂等症状。

     还有些宝妈喜欢随手用发夹、棉签或手指甲等,在孩子的耳道内掏挖,这样,病菌很容易进入中耳腔内,引起中耳腔感染、耳道长期流脓,甚至造成鼓膜穿孔。

     这样做才对 ☆清洁宝宝耳朵,最忌讳的是用铁的、钢的金属耳勺、塑料耳勺等硬器掏耳朵。

     ☆可以将干净的毛巾沾湿后拧干,把毛巾一角卷在手指上,轻轻擦拭外耳部位。

     ☆如果用棉签清洁耳部,千万不可将棉签深入宝宝的耳朵内部看不见的地方,可用婴儿专用的大头棉签为宝宝清洁耳朵。

     习惯动作二:让宝宝平躺着喝奶

     新妈妈在给小宝宝喂奶时,如果不注意姿势和体位,也可能会给小宝宝的耳朵带来意外的伤害。比如说让宝宝平躺着喝奶,宝宝的身体处于水平位,很容易引起呛咳,此时奶汁便可能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小宝宝的咽鼓管长度较短而宽度较大,更加接近水平位置,奶水很容易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炎症,进而影响宝宝的听力。

     这样做才对 ☆由妈妈哺喂母乳的宝宝,通常采取侧卧的姿势来吸吮;

     ☆用奶瓶喝奶的宝宝,应将宝宝的头部垫高至少45度,让奶瓶与宝宝维持水平而不是垂直90度的角度,以减缓奶水的流速,进而避免宝宝呛奶。

     习惯动作三:拍打宝宝的脸

     和孩子逗着玩时,拍拍他的脸当然可以,但注意要避开耳朵,以免产生意外,使宝宝的耳膜在大力冲击下受到损伤,出现穿孔。

     穿孔的鼓膜会使中耳与外界相通,除了对听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外,还会失去保护作用,外界的细菌、污水、异物都会经穿孔进入中耳,引起感染、流脓。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还可能会引发脑膜炎等其他疾病。

     版面有限,未显示内容,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进行详细查看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怀孕宝典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