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拖延症是个好毛病
2016/6/10 琢磨先生
拖延症是个好毛病
文/琢磨先生
拖延症也没什么不好,这个观点来自我早上看的一个TED演讲,这个演讲是亚当格兰特对拖延症的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有以下几个:
1)遇到事情立刻就做的人,一般没什么创造力,大部分人活在焦虑和烦躁当中。
2)重度拖延症的人,一般没什么执行力,因为他们就是懒而已。
3)中度拖延症的人,就是遇到事情先不做,缓一缓,思考一下,喝杯咖啡,撩个妹,拖拖地,读读书.....这样的人往往极有创造力。当然中度拖延的人不是什么都不做,看上去他们的拖延,其实他们是在思考。
哇,这个演讲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啊。格兰特还列举了一些例子,比如苹果不是第一个做触摸手机的人,但他们拖啊拖,等到各方面技术满足了,他们成了业界翘楚,而诺基亚,什么是诺基亚?再比如Google也不是第一个做搜索的,Google在观察了雅虎后,开始一骑绝尘,而雅虎,什么是雅虎?我也不是第一个这么帅的人,在我研究了宋仲基的帅后,开始做了一个有内涵的帅哥,而宋仲基,谁是宋仲基?
▼
其实拖延症我最佩服的是康德,这位老人一辈子在柯尼斯堡(当时属于德国,现在属于俄罗斯)生活,从未离开,在柯尼斯堡大学教书,悠然自得,但却一直没什么像样的著作,怎么说你也是个教授哦,怎么也得出本像样的书吧。他的学生说康德肯定每天在思考,肯定会写出伟大的著作。但就是一直没有。他只是每天准时散步,每天准时睡觉,每天不接触女人,呃~
直到他57岁那年,他才写出了《纯粹理性批判》,因为写的太匆忙了,恩,57年写一本书还太匆忙,导致别人基本也看不懂。后来他又陆续写了《实践理性批判》和《批判力批判》,才逐渐获得大家的认可,成为一代大家。我最近在网上看到有人总结出来一个什么“康德时间管理法”,想来着实可笑,康德这号人物,其实根本是不愿意写书的,很多大家都不屑于写书。你用他的方法管理啥?当然你也不要小瞧了康德,人家的小脑袋里想的都是最深刻的哲学命题,比如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人接根本不是拖延了几十年,人家是用这几十年在思考。
我没有拖延,我只是在思考。这句话太好用了。
▼
再拿我自己说个例子,我不是经常写稿子吗,比如写1000字的稿子,你可能觉得很简单对吧,但我经常是用10几个小时来思考,啥也不做,就是想各种角度各种梗,然后随手翻翻各种资料,而后在20分钟内写完。所以每次节目给我稿费,都觉得我不值这个钱,觉得20分钟写完的稿子,来钱也太容易了,但他不知道我为了这20分钟的写作,付出了可能10几个小时的思考。其实你付的钱不是买了我20分钟,而是买了我10几个小时。这个道理就好比是,你不能只顾着抱孩子乐,而忽略了母亲用10个月孕育的过程。
所以,我可能是中国写字最值钱的人(没有之一),我特指稿费,不是指在稿子后面又做软广告的费用。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我写一篇1000字的稿子,我一个月就能养活自己和房贷。
▼
好像到现在为止,我们都在帮拖延症患者正名,不过最后我有几点要澄清:
1)所谓的拖延,不是说懒,而是让自己进入思考的状态。你下手可能慢,但内心已经翻江倒海澎湃无比。
2)在思考到着手做中间,你需要保持亢奋,聚焦在你要解决的问题。把想到的思路和观点随时记录下来。
3)最先做的人往往都是炮灰,不必心急火燎,让别人探探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学习做一个中度拖延的人,遇到事情就扑上去,那不叫执行力,那叫缺脑子。
好了,不说了,你们自己看视频吧,来学习拖延症是怎样的一种福音。
用有趣的方式传递文化
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新浪微博:琢磨先生
微信号:琢磨先生/zhuomoweixin
投稿及工作邮箱:mrthinker@126.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琢磨先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