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消烦暑? 不妨效仿古人,最后一招简直超凡脱俗!
2016/7/25 正能量收获

何以消烦暑?
不妨效仿古人
最后一招简直超凡脱俗!
挥扇驱暑
扇子,古人称之为“摇风”,还有“摇友”、“凉友”的雅称。据《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出现于商代,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雉尾羽制成的,故称之为“翟扇”。但此时的扇子并不是用来拂凉驱暑的,而是用来遮阳挡风的,插在车上也是一种仪仗。

汉代出现了用绢制成的团扇,又称“罗扇”、“纨扇”。团扇多为“圆如满月”的样式,但也有梅花形、方圆形等款式。当时还有一种名叫“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横空出世。《西京杂记》中记载:“长安巧匠丁缓做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
至唐代,绘画作书的团扇已经相当流行。扇面往往装饰精美,有名家山水书法作品。
冰品消暑
夏天,古人在喝的酒里、饮料中加入冰。到了元代,冷饮有了新突破。据说,元世祖忽必烈最爱喝牛奶,可是牛奶在夏季不易保存。于是,在牛奶中加入冰块,这样牛奶的保存时间就延长了。这样的“奶冰”口感很好,于是又加入了蜜饯和果酱,这就成了最早的冰激凌原型。
为了保护冰激凌制作的流程和配方,忽必烈还颁布了一道除王室以外禁止造冰激凌的敕令。据传直到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受到忽必烈的接见,尝到了当时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冰激凌”,这才把制作方法带回西方,经过加工改造,慢慢就成了今日的冰激凌。

到了明清时期,冰镇饮食已经充斥寻常街巷,盛夏时节有很多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售卖“凉水”,有的还加入了杨梅、桃子,俗称“冰杨梅”“冰桃子”。在民间,伏日还盛行吃莲子汤,具有养神益脾祛除暑热的功效。
“冰箱”降暑
湖北随州曾候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铜鉴缶”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冰箱了。俯视鉴缶,其形状如同“回”字,缶在中间,内外壁之间有很大的空间。冰鉴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装在鉴内的缶四周的冰块,使缶中的酒降温的。

清代宫内储存冰块的器具被称为“冰桶”、“洋桶”,多用红木、花梨木、柏木为内胎,也有用金属胎的。形制呈斗状,口大底小。盖多采用很厚的木板,两腰部都有铜环,方便搬运。有四条腿足,足下还装有托,用来防止潮湿。当时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用来冰镇和保鲜食物,因为箱体内采用铅或锡为里,能起到较好的隔热作用,而箱底有小孔,可以排放融化的冰水。另外,箱盖上设有透气孔,因此排出的冷气还能起到“空调”的功效。
“凉屋”避暑
唐朝的宫廷就建有专门用于夏天避暑的凉殿,在凉殿中央安装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原理,用扇轮转摇,产生的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后来发展到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屋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目的。

到了宋代,除了皇宫之内,高官显贵们也纷纷建立起私家避暑“凉屋”,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而且还在蓄水池上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花卉。至明朝,这种避暑建筑从宫廷走向民间。明朝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就曾精彩描述:“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卧
具解暑
瓷枕,内部中空,下端有孔可以透气,由于瓷器表面有一层釉面,冰凉剔透,正是夏季清凉的佳品。据称,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的词句,其中的“玉枕”即是青白釉枕,这也印证了瓷枕是夏季纳凉的寝具。到了明清时期,枕头又有了其他的材质,瓷枕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此外,利用各种纤维质料制成凉席,如苇席、籘席、竹席、象牙丝编制席等,夏天躺在上面,想象一下就觉得清凉。
减
衣遣暑
古人在夏天穿的衣服比较薄、透,“富人披丝绸、穷人穿麻衣”,衣物的材质比现代人的棉和化纤制品都要凉爽。古人穿的纱袍、长裤,不仅能覆盖皮肤,宽大的造型还非常通风。

据考证,魏晋前,男人也和现代人一样爱打赤膊,女人们则喜欢穿“开裆裤”。这种“开裆裤”并不是单穿的,外穿深衣(即上衣下裳连体的一种服装),里面则多穿胫衣,胫衣可看作是裤子的雏形,但它只有裤管,没有裤裆,由于这样的着装很容易“走光”,所以,除非过河,否则古人不会轻易提起下裳。
到了唐朝,薄、透、露的“半臂装”和“袒胸装”深受女性青睐。半臂装可以看作古代的短袖衫,在当时相当前卫,而比半臂装更大胆的,则是袒胸装。
宁
心化暑
古人懂得“凉由心生”的道理,所以,很多文人雅士都追求一种超然脱俗的避暑氛围,以达到“心静自然凉”的境界。唐代白居易有《消暑》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王维为了消暑,抱着古琴走进幽深碧翠的竹林,席地而弹乐而忘返,给后人留下了百读不厌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夜热依然年热同,开窗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这首杨万里的《夏夜追凉》更是写出了怡然自乐的夏日避暑纳凉之景,读来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快快微信搜索ID:正能量收获关注后
回复 “答案” 即可知道答案哦!
或者长按下方的二维码识别后即可关注
关注“正能量收获”,收获正能量

人生需要正能量,这里有关于养生妙方、励志短文、行业资讯、吃喝玩乐、民生新闻、心灵成长等方面的新鲜资讯。多多接受正能量,塑造阳光心态,成就自我,惠及他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正能量收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