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人啊!刀不架到脖子上的那一刻都没意识到危机重重
2015/12/11 医药云端信息
2015年哪里是什么招标大年?分明是药企的政策生死大年!
CFDA重拳打击药品临床试验数据造假行为,下决心解决积压注册申请批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动真格,件件都是事关生死的大事。与之相比,令很多人叫苦不迭的药品招标采购算个毛线?
但中国医药界的大众心理是,刀不架到脖子上的那一刻,都还盼着刀不会出鞘,出鞘了也不一定马上砍杀过来。目前直接能闻到血腥味的依然还是各省招标政策中对药品价格的一顿乱砍,这可是刀刀见血呐!
但很多人还没意识到的事情是:招标或可能苟延残喘,但批文一旦消失,那就是立刻殒命。不知有没算过一笔账,你在医药界的职业生涯还剩几年?
一个月撤回600个新药申请批件,光光注册费用就高达30亿,顿时打了水漂,这600个新药假如按之前的方式投入市场,至少有1200亿的增量盘子。这还只是新药申请撤回的损失,再加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难度,估计大多数批文在未来3-5年内在劫难逃,药品的存量市场再次遭到严重打击。你算一下,未来药品市场少3000亿-5000亿的市场销量说没就没了。
而你此刻还在算计着给小包商小明的费用是不是能克扣几个点,代理商老王的保证金是否能够再收多一些,上师能保佑走票的渠道通畅......
而招标采购的趋势之一是药价逐渐下行且不可逆,新药报批的成本一定会加到新药的出厂价中,侥幸能活下来的仿制药也一定会就势提价,请问,在如此逼仄的药品利润空间下,你有什么保住自己饭碗的机会?
当然,医药界目前还有一个普遍的心理是,走一步看一步,很多老板都是经营药品很多年,早就实现财务自由,实在不行顶多退出行业而已。但问题是200万药品销售大军如何是好?
利润空间的压缩,一定会带来中间环节的压缩,比如毫无价值的中间环节,比如靠利用信息不对称赚点中间价差的「提篮子」行为,钻空子打擦边球获得收益的方式,大包大揽粗放经营的底价销售,漫无目的的电话招商等等光怪陆离的行为一定会遭遇空前挑战。
因此,还有什么理由固守必将衰落的营销模式不放?抱残守缺终将被淘汰,时代的浪潮滚滚而来,顺势而为需要大智慧。
我们将在2016年1月份举办关于药品营销模式的研讨会,欢迎扫码进入研讨会会前交流微信群,我们将在这里进行相关问题的沟通探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药云端信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