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做主食,真的穷疯了吗?_范志红
2015/1/12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最近,农业部提出要大力发展土豆生产,让它变成国人的重要主食食材,这个新闻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甚至被嗤之以鼻:“中国人穷疯了?大米白面不够吃了?”
其实,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发展土豆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资源环境和粮食安全问题。如今的中国,存在着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光、热、水资源丰富,土地平整,一年两熟三熟的江南华南地区,大部分都发展工业,不肯再种田了,因为种田太辛苦,而收入又太少。看看江浙一带,连片城市,水稻田的数量已经大幅度下降。
这样,粮食的主要产区,就变成了那些或山峦连绵、或土地贫瘠、或气候寒冷、或少雨缺水的地区,比如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然而,北方地区却又因为水资源供应不足,无法大量种稻。比如北京曾经有一百几十万亩的优质水稻田,现在几乎全部丧失,因为水资源严重短缺,居民使用的水都要靠南水北调,哪里会有大量的水来种水稻呢?山地甚至连小麦都没法种。
相比而言,种土豆就容易许多,它对水资源要求少,不需要太温暖的气候,对土地的质量要求也不高,生长期短,产量又高,相对于“一生”要用至少六七种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的水稻,土豆还不需要太多化学物质帮忙。这样的好东西,对我国这样环境资源紧张的国家来说,当然是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食物选择。
其实多年之前,土豆甘薯等薯类食物曾是公认的主食,是在米面粮食不够吃的时候用来果腹的食物,所谓“薯豆半年粮”。当年徐光启做《甘藷疏》,希望大力推广种植甘薯,就是看中了甘薯生长快、能救荒的特点。西北一些山区食物品种很少,一些贫困家庭依赖土豆来供应主食和蔬菜两方面的营养。也正因为如此,这些薯类食品被很多人看成是贫困的象征,是穷人的食物。一旦生活好了,就不再碰它们。
随着生活的改善,人们渐渐重新想起薯类,却不再是用它们作为主食不足的补充,而是用它们做成各种美味小点,美味菜肴。要想让贫贱的薯类变成餐馆酒楼的美食,无非是向里面加糖、加盐、加油,或者配合肉类一起食用。和五花肉相配的芋头蒸肉、和鸡肉相配的芋儿烧鸡,和牛肉相配的土豆烧牛肉、咖喱牛肉卤,和豆沙相配的山药小点、和糖配合的拔丝山药,炸红薯片和炸红薯饼……还有世界知名的炸薯条和炸薯片,都是人们喜爱的“美食”。
土豆将要完成自己华丽的转身,除了能解决资源环境和粮食安全问题,它确实真的有“内涵”,用土豆替代一部分白米饭做主食,有很多健康优势。
下篇文章将与大家分享薯类们的健康效益,敬请期待。
如果您喜欢,请推荐给您的朋友和家人!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中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协会理事
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之一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 范志红
祝您和您的亲友平安、健康、快乐!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