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知味有清欢_范志红
2015/2/9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五年前去某地讲座,朋友请我吃当地美食,服务员送上一盘新鲜的海鱼。举箸品尝,只觉得鱼肉鲜甜柔嫩,毫无腥气。我急忙问:是什么鱼如此美味?朋友笑着说:其实这就是小黄鱼呀。你们在北方内陆,只能吃到冷冻已久的海鱼,自然很难体会它新鲜时的美感。其实鲜鱼做起来非常简单,完全无需什么红烧、煎炸之类麻烦处理,只用一点葱姜料酒,一点油盐,蒸熟就好了。
我连连点头。在北京,小黄鱼不是做成拖面糊的油炸小黄鱼,就是做成加了大量酱油炖制的贴饼子小黄鱼,却全然吃不出多少鲜味来,除了柴柴的口感,只有调料的味道,因食材新鲜度不足之故。
若用大油大盐油炸熏烤的方式来烹调,食材是否新鲜恐怕就难以鉴别;如果不抱着淡定平和的心情去细细品味,只感知到食物表面的调味品就匆匆咽下,又怎能发现食材本身的美好本味呢?
于是,我写下了“食淡能知味,心清可悟真”这个简单的对子,作为博客上的人生格言,后来开了微博,又把它转移到新浪微博。很多朋友都喜欢这两句话,并把它转到自己的博客和微博中。
中国烹饪的至高境界,绝不是大油大盐、油腻厚味,而是选择最好的食材,用清淡的烹饪来突出食物的“本味”,于是一菜一味,百菜百味,因为食材的天然味道是如此丰富多彩,绝非酱油、味精和辣椒所能概括。很多人之所以一味沉迷于大量油、大量盐、大量辣椒、大量味精、大量糖的所谓“美食”,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吃过多少丰富优质的天然食材,也很少享受到优质的烹调与合理的搭配。
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吃尽量保持原味的菜肴,往往也能够保持其中的保健特色和营养成分,让身体从多样化的食物中切实受益。很多人的饮食看似丰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一天当中所吃的主食无非精白大米和精白面粉,尽管做成馒头花卷面条面包饼干曲奇等无数花样,不过是加了点油盐糖而已;一天中所吃的肉类无非猪肉,尽管形式上是肉肠肉丸肉丁肉片肉末变换多样,不过是加了各种调料而已;一天中所吃的蔬菜只有两三种,常见的是快餐盒饭给配的生菜、圆白菜、大白菜,数量不过几口而已。这样的饮食生活,无论吃起来多么刺激味蕾,怎么能够叫做高质量呢?
在被人类改造得四季难分的现代都市室内空间中,食物几乎成为人类与自然的唯一联系纽带。然而,人们把越来越多的时间献给了电脑、iPad和手机,把大脑贡献给了没有多少价值的各种新闻、流言,把收入贡献给了各种时尚衣装和电子产品,却不屑于花一点时间来了解那些最基本的健康知识,不肯去购买新鲜优质的杂粮和蔬菜,甚至长期依赖快餐和外卖,让自家的厨房光可鉴人地闲置。长此以往,不仅五谷不分,食材不辨,也远离了生命所赖以支撑的多种必需营养,更无法体会到健康生活所带来的心灵满足。这样的生活,真的能带来幸福感吗?
我曾和网友们讨论过,哪怕30年中放弃所有的鱼肉蛋奶,只吃最廉价的食材,所省下的金钱,也不足以在北京城区买到一个卫生间的面积。而我们的身体,却将因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每天起床的时就无精打采,每天工作时都头昏脑涨,没有健康和活力,人生的正能量靠什么支撑,又怎能谈得上家庭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
我相信,只要改变生活态度,即便在繁忙压力的现代生活中,美食、营养和生活乐趣仍然可以和谐共处。而我所能尽到的微薄之力,就是把这样的生活态度带给大家,把实现健康生活所必需的饮食指导告诉大家。
虽然平时工作非常繁忙,但从2008到2013年,我依然坚持在搜狐博客留言板上义务回答了1万多个问题,撰写博文600多篇;在新浪微博上义务回答了5万多个问题,撰写微博7千多条。抱着“改变一个是一个”的心情,我耐心地告诉网友们,我们的身体构造极为精密,而且擅长自我修复。如果年轻轻地就经常出现问题,那一定是我们对身体过于虐待,甚至没有耐心和它交流,没有听从它的指引和抱怨。遇到各种或大或小的健康问题,不要幻想找个食疗偏方或保健品来解决问题,而是首先要以科学的态度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消除致病原因。同时,面对各种鱼龙混杂的健康相关信息,也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商和逻辑能力,避免被商业营销忽悠,被各种广告传言洗脑。
我也在微博里告诉大家,追求健康的饮食生活,需要用健康的烹调方法来享受食材的本来美味,同时拥有它们天然蕴含的健康力量。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大病的人来说,在改变错误饮食生活习惯,达到营养平衡之后,肥肉自然逐渐远离,指标自然趋向正常。
很多网友表示,微博毕竟字数有限,信息零散,查阅起来比较麻烦。为了方便读者参考,化学工业出版社的编辑们帮助我把微博的内容按照一定的主题贯穿起来编辑成书,同时特意保留了小段微博文字的体裁,方便大家在等车、坐车的零碎时间里阅读这些碎片化的信息,督促自己每天关注健康,改善饮食营养平衡。
虽然一本书不可能把7千多条微博全部纳入其中,各主题中的内容也不可能系统完整,但希望这些零散的文字,也能像食物美好的原味一样,清淡自然、潜移默化地改变读者的生活,让有缘分的人每天记住一条,用上一条,从了解健康饮食的点滴开始,逐渐成为自己和家人的营养师。
最后贴心叮咛读者朋友们,在忙忙碌碌的人生奋斗中,别忘了把自己和家人照顾好,留一点细心查看食材的品质,用一点心思考虑食物的搭配,花一点时间享受亲手烹调的健康美味,用天然食材的营养来滋补身体,在慢烹慢品的过程中放松心灵,让清淡而健康的美味真正融入生活,养育身心。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如果您喜欢,请推荐给您的朋友和家人!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中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协会理事
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之一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 范志红
祝您和您的亲友平安、健康、快乐!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