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渣”变成“学霸”,原来只需要一句话
2016/9/18 萨提亚实用心理学

     ↑↑↑免费送你12本亲子教育电子书

    

     每周二心理访谈,青音和心理专家黄启团,教你如何改变和提升自己——你值得拥有更好的自己。

     点击收听语音,探寻更好的自己

     ▼

     ?以下为文字实录

     1

     青音:团长,你好,我们今天来聊一聊学霸和学渣的话题。

     在这儿,我先自我坦白一下,我在上播音主持专业之前,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渣。那时候我们还是文理分科,我就接受了家长的安排,去了理科,结果实在是觉得太痛苦。

     然后我在高考前一个月,自作主张调到了文科,后来带着这种学渣的自卑进入到了播音主持专业,上了中国传媒大学之后,我的成绩一直都非常地好,以至于后来考上了研究生。所以在学校时,我突然觉得我是可以当一个好学生的,我原来也是可以成为学霸的。

     所以,我感觉,学渣和学霸是可以自如转换的。那么,这之间转换的诀窍到底在哪儿呢?

     团长:其实,这个蛮有意思的。我自己来说的话,我曾经是一个学渣,因为我在某些学科里面是很差劲的,在某些学科里面是学霸。

     我高中的时候,数学曾经非常糟糕,但是我的人生是很幸运的,因为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老师。

     你知道我为什么高中数学很差吗?因为高中时数学学到了立体几何、微积分,我觉得这些东西太难了,我就基本放弃了,我不学数学了。但我遇到一位数学老师,他找我谈话。

     你猜他找我谈话聊的什么?我马上变成了学霸。

    

     2

     青音:什么话?赶快说一说,我们太需要了!一句话改变人生吗?

     团长:对,真是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

     他找我聊天,说,你数学为什么那么差?我说,我们干吗要学这个东西啊?这个东西未来用得着吗?他说,学数学不是要让你未来用得着的,数学是来训练你的大脑的。

     这句话完全让我惊呆了。原来,数学不是要以后来算什么东西的,而是要来训练我的大脑的,那么我一定要拥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大脑。

     于是,从此以后,我的数学一直都是学霸,没有任何人能够超越我。一直到大学毕业,我的数学永远都是班上第一名。

     青音:怎么以前没有老师告诉过我这句话呢?以前我学数学的时候,老觉得有些应用题莫名其妙:一边开着放水管,一边开着排水管,然后这个水池多长时间能装满?

     我当时想,出这题的人一定是脑子坏了。现在明白了,其实是训练我们的思维。

     团长:对。所以学渣,我觉得真的是一个教育的受害者。不过当然了,我还是相信人是有智商的差别的。如果我们撇开这个智商的差别之外,我觉得是教育方法的问题。

     在这里,我想谈谈美国一个学习有限公司的总裁,叫麦卡锡,他提出的一个教育的理论。

    

     他说,一般的孩子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叫 Why 型的。Why 型的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为什么要这样啊?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个东西啊?为什么 1+1=2 ?

     青音:十万个为什么?我小时候就是这样。

     团长:对,这个类型的典型人物就是爱迪生。我们都知道爱迪生的故事,很多妈妈都跟孩子讲。他从小老问老师为什么,为什么 1+1=2 ?于是老师很烦,就把他赶出了学校,这样的孩子,他天生要知道“为什么”?

     第二个类型的孩子就是 What 型的。Ta要知道谁说的,Ta 相信权威,如果是权威说的,Ta 就相信。比如我们学心理学的,我们都会拖出一个权威,比如弗洛伊德、荣格,如果是有了这样的证据,我们就能很信服。

     另外一种孩子,Ta完全不管为什么,也不管是谁说的,有没有权威,有没有证据,你就告诉我“怎么做”,我就去做。这种类型叫做 How 型。How 型的孩子需要操作,Ta 操作过之后,才会对学习感兴趣。

     第四种孩子是 What if 型,就是“未来有什么用”型的。我学一个东西,首先问,这个东西对我未来有什么用,我就是 What if 型的。如果老师告诉我,这个东西对我未来有用的话,我就会很用心学。

     但是很遗憾,今天中国的教学偏重于 What,偏重于很多的论据、权威、证据,我们的教育都是偏向 What 和 Why 型的孩子,但是 How 型的孩子就被牺牲掉了

     How 型的孩子,Ta要参与,但我们现在的课堂没有参与。比如我们壹心理里面有很多的心理学科班生,我们让这些研究生、博士真正去做一些个案,去疗愈一些患者的话,他们完全是束手无策。

     他们学校里面没有做过这些训练,完全没有临床做过,所以他们只是满脑子装了一大堆的心理学的理论,但他们完全没有实操。

     这样,对于 How 型的孩子来说,Ta就一定成为学渣。因为我没兴趣,没兴趣我要学理论,但是我不是那种孩子,我的个性就是你让我实操。当我操作过了,我就一定能做得很好,但是中国大多数教育里面,很少 How 的教育,所以这个类型的孩子就被牺牲掉了。

    

     所以,所谓的学霸,只是因为教育刚好满足了你的个性,满足了你的特点。

     青音:就是说,你只是比较会考试。

     团长:对,所以你刚好能够把这个功课很轻易就学得很好。但对那些跟自己无关的,或者跟自己兴趣不相关的,那些孩子学起来就非常非常辛苦。

     比如说,如果没人告诉我,学数学是为了锻炼大脑的,如果我的老师,不是把这个告诉我,我的数学一定就一塌糊涂,我绝对就是一个学渣。

     所以,我觉得学霸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这个教育跟你刚好匹配了而已。我也想跟各位学渣说,你并不是比别人差,也许你的智商比别人还高,只是现代的教育,跟你的那个频道不对而已。

     3

     青音:团长说完,我被疗愈了。看来当年我当学渣的时候,也不是因为我渣,实在是因为老师的教育方法没有把我教育好。或者说,我就是一个实操型的人。

     比方说学了播音主持之后,我的专业方方面面都能通过我的实践来获得提升,所以我自然就变得不一样了。所以还是要了解自己的个性特质。

     但话说回来,假如我的成绩不好,我可以归结为是这种教育方法不适合我。但是也没用啊!你成绩差的话,你是学渣,你就进不了好的大学。你进不了好的大学,你文凭不高,将来走上社会,怎么办呢?你的人生就失败啦。

     怎么样?我这些话是不是很像一个老太太,是不是你的爸爸妈妈就是这么唠叨你的?听得一定非常习惯吧!那么怎么办?我们的学渣们每天听到的都是这些话,天天都有无数人说你成绩不好,未来就完蛋了,未来我们怎么办呢?

    

     团长:其实各位学渣,真的请你放心,因为人生是方方面面的,人生有很多很多的理意。比如,如果你学数学好的话,你就从事数学的工作;如果你数学不好的话,就像青音,理科不好,你可以学主持啊,现在不是出了一个著名的主持人么?

     所以,学渣只是你不太会某一科。在别的领域,一定就会有你优秀的地方。

     就算你什么都不会,请你也放心。因为如果你什么都不会,就变成像我这样了。我就是因为什么都不会,所以我做老板,我就去用那些什么都会的人。

     因为我能够承认我“不会”,所以我身边就有很多“会”的人,比如说,我不会互联网,就请到了很会互联网的人。心理学的理论我不太会,手下就有很多心理学的博士、专家,所以,只要你愿意承认你不会,你的路还宽着呢。

     青音:说得太棒了。其实在这儿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尽管你可能现在是一个学渣,但你要知道你所有学到的功课对你都是有用的,它真的就是在训练你的思维。

     拿我举个例子,我原来上大专的时候,我的第一个专业是计算机。尽管现在看来,这个专业并没有帮助我,我现在也不写程序了,当时我的学习成绩也没有那么好,可是学计算机的经历训练了我的思维。

     现在不光是我做节目,包括在工作,包括在写文章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会觉得,青音你是一个特别理性的人,你是一个做事非常有逻辑有条理的人,那么这些从哪儿来的?

     其实就是从我的计算机专业当中来的。因为写程序你必须要有逻辑,有一步不对,后面就运算不了了,所以生活当中也是如此。

     我们其实应该感谢那些我们搞不定的功课,感谢那些让我们一败涂地的坏成绩,因为它一定是能够来教会我们什么的。就是看你有没有抓住机会,来改变自己。

     非常感谢团长今天来给我们讲了学渣和学霸的话题。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也会觉得自己的未来真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会让自己更有信心。

     下一次,我们来说说“颜值”,好么?除了学习成绩,我想大家也很关心颜值,在现在这样一个看脸的社会,我长得不好看,我颜值低,那我是不是就没有未来了呢?我们下集见。

     * 感谢“听听FM”对本节目的大力支持

     往期回顾:

     回复“a1”《为什么同时毕业,却在社会上混得天差地别?》

     《父母的伤痕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的?》

     《孩子“三岁看老”,真的靠谱吗?》

     青 音

     心联网科技创始人、“全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得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国内唯一一位在心理咨询和节目主持两个专业领域跨界传播的知名媒体人,其微信公众号“青音”每晚发送“晚安心灵语音”,百万忠实拥趸使她成为华人广播界自媒体第一品牌。

    

     —— 团长说心理——

     黄启团,人称“团长”,专注于应用心理领域19年,将心理学理论成功运用于企业管理、经营、婚姻、家庭、亲子教育领域,投资创立中国最大心理学平台壹心理、中国NLP学院、睿智人生、大成心理学校、武汉心斋等心理机构。是一位集导师与投资人于一身的心理学用家。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萨提亚实用心理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