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风冷不用怕,这款小中药专门帮您防寒“防风”!
2015/12/11 健康一身轻

冬季防寒 防风用“防风”
东北的冬天寒风又冷又硬,您出门肯定是全副武装防寒放风,可您知道吗,在中药里专门就有一味药,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防风,甚至它的名字就叫“防风”!
名字都这么叫了,防风的效果肯定不差啊,那怎么用呢?很简单和米一起煮粥就行。
“防风粥”是山西和顺一带,过腊八的传统饮食。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山西当地人认为喝“防风粥”可以御寒,所以作为腊八的传统食物流传了下来。

防风还有一个传说,古时一位皇帝带两名随从外出私访,一日行走至郊野荒外,遇到风雨交加,三人无处躲避,都受凉感冒了。
此时忽见路旁出现一株植物,高三尺有余,枝叶茂盛,状若雨伞,他们就钻进去下面避雨遮寒了。
那绿油油的枝叶、清香的气味,胜似皇宫中的美味、美景,躲在里面一个时辰,连风寒感冒的症状都减轻了。雨过天晴,皇帝写诗赞这种植物曰:“春野无处不是宝,草丛避雨又防风。”
从此,这种植物就叫“防风”了。
防风味辛而发散,甘而养胃、扶助正气,性微温而能够祛寒,故《日华子本草》中有防风“治三十六般风”之说,也就是说任你东西南北风,防风都可以抵挡啊!
当然,最见长的还是驱赶风寒!

“防风粥”为啥防风?
中医总结出“风为百病之长”的理论,大部分疾病都与风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风邪还可能促使久病复发、新病增加。故防寒必防风,防风能御寒或减轻寒冷的程度。
防风粥可作为冬季日常食疗中的一种方法,经常食用,对增加机体抗病能力、减少感冒的发生有益无害。
防风粥,一般人都可以喝。不怕冷的人不等于不生病,可以不专门去喝,但家里做了这样的粥,你也不必回避,喝了无大碍啊!
但防风的药性毕竟属于偏温的性质,如果有人阴血亏虚、热病动风,那就不要喝它了。

防风粥做法:
先把防风洗干净,用纱布包起来,放入水中去煮,水开煮一刻钟后,取出防风,加入淘净的大米,就进入正常的煮粥程序了。
防风的量与煮粥的多少相关,以3口之家,每人1碗粥来计,加入10--12克防风就行了。
(食疗方仅供参考,使用请咨询医生)
除了大米,防风和大家平常煮粥的谷物一般都能搭配。不但能搭配,而且搭配起来各有长处,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是不一样的。
比如防风大米粥,它就有健脾益气、祛风胜湿的长处;防风和玉米搭配,有和中开胃、强心增智的作用;防风跟燕麦搭,有促进溃疡愈合,改善筋骨功能的作用。
还可以与胡萝卜、猪肝、鸡汁、羊肉等混合熬制成不同风味的咸粥!

风寒感冒也能用“防风”
风能加重寒冷的感觉,所以咱们要御寒先“防风”。
但是万一这防御工作没做好,着了风和寒的道儿,就会感染风寒,也就是感冒。
所以每次大风降温天气之后,感冒的人一批一批的。
这就是风邪入侵人体,导致风寒感冒,一般表现为头痛身痛、恶风发热、鼻塞流清涕、四肢酸痛、舌淡白、小便清长等。
治疗风寒感冒也是防风的长项,常用的方剂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独活等组成)就是治疗风寒感冒的著名方。
症状初起阶段,喝点防风粥完全可以,但是要做一点改良。
还是用防风10克,大米50克,再加上两节葱白。将防风择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葱白,再煮一、二开就行,每天可以喝上一两次。
(食疗方仅供参考,使用请咨询医生)

风湿腿疼找防风
冬天还有一个毛病和风邪关系挺大。就是风湿痹症,包括寒气导致的各种腰腿酸疼。
它是由风寒湿三气杂合而成的疾病,风与寒,风与湿、寒与湿互为胶结,如胶似漆,难分难解风,治疗起来也比较麻烦,不过一般都会用到防风。
《本草汇言》说:“防风,散风寒湿痹之药。”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的不同表现,配伍不同的药物进行有效的治疗。
参考小食疗方:防风12克、当归10克,与羊肉500克在一起炖煮,吃肉喝汤。
(食疗方仅供参考,使用请咨询医生)

“有病无病,防风通圣”靠谱吗?
这句俗语里说的是“防风通圣丸(散)”(以防风为主药的处方),意思是说它对许多病都有作用,既即便没有病用了也没有坏处。
这只是民谚的一种夸张的说法,其实不然。
任何处方都是有针对性的,没有病自然不能乱用药物。
防风通圣丸的主治确实比较广泛,《顾松园医镜》说:“此方清火热,开鬼门,洁净府,通传导,内外分消其势。”
但必须具备“风热壅盛,表里三焦皆实者”(《医方考》)的前提,否则也不能乱用。
冬天怕冷,一定要试试这个小中药!赶紧点个大拇指告诉身边的朋友吧~想要收看往期精彩节目的小伙伴们,赶紧在微信对话框里回复你想看的节目日期,如20151208,按照这种日期格式就可以了!
当然了,您还可以回复当期节目的主要关键词,比如节目中咱们讲到橘子止咳,您就可以回复“橘子”、或者“咳嗽”等关键词,也可以收看到当期节目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健康一身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