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盟校学子:学习的意义可能在于认识世界和发现自己
2016/6/2 鹏媒体

     欢迎点击上方“鹏媒体”订阅交流

     【篇首语】前不久我看到一篇文章,标题为“宾大21岁亚裔女生跳轨自杀,3年10起自杀,华人社区集体反思”。看完这篇文章后,我转发给了我原来在北大附中任教过的一位学生——徐慕榕同学,她目前在常春藤盟校——布朗大学就读。我邀请她撰文谈一谈留学生如何应对学业压力和文化差异的双重冲击。慕榕同学爽快地答应了我的约稿请求,并跟我说这个话题她有很多话要谈。慕榕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超级大学霸,不论学习还是做事,都是一丝不苟,非常认真踏实。读完她写的文章后,我对慕榕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看到了她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迸发出来的生命力和思想力。在获得授权后,公民驿站今天推送慕榕这篇以亲身经历描述思想成长历程的文章,希望能给身处迷茫之境的朋友一点借鉴和启发。

     ………………………………

     现在有很多孩子抱着憧憬与梦想走出国门去感受这个世界,但是当我到达美国后却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竟然如此遥远:自己梦想当中的各种学校成绩的优异、社团活动的丰富、社交上的游刃有余、能力上的提高都因为冷酷的学业上的压力还有种种生活上和文化上的不适应而化为了泡影。很多学生因此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不适应,表现为了心理上的问题,自卑、自暴自弃甚至到最近传出的各种沸沸扬扬的留学生自杀事件。

     而关于在世界名校所经历的各种学习上的压力,我觉得这个学期我在美国布朗大学的亲身经历让我在这个方面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还记得刚来美国读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相比别的同学而言过得真的非常轻松。我知道自己是国际生,所以并没有严格要求自己要比美国本土同学强多少。由于第一个学期的课程内容都相对比较容易,课业负担也不重,而且自己对上课所学的内容抱有可以不求甚解的态度,所以我经常有非常充裕的空余时间,于是我就几乎把全部课余时间用于宅在宿舍里和自己的舍友看电影。在整个大一的上个学期,初到美国的新鲜感萦绕着我的生活,让我几乎没有感受到别人说的种种不适。寒假回国也没有想过自己要继续努力,于是便整日在家中睡觉或者约上各种同学朋友在北京周围的各个景点闲逛。

     可是等到寒假过后再回美国的第二个学期,我发现一切都变了。等到下个学期再选课和听课时,我才意识到我上个学期选的所有课程都是学校里最基础的课程,是基本上大家靠自学就可以通过的课程,而大一下学期的课程难度突然提高让我一下茫然不知所措:生物课、认知科学课还有经济课我就像听天书一样,完全不知老师所云。同时我还意识到了,别的同学除了上了比我难度更高一级的课程之外,也参与了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也在努力拓展自己的人脉,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就这样,从大一下学期开学,我一下子完全慌了神,经常一个人偷偷躲在宿舍里哭,每次与父母视频也都是以泪洗面。或许原来的我一直习惯了优秀,没有受过什么挫折,现在各种困难一起如潮水般涌来的时候,原来各种从来没有或很少想过的念头一下子全部涌了上来,后悔、放弃留学回国高考、甚至自杀……

     其实我的适应能力真的很差,加之成长路上没有遇到什么挫折,还有身为独生子女一直被父母照顾得很好,上面说的困难让我几乎颓废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严重到每天早上几乎无法从床上爬起来,不想走出宿舍。可是或许是自己的心里还是有一丝丝的倔强和残存的不甘,我知道后悔没有用,知道怨天尤人没有用,哭过之后生活还是要继续,世界还是在运转,所以只能自己想办法。

     那我应该怎么办?我上课听不懂,那我就用手机把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录下来,回到宿舍里以后自己再逐字逐句的重听;学校的教授也都会有office hour,那就每次利用好office hour去问教授题目,或者直接干脆厚着脸皮用邮件轰炸教授,把自己不会的内容弄清楚……别人在休闲娱乐的时候,我就经常整个下午整个晚上将自己关在宿舍里学习,后来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发现自己也终于能听懂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了。

     这是我应对学习压力的第一个阶段,那就是刻苦努力学习,跟上别人的步伐,利用自己可以利用到的一切资源,不管自己需要奋战到几点。但后来我发现这样拼的话自己真的好累,我是一个需要充足睡眠的人,而那段时间我可能凌晨两点才睡,第二天早上如果有九点的课还要挣扎着爬起来,这样下去身体会累垮的。后来我才意识到自己的一个问题,就是自己的效率真的很低,经常在上课还有做作业的时候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结果别人一个小时能完成的作业我经常需要三个小时才能完成,所以我的生活就只剩下学习而没有时间顾及其它;而且我有严重的拖延症,遇到问题我不会或不太敢在课堂上直接问老师,下课的时候有office hour我也习惯攒下一些问题再一起问,结果我发现我不会的问题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在第一个阶段,我让自己没有放弃而开始努力学习;而第二个阶段,我开始意识到了我应该怎样去学习:做一件事情就全神贯注地去完成它而不要分心;如果遇到了什么问题,不管是学习问题还是其它问题,真的不能积压,遇到了就尽快解决。

     可是后来我慢慢才发现,我周围的几乎所有同学都没有像我那么努力或者真的没有那么重视学习。我的舍友经常是上完课以后回到宿舍就睡觉,或者是在手机上、电脑上读很多与课程无关的内容。但是我与她聊天以后才发现,其实她的知识面真的要比我广太多,在她面前我永远是那个无知的小孩。她对我说,她其实是书呆子,但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呆子,她认为学校里学到的只是自己懂了就行。她之所以称自己为书呆子是因为她有很强的求知欲,她对于知识的好奇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而是在生活中不断地探索新知。

     我在美国上课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很多同学上课所提到的问题要不然就是对于一个概念上的不理解,要不然就是对于老师上课所讲授内容的更多发散式的问题,这些问题或许老师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我想这应该就是美国的教育和中国的应试教育很大的不同吧。我们学习并不是为了最后能在成绩单上拥有一个非常闪亮的分数,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在于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并且学以致用,不断创新,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出国留学的目的可能有很多种,关于学习的部分,可能有的人想的是获得一个优异的成绩,然后找到一份好工作;有的人想的是学习不同的文化,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但是也许学习知识只是一个方面,可能还不是最重要的方面,出国留学更重要的可能是其他能力的提升:自理能力、应对压力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等等。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个学期结束准备回国时,平时一直是父母帮着整理箱子的我需要自己把所有的箱子打包并搬运到指定地点。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我自己竟然独立完成了这个我以为我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在这之中我所收获到的成就感远远超过了我看到我的成绩单上又多了一个A时的成就感。我个人认为,从长远的角度来讲,一个人在社会上的成功或者幸福感可能更多地取决于发现自我和应对挑战的能力,而不是自己在大学的某一节生物课上学到的关于某个组织器官的知识,或者自己由于学习成绩非常优异而找到了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

     其实这个话题还可以继续深入探讨。我和我的舍友在聊到我因为觉得自己学习跟不上有自杀念头的时候,这个更深一层次的探讨帮助了我很多。当你想到整个城市,整个国家,整个人类,整个地球,整个宇宙的时候,你或许就会觉得自己所面临的困难究竟是多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或许就会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相比很多人而言还是要幸福很多。当你想到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你或许就会想到考试或论文作弊有多么幼稚,或许会想到在大学的时候能够多参加一些志愿活动,多帮助别人可能要比学习更加重要。而当我们想到更长远的事情之后,可能现实当中面临的困难就会显得微不足道了。

     写了这么多,也许你看了之后会说:“其实你说的这些我都懂,也都想过,但是知易行难啊!”这一点我承认,我虽然略有一些经历,但是由于年龄所限、能力所限、阅历所限,我的所思所想还不免肤浅。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困难要面对,不过我知道我在努力,希望有更多致力于“知行合一”的朋友一路同行!

     后记:关于学习方面,如果遇到压力需要寻求帮助,学校、朋友、家人其实都是资源,永远不要认为寻求帮助是一件显得自己懦弱的事情,自强自立是一件好事,但是当我们真正坚持不住的时候,知道如何寻求帮助也是一种能力。

     学校有专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地方,虽然有时候预约得很满,时间排到了一个月之后,但实际上如果你认为你目前的情况真的很紧急,你可以直接给心理咨询处打电话说你是紧急情况,他们会立刻派人来处理,就像到医院看急诊一样。

     永远不要认为总是跟朋友说自己的问题是在打扰别人,实际上这是你对朋友的一种信任,因为朋友本身就是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还有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脆弱的一面,所以没有必要把自己脆弱的一面掩藏起来独自承担。

     对于向家人寻求帮助,我知道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也不会认为孩子的学业成绩要比孩子的健康更重要,所以当父母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已经学习压力大到心理承受不住的时候,也就不会再继续要求成绩,反而会主动理解孩子和关怀孩子了;还有不要认为跟父母讲这些会让父母过于担心自己,有时候如果不讲,在自己的心里憋着,父母不知道自己孩子的情况究竟如何,他们会更加担心。如果父母真的不理解你,你还有其它渠道进行沟通呀。

     总之,千万不要自暴自弃,死亡不是解脱,反而会留下更多的痛苦,积极地自我反省,勇敢地寻求帮助,可能就没有过不去的槛。自助者,天必助之!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鹏媒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