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必收 | 全球各国小费指南
2016/4/22 穷游网

    

     设想一下:

     你给别人帮了一个大忙,为了感谢你,

     对方敲锣打鼓给你送锦旗

     vs

     直接塞你一个大红包,

     你选哪一个?

     或者:

     你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

     出色地完成了工作,

     老板热情地表扬你并许诺远大前程

     vs

     直接给你升职加薪,你选哪一个?

     你是不是也觉得

     用钱能解决的问题,用其他任何方法解决都不真诚!

    

    


     给小费也是这个逻辑。许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要付出这份额外的成本,但这才是感谢服务者的最好的方法。

    

     图片来源:Nan Palmero

     顾客并不是上帝,付款者也不是恩主。在消费这场双方平等的交易中,你付出了多少,就获得多少回报,这对消费者和服务者都成立。中国旅行者没有给小费的习惯,所以在有此习俗的国家,服务者们可能会缺乏一丝服务中国顾客的热情。如果旅行者们都培养起了这种意识,那么获得的服务自然而然也会提升。

     还有人想不通,明明花了钱,为什么还要额外买服务?

     一方面,这是如上所述表达感恩的一种礼节,更重要的是,在许多国家,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薪酬水平非常低,小费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当长时间面对众口难调的客人时,他们自然会对那些愿意额外支付小费的客人更加热情。

     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最低工资足以保障生活的欧洲福利国家,人们并不是特别在意小费这件事。

     下面进入干货阶段。

     小费这个问题,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情况都不一样,而且不一定是消费水平越高的地方给的越多(比如贵得要死的北欧国家就不太需要给小费,而北美国家却是小费大户)。

     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每个国家究竟要给多少小费呢?

     注:以下所举的例子仅限于人数较少(4人以下)的情况,如果人数较多,所需的小费也会相应增加一些。有些餐厅明确规定接待6人以上或8人以上团体会增收一定数额的服务费。

     北美洲

     ▍美国

     小费在美国非常重要。只要不是在麦当劳肯德基或者路边摊吃饭,只要餐厅或酒吧里有人为你服务(点菜、上菜、端茶倒水等),就要给小费。15-20%是通用标准,10%表示你对服务很不满意,15%表示你觉得服务尚可,20%及以上表示你非常享受这次服务。

     那么有人问了,自助餐怎么办?自助餐厅不用点菜上菜,但仍保留了部分餐桌服务。有些当地人不会给小费,但如果在档次、服务质量较高的餐厅,可以适当给1-2美元小费。

     除了餐厅外,旅行者可能会遇到的其他需要支付小费的地方有:

     行李搬运:1-2美元/箱子

     客房清洁:1-3美元/天

     免费摆渡车司机:1-2美元

     出租车司机:车费的15%左右

     导游:1-3美元或团费的15%

     SPA理疗师:消费金额的10-20%

     最后,如果你的账单里包含了服务费(service charge),你可以不用支付小费。

     ▍加拿大

     加拿大与美国是一样儿一样儿的,请参照上面的美国标准,把货币单位换成加拿大元。

     ▍墨西哥

     墨西哥与加拿大与美国几乎也是一样儿一样儿的。

    

    图片来源:@wewon31

     拉丁美洲

     拉美国家本身没有给小费的习俗,并且许多地方都会征收服务费。不过由于来自北美的游客众多,所以渐渐地,服务者也会期待小费。如果你获得了让人欣喜的服务,可以考虑给10-15%的小费。

     欧洲

     ▍爱沙尼亚

     如果不是特别高档的餐厅,通常不用给小费。

     ▍奥地利

     在奥地利,无需给太多小费,常见的做法就是取整付账。

     ▍比利时

     账单通常包含服务费,小费不是必须的。

     ▍北欧国家(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

     北欧国家的消费水平非常高,好消息是你不需要额外支付小费(如果心情好愿意在埋单的时候取个整,也是受欢迎的)。

     ▍波兰

     波兰本地人并不怎么给小费,不过在比较高档或者游客众多的餐厅,5-10%的小费比较通用。在波兰(以及其他一些中欧国家),当服务生告知你应付金额,你把钱给她并说“Thank you”时,你的这个“Thank you”可能会被解读为“Keep the change”。所以为了避免误会,你最好直接告知对方自己想要付的金额。

     比如:

     顾客:“结账!”

     服务生:“您消费了84兹罗提。”

     顾客给一张100兹罗提钞票:“90兹罗提。”

     这样顾客可以获得10兹罗提的找零,并支付了6兹罗提小费。

    

     图片来源:穷游er luca_luo

     ▍德国

     餐厅会加收服务费以及税费,但在比较好的餐厅,人们通常还会给5-10%的小费。比如一顿饭吃了18.7欧元,就给20欧元不用找零。在德国给小费也比较直白,当服务生告诉你消费金额后(比如7.5欧元),你直接告诉服务生你打算支付的金额(比如9欧元,这时如果你使用10欧元支付,会获得1欧元找零)。

     ▍俄罗斯

     如果不是特别高档的餐厅,通常不用给小费。

     ▍法国

     在法国的餐厅里,如果你看到账单上写着“service compris”,意思是包含服务费,则无需给小费。不过礼多人不怪,给5-10%的小费也很常见。如果不包含大量人工劳动(比如司机导游),1-5欧元足够hold住场面。

    

     图片来源:穷游er 糖糖chica

     ▍克罗地亚

     通常在小餐厅、咖啡馆等,小费不是必须的,心情好的话留下零钱就够了。在好一点的餐厅,10%的小费已经非常大方。但某些餐厅会在菜单里增收类似茶位费的项目,那些你原本以为免费的小吃茶点就包括在内。这时你就可以按心情决定给不给小费啦。

     ▍捷克

     捷克没有给小费的传统,但现在人们也逐渐习惯在买单时凑个整。如果餐厅加收服务费,那么除非特别满意否则无需给小费。

     荷兰

     在荷兰给小费比较随意,一般来说取整付账即可。

     葡萄牙

     在葡萄牙给小费也比较随意,通常取整付账即可。如果觉得服务不错,可以给到10%。

     土耳其

     如果在比较好的餐厅就餐,可以给5-10%的小费,通常只能现金支付,不能刷卡。不过在美食天堂土耳其,街边小吃才更不容错过!

    

    图片来源:穷游er Zeitzca天

     ▍瑞士

     服务费包含在你的账单内,你可以不用给小费,不过取整付账在当地也是很常见的。

     ▍西班牙

     西班牙人没有给小费的习惯,不过如果遇见了让你心花怒放的美食或服务,你还是可以在付钱时取个整的。

     ▍希腊

     餐厅通常会收取服务费,小费不是必须的,不过“去零取整”还是很常见的。

     匈牙利

     匈牙利是一个小费盛行的国家,因此吃完饭后一定要记得支付10-15%左右的小费哟!与德国类似,在匈牙利给小费是当服务员告诉你应付金额后,你再告诉对方你支付的金额(比如应付3300福林,你可以给一张5000福林的钞票,告诉对方你支付4000福林)。

    

     图片来源:Iain Farrell

     意大利

     在意大利,给小费不是必要的。不过许多旅行者还是会因为意大利人的热情而支付一些小费。如果餐厅不收取服务费,那么可以采用取整法,或者给1-3欧元作为小费。

     英国

     如果账单里含有服务费“service charge”,就可以不用给。如果不含,当地人通常会给10%左右的服务费。

    

    图片来源:穷游er 独行侠萌果儿

     大洋洲

     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太平洋的岛国们(比如法属波利尼西亚、斐济等等)都没有给小费的传统,不过许多地方会收取服务费。

     亚洲

     许多亚洲国家是没有给小费的习俗的,包括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斯里兰卡、文莱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伊朗、阿曼、科威特、约旦、哈萨克斯坦等中东国家。

     在亚洲,小费只是锦上添花,而非必要,所以你基本上不用担心给小费的问题。

     非洲

     非洲国家都没有非常固定的小费传统,比较随意。一般的当地餐厅基本不需要给小费,如果在较好的餐厅用餐,可以给5-10%的小费。

     在非洲,如果你要深入沙漠、草原或迷宫一般的当地市集,你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来自旅行团向导、包车司机、给你指路的路人索要小费的情况。此时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满意程度给小费,下面这个标准仅供参考:

     一般性帮助:1-5美元

     旅行团向导、司机:10-30美元每人每天

    

     图片来源:Lisa Picard

     看了这么多国家不同的小费习惯,是不是已经晕头转向了?

     其实给小费这件事情非常主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的满意程度。以上的内容只是通用情况,用来参考,最终给多少还是要follow your heart。

     欢迎大家评论分享自己在世界各地给小费的经验!

     - END -

     -版权信息-

     本文转自穷游网内部公众号“穷游锦囊”(qyerguide)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穷游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