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三大投行案例分析
2016/1/12 君友咨询

    

     2015年证券市场跌宕起伏,我们看到了市场的波澜壮阔,也因市场的大幅下跌而受到影响。笔者以对资本市场的观察和切身体会,对年度具有市场影响力或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了整理,以飨读者。

    

     一、南北车合并,A股历史上最大的上市公司换股合并案例

     2014年12月30日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联合发布公告,宣布双方依循“对等合并、着眼未来、规范操作”的原则就合并方案签订了协议。2015年6月1日,南北车完成合并,合并后总股本达到27,288,758,333股,合并后的中国中车(601766.SH)总市值超过3000亿元。

     本次合并方式是采取中国南车换股吸收合并中国北车的方式,本次合并的具体换股比例为1:1.10,即每1股中国北车A股股票可以换取1.10股中国南车发行的中国南车A股股票,每1股中国北车H股股票可以换取1.10股中国南车发行的中国南车H股股票。合并后新公司名称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车承继及承接了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点评:本次合并是采取一家上市公司发行股份吸收合并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在A股历史上较为典型的有2009年攀钢钢钒(000629.SZ)完成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攀渝钛业(000515.SZ)和*ST长钢(000569.SZ),换股比例分别为1股攀渝钛业换1.78股攀钢钢钒,1股*ST长钢换0.82股攀钢钢钒,从而实现对攀钢集团钢铁、钒、钛业务和资产的整合。本次交易虽较攀钢系重组更为复杂,并涉及H股,但南北车合并与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增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国际竞争力有着积极意义,操作过程进展顺利,未出现攀钢系重组过程中并购套利的情形。

    

     二、国泰君安上市融资300亿元,近五年最大规模IPO

     2015年6月老牌券商国泰君安登陆A股市场,成为资本市场又一只券商“旗舰股”。国泰君安共计发行15.25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0%,对应募集资金约300.5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3.94亿元后,募资净额约296.64亿元,创5年以来最大IPO融资规模。

     点评:A股市场自2015年6月下旬以后即进入大跌状态,国泰君安惊险的赶在了7月初新股发行暂停之前登陆A股市场。2015年上半年由于A股的疯狂行情,IPO发行节凑较快,全年发行新股218支,其中还有中国核电、东方证券等较大融资规模的IPO企业。2015年境外IPO方面,主要是金融机构在香港发行H股,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国华融等融资额均超过了10亿美元,这些金融机构大幅拉升了香港主板的平均融资规模,助推香港股市登上全球IPO排行榜首位。

    

     三、蚂蚁金服私募融资约120亿

     2014年10月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以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的名义正式成立,旗下的业务包括支付宝、支付宝钱包、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小贷和网商银行等。据报道,2015年7月蚂蚁金服引入包括全国社保基金、春华资本、中邮资本、国开金融、四家保险公司(人寿、人保、太保与新华人寿)等投资者,蚂蚁金服此轮融资金额约为120亿元,占总股份的8%,估值约1500亿元。蚂蚁金服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拥有支付宝、余额宝等金融产品,用户群体庞大,据悉估值已经达到450亿美元,有计划在2017年登陆A股。

     点评:2015年互联网金融机构私募融资规模较大,除蚂蚁金服外,还有众安保险以500亿人民币的估值,获得由摩根士丹利、中金、鼎晖投资、赛富基金国内外资本大鳄投资的9.34亿美元;陆金所获得了Black Pine Private EquityPartners、鼎晖投资以及中金公司等投资的4.85亿美元,合计约30亿人民币的融资,摩根士丹利等机构给予陆金所的估值已接近100亿美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引进10家战略投资者,包括6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瑞银集团、摩根大通、星展银行、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淡马锡、国际金融公司;2家大型国有企业:中国人寿、中国电信;2家互联网企业:蚂蚁金服、腾讯。此次战略引资全部采取发行新股方式,发行比例占16.92%,融资规模451亿元。

     本文来源投行家,转载请注明:君友咨询,编辑:石头 微信号:she051423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订购系列图书《向银行学服务》、《CBSS1000辅导材料》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君友咨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