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夜班护士|如何调节对夜班的恐惧心理?
2015/4/16 现代护理报

夜班是护理工作的需要,一旦选择了护理职业,就必定要接受三班倒的生活。大多数护理人员通过自身的调节,很好地适应了这样的工作规律,但也有一些护理人员因种种因素,出现了“夜班恐惧症”,甚至成为他们离开护理岗位的原因。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主任护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会芹表示,对于夜班产生的恐惧很正常,这是人的基本情绪,与生俱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为躲避风险而产生的一种保护功能。正是由于意识到了夜班会带来的风险性,才会恐惧而自发躲避。当然,若因过度恐惧导致无法上夜班就成了问题。为此,我们应认真分析恐惧夜班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方式应对。

夜班恐惧之因素
个人方面:夜班会打乱人体正常的昼夜节律,第二天往往感觉很疲惫。有些人会因此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而变得害怕上夜班。
工作方面:与白班相比,夜班安排人员较少,遇到状况时,一些护理人员会因个人能力不足而缺乏自信,从而担心自己无法应对。此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形:越害怕发生的事偏偏却发生了,如果因自己应对不利出现问题,害怕领导对自己的看法和批评,而不愿意上夜班。
环境方面:当下医患关系较为紧张,职业环境安全无法保障,让护理人员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容易出现倦怠和恐惧,尤其夜班时,人员较少,更担心医患纠纷发生时该如何处置。
管理方面:各级医院都有相应的应急预案,这往往要求有很多人员参与。夜班时,缺少人员的情况下很难执行到位,担心会出现问题。

尽快适应,享受改变
找出了夜班恐惧的原因,就要积极调适、应对。王会芹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注感受并尝试接受
当人们无法预知所要发生的事情时,会自发产生躲避意识,身体出现麻木等一系列的强烈反应。此时,需要你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是坦然应对还是逃避?这也是人们面临改变时所需做的选择。王会芹说,变化自然形成且无处不在,人就是在无限的变化感受当中一直前行的,因此,如何接受、适应变化才是最重要的。夜班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同样也是一种变化,接受它之后,很自然的就能放松。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即变化会来也会走,不要惧怕,要去适应。
尝试学会放弃
这里的放弃并非逃避,而是不要与恐惧对抗,要学会与其共同存在。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风浪来袭,如果逆行则很难前进,但顺行则很轻松。与恐惧共存,你会发现,原来有些问题本不会出现,只是自己的胡思乱想而已。
保持良好心态
身心愉悦,多吃健康食物,做做舒适运动,如游泳、瑜伽等,听听轻松音乐,让自己的心态放松。要知道,虽然睡眠很重要,但这并非是让身心健康的唯一途径。另外,可以写写日记,通过日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对放松心灵也很有益处。
开辟周围支持模式
当别人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当自己出现问题时,不要忘记你周围的的亲友,他们会倾听你的内心感受,陪伴着你,无形中给予你一种抚慰、力量,缓解你的恐惧。
暖心管理理解护士
缓解夜班恐惧症,离不开管理者的支持。作为管理者,要耐心倾听护士心理不适的诉说,听到他们的画外音,站在护士的角度理解他们,切勿总是埋怨,对待护士小错误要宽容,尤其注意口气,真正了解护士的担心。

王会芹说,事物总是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对于这些变化,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丢掉埋怨,接受和适应工作、生活中的变化,并不断享受它。
护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临床护理工作。护士一定要学会自我调节,释放内心的压力,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同时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以胜任临床工作;作为管理者,要让护士以积极、乐观、健康的状态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既能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又有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
-END-
做白衣天使之音,为医护发展服务
做家庭护理顾问,为百姓健康导航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