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来!受劳模大会表彰的护士个个美~
2015/4/30 现代护理报

    

     4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我国以最高规格表彰劳动模范,授予2064人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授予904人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其中有10人是护理工作者。

     以下为获得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的护士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王克荣,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护士长

    

    


     2002年8月--2003年10月,红丝带之家在河南艾滋病村建立了医疗点。为了不耽误医院正常的医疗工作,王克荣和同事们周五走,周日晚上回,周一正常上班,有时任务急,经常是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跑两趟河南。

     2002年,王克荣被选派到英国进修,通过学习,她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加上她在工作中注意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借鉴国外在艾滋病护理方面的经验,将她所在医院艾滋病门诊护理模式进行了改变,完善了艾滋病患者生理支持监测、心理情感支持、社区关怀管理的综合护理模式。她先后撰写了多篇关于艾滋病护理方面的文章,积极参与协和医科大学在艾滋病方面开展的相关课题的研究,为艾滋病的护理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

     2005年,英国贝利.马丁基金会将“贝利.马丁奖”授予王克荣。

     2008年12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红丝带之家,与患者和工作人员进行亲切交流。王克荣和红丝带之家工作人员、志愿者一起,为来访的4800余名门诊病人提供了心理支持、关怀和服务,积极为病人解决个人困难。对40余名新感染者进行了危机干预的处理措施;对280余名住院患者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咨询、邮寄药品、购买物品等关怀支持服务;自发为50余名贫困艾滋病病人捐钱捐物。开办了30余期感染者及家属培训班,培训感染者及家属600余人次。

     2009年,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中央各大媒体,对王克荣事迹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

     阎丽,女,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2010年,由于工作的需要,阎丽来到内训部工作,负责护理人员的培训。为了不影响临床的工作,阎丽经常利用中午时间进行培训。同时阅读大量的专业书籍,制作20多个适应临床工作的多媒体课件,对新到医院工作的年轻护士进行培训,同时根据医院的安排,到基层医院讲课,反响良好。她撰写的论文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的护理学术交流会。

     阎丽的辛勤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与称赞,各级政府对她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她曾连续获得哈市劳模、省劳模、省三八红旗手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光荣称号,今年,又荣获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的殊荣。

     “在这里做护士最有成就感的,不仅是把小宝宝救活,还要看到他们健康成长!”闫丽说,有些小患者长到几岁,甚至十几岁还回医院探望救治过自己的医生、护士们,这是闫丽最快乐的时候。

     李丽珠,女,太原市精神病医院老年科(太原红十字托老中心)主任、副主任护师

    

    


     李丽珠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30多年如一日的护理生涯始终牢记南丁格尔的一句名言“选择了护士就是选择了奉献”, 20年精神科护理12年的老年护理她用专业技能,责任之心,关爱之心,诠释着“医者”二字。她常说“我就是一名护士,我做不了伟大的事情但我能用伟大的爱去做护理患者这样平凡的事情”

     开拓创新为党和政府分忧:2000年底,她临危受命,带着5名医务人员,借款80万元建起了山西省太原精神病医院老年病房(山西省太原红十字托老中心),探索出一条针对高龄、病残、失智和失能老人托老、诊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医养结合为一体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老年护理新型模式,开创了全国首家精神病医院办养老院的先河,填补了社会福利机构不接收老年痴呆、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空白。使“医养结合、爱心护理、临终关怀”的老年护理成为太原市的特色品牌和为老年患者服务的示范服务窗口。解决了困扰家庭照护有病老人的难题。她积极推进了中国护理事业,老龄事业,养老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把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也解决了困扰医疗改革中老年人“看病贵看病难”的难题。

     蔡蕴敏,女,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伤口造口护理组组长、主管护师

    

    


     她是具有“国际造口治疗师”资质的护理专业人才,她所带领的团队成为上海市仅7家培养国际造口治疗师的“伤口造口”实习基地之一。27年坚守在医疗服务岗位的第一线,用爱心、耐心和细心赢得患者信赖。她,治疗的是伤口、呵护的是心灵。

     26年前,刚从金山卫校毕业的蔡蕴敏曾在急诊室昏倒,在手术室中看到医生开刀而发抖,也曾因青霉素过敏晕厥在治疗室中……多次的挫折让她一度质疑自己能否当一个合格的护士。

     而如今,蔡蕴敏是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主管护师,荣获上海市“十佳护士”和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作为上海市临床一线的7名国际造口师之一,蔡蕴敏从事着在她看来“普通而分内”的造口护理工作,也创造着“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

     施建英,女,丽水市中心医院副院长、主任护师

    

    


     施建英,1959年7月出生,浙江丽水人,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丽水地区卫生学校,主任护师,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临床兼职副教授,温州医学院护理学兼职副教授。为全市首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班)负责人;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浙江省“最佳护士”、丽水市“第七批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唯一的女性)等荣誉称号。

     30年来,施建英从自学和函授中汲取知识,从中专一直攻读至硕士研究生,此外掌握了丰富的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人文学、礼仪沟通等相关知识。1992年,作为全地区最年轻的护士破格提升为主管护士,1998年,又成为全省最年轻的破格晋升副主任护师。潜心的钻研造就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分别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1次,国家及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5篇,有12篇论文分别获省、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项;浙江省第一批基层卫生适宜技术“康复护理”示范基地建设负责人(全省仅有2名);参与市级科研课题8项,她是丽水市的护理学科带头人。

     她始终将护理工作视为毕生奋斗的事业,从未休过一天年休假,经常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无论是普遍护士、病区护士长、还是分管院长,只要有重大抢救和突发事件,总有她那熟悉的忙碌身影穿梭于一线,精湛的技术和睿智沉稳的作风深深地影响着全院600多名护士,使她们成为丽水市护理系统的学习标兵。在她组织下,门诊就医流程、护理工作流程、医院行政总值班、护理总值班夜查房、护理管理分级模式等多项改革成果通过国家级杂志交流推广。医院护理部先后荣获省级和全国“巾帼文明岗”。

     金静芬,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

    

    


     93年起任急诊室护士长15年,长期担任浙江大学、浙大城市学院等多所高校护理系“急诊护理学”课程教师,担任浙江中医药大学现代护理新进展研究生课程。曾受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院管理杂志、宁夏自治区护理学会、武汉同济医院、中国医师培训学会的邀请,到全国各地介绍和讲学。本人主持的《急诊护理程序规范化管理的研究》项目,2004、2005年度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政府)、浙江省卫生创新二等奖、第七届全国护理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主持的《急诊分诊管理程序的软件开发和应用》项目,于2007年获得国家版权局著作权专利。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模拟急救培训和急诊新技术培训班”。主持厅级项目5项,主参省部级项目1项。在国家Ⅰ、Ⅱ级杂志发表护理论文共20余篇,其中1篇为SCI论文已被收录;

     肖芳,女,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急救转运中心护士长、主管护师

    

    


     2011年11月10日,在江城街头,当一名女子突然休克倒地后,一名护士冲了上去,展开了三次口对口人工呼吸。病人被救活了,护士的义举感动了围观者,也感动了全国千千万万的网友,她就是肖芳。

     从武汉科技大学护理学专科毕业后,肖芳到襄樊市中心医院工作,很快就崭露头角,在医院心肺复苏比赛中获得优胜。2003年,她被推荐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当年获得护理医师资格,2004年获得武汉大学护理学本科学士学位。2007年来到省中山医院工作,她连续四次获得院级“优秀护士”,在医院举办的各项护理操作技能比赛中,她也屡创佳绩,成为医院护理部静脉输液小组技术骨干,被聘为主管护师。

     杜丽群,女,壮族,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2002年起,杜丽群开始从事艾滋病护理工作,2005年担任该院艾滋病科(时称感染科)护士长。在科室倡导开展创建温馨病房和红丝带中心活动。2006年起为国家级艾滋病临床治疗培训基地学员、中英艾滋病项目临床进修学员授课80学时。应邀为省市级各种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班授课10次;在卫生厅立项科研课题《艾滋病抗病毒服药依从性管理模式的研究》,参与3项护理科研项目,并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7篇。先后获得医院优秀护士长、医院先进个人、南宁市卫生系统优秀党员、南宁市先进工作者、自治区优秀护士等光荣称号。

     杜丽群同志从事护理工作28年、参与艾滋病护理工作近10年,在特殊的工作岗位上不计得失、勤奋努力、关爱患者、无私奉献,用爱心和责任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宗旨和医护工作者的神圣天职。她常常说道:“病人是脆弱的,艾滋病病人的脆弱更为突出,我们需要救治的不单是他们生理上的疾病,更要挽救他们脆弱的心理,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正常生活。”杜丽群同志是无数基层医务人员中的普通一员,她对医护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对群众患者的仁者爱心难能可贵,令人尊敬,值得学习。

     2013年2月19日,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开展向杜丽群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市人民向杜丽群同志学习。

     冉雪梅,女,雅安市人民医院副护士长

    

    


     冉雪梅,女,1980年生,200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护理专科。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儿科护士,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在医院里,冉雪梅有一个外号叫“冉一针”,这是她用自己的手臂练出来的。“最开始一次输液要扎上两三针,好多小朋友都痛得哇哇哭起来,我就决定要练技术,但是又不能拿小朋友当实验品,于是决定在自己的手臂上练习。”那段时间冉雪梅一回家就在自己手臂上系上止血带,拿出针头反复练习进针的角度和力度。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普通的护理工作者,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在护理岗位上,她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曾多次获得单位和科室的表扬,荣获优秀团员等光荣称号,在2010年获得“5.12”护理技能大赛优秀奖,2011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在工作期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川北医学院成教部护理本科班,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取得了护理本科文凭。

     段祖玉,女,云南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护士长、护师

     我们向获得殊荣的护士们表示敬意!同时,还有千千万万的护士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并不平凡的工作,我们同样向她们表示深深的祝福,你们辛苦了。

     -END-

     做白衣天使之音,为医护发展服务

     做家庭护理顾问,为百姓健康导航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