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护士的青春:与时间赛跑
2015/4/30 现代护理报

    

     急诊室护士的青春:与时间赛跑,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坚守

     男医生挂着听诊器帅气逼人,女医生脚蹬高跟鞋步履匆匆;查房记录用平板电脑,白大褂上一尘不染……这是电视剧《青年医生》中的剧情。这,是真的吗?近日,记者走进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室,跟随这群白衣天使一起亲历了急诊室中的“生死时速”。

    

     镜头一:与时间赛跑

     急救车呼啸而至,刚停稳在急诊门口,几名医生和护士立刻冲过去,迅速将担架抬进急诊室。观察病情、量血压、吸氧、输液、心肺复苏、监护心电……对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室的护理团队来说,这是常发生的一幕。

     心脏监测仪的滴滴声不绝于耳,医护人员个个脚下生风。“这群年轻护士每天从上班的那一秒钟起,就时刻面临着紧张和压力的挑战。”护士长如是说。

     “急诊室随时都有可能送来病人,可能前脚走后脚就来病人,所以能不离开岗位就不离开岗位。”郭晓晶告诉记者,有时候连去卫生间的时间都没有,所以护士们尽量就不喝水或少喝水。

     南丽萍是急诊室资历较深的护士,已从事护理工作十个年头。记忆犹新的是,她孕期反应大,几乎离不开垃圾桶。“这边吐那边写,垃圾桶就在脚下放着。”

     “其实,我们是允许化淡妆的。”郭晓晶告诉记者,但即使化了妆,忙起来一揉眼睛就都变成黑眼圈了。

    

     镜头二:与生命博弈

     “老先生,您以前有心脏病史吗?”“大娘,您的腿能抬起来吗?”“您好,我现在带您去做脑血管造影,如果路上有不适就告诉我。”这支由96名护士组成的护理团队在患者多、工作杂、病情急的情况下坚持“患者的安全就是一切”。

     “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出现在急诊室的病人会是怎么样的。”护士南丽萍说,急诊室面对的病情复杂、变数太多。

     一次,南丽萍已经下班,睡觉时梦到工作,凌晨四点多惊醒了,立刻拿起电话跟晚班同事确认病人病情,才安心睡去。“现在我对120急救车的声音特别敏感,比一般人提前最少30秒就能听到。”南丽萍如是说。

    

     镜头三:与节假日无缘

     “从事医卫工作后,节假日的概念已经很淡化了。越是节假日的时候急诊越忙。”南丽萍表示。假期于护士们而言是奢侈的。

     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室护士的工作时间并不是“早八晚六”,而是三班倒。在护士南丽萍、郭晓晶、刘蔚的脸上,记者看到的是一夜工作后大大的黑眼圈。

     上早班时,急诊室的护士清晨6:00就要起床、吃早饭,7:00出门,7:30到达医院,8:00前跟夜班同事交接班,以良好的状态开始一天的工作。

     记者手记:

     “苦!”当提出想要采访的时候,护士长这样的开头出乎记者的意料。一直以为病房护士辛苦,没想到急诊护士更是叫苦不迭。

     两天的采访,记者深深地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争分夺秒、细致入微。

     29日早晨,80后南丽萍、郭晓晶、90后刘蔚三护士刚下夜班,大大的黑眼圈、满脸疲倦,又是一夜未眠。这两天急诊室的工作量在她们看来并不大,但足以令记者“震撼”,一刻不停歇是他们工作的状态。

     原本想要三位护士讲述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时间长了已经没什么感觉了。”三人对视感叹道。

     她们并不需要记者刻意写一些打动人们的故事,因为她们的每一天都是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每一天都在尽己所能。

     如果不是亲历,或许无法真正理解“白衣天使”的含义。

     来源:新华网

     -END-

     做白衣天使之音,为医护发展服务

     做家庭护理顾问,为百姓健康导航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