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久治不愈 元凶竟是它!
2015/6/17 现代护理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血管外科专家汪忠镐几年前以咳嗽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一度被误诊为哮喘,病情逐步恶化至几乎无法呼吸和入睡,先后5次入院抢救,医生给他下了“病危通知书”,后终于被自己悟出其致病元凶是胃食管反流病,在国外成功接受了手术治疗。自己被治愈后,本着要拯救和他一样长期被误诊为哮喘的患者,在第二炮兵总医院创建了我国首家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心,几年来胃食管反流病逐渐被国人所重视。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疾病,典型症状为反酸、反食、烧心、嗳气、腹胀等消化道症状。由于呼吸道和食管有共同的开口,反流至食管的胃内容物可进一步向上反流至喉咽和气管,甚至到达鼻腔、中耳等部位,从而出现咳嗽、咳痰、喉部发紧、喘息、吸入性肺炎、反流性咽喉炎、鼻炎、中耳炎等食管外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1999年在北京、上海两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症状发生率为8.97%,且有逐年升高趋势。一项全国调查显示,中国目前约有3000万哮喘患者,其中至少有1500万以上的患者同时伴有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约10%左右的患者实际上只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并不是真正的哮喘,这部分患者通过抗反流治疗后,其哮喘样症状可以消除。

     胃食管反流病最易被误诊为呼吸道疾病

     典型病例:山东74岁的王大妈,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伴喘息,服用抗生素药物后,症状暂时缓解,一受凉或进入冬季,病情逐渐加重。多次住院治疗,都被诊断为“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治疗一段时间后没有明显好转,咳嗽、咳痰越来越厉害,还出现了腹胀、反酸,晚间睡觉不能平卧,夜间经常被憋醒,差点搭上了性命。她来到第二炮兵总医院后,经过详细检查,被明确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后来经过综合治疗,咳嗽、咳痰症状消失,反酸、腹胀症状完全消除。

     吴继敏主任说,胃食管反流病作为一种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十分常见,而咳嗽、喘息是其食管外表现,约占了40%,对于这种单独以食管外症状为突出表现者,临床医生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经常造成误诊。因此,当咳嗽、喘息反复发作,同时伴有反酸、腹胀等症状,就要高度警惕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

     “牛胃”其实也是胃食管反流病

     典型病例:北京59岁的陈阿姨在误诊的病痛中挣扎了45年,自14岁起被人发现一天到晚总在吃东西,仔细留意才发现每次进食都是从胃里反流到嘴里,嚼一遍再咽下去,大家都说她长了一个“牛胃”,慢慢出现了胃酸、烧心。有的医生说是脾胃不和,有的说是胃肠神经官能症,但经过药物治疗后,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经常反复发作。几十年过去了,陈阿姨的身体越来越差,耳鸣、咽部异物感、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相继出现,有时憋得连话都说不出来,生命危在旦夕,可经过呼吸科、心内科、耳鼻喉科、消化科大夫们诊治,都没看出啥名堂。来到第二炮兵总医院后,经过专科的检查,被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经过精心治疗,陈阿姨的呼吸、饮食、听力、睡眠都恢复了正常。

     吴继敏主任说,陈阿姨存在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病症状,从消化系统一直到耳鼻喉科、呼吸科等,几乎所有的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都出现了。即使再有经验的医生,也难以作出正确诊断,以致使原本很简单的疾病越治越糟,最后危及生命。

     四大时期预警信号

     如果有以下任何症状,就应该到医院胃食管反流病门诊进行胃镜、食管24小时测酸和食管压力测定等相关检查,及时筛查是否患有胃食管反流病,以得到及时、科学、有效的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依据反流物到达的部位不同,胃食管反流病可分为四期。①胃食管期:胃内容物进入食管,引起烧心、胸痛、背痛、嗳气、吞咽困难等;②咽期:反流物到达咽喉部,引起咽喉疼痛、咽异物感、癔球症、声音嘶哑等;③口鼻腔期:反流物到达鼻腔、中耳,引起流清鼻涕、鼻滴后流、打喷嚏、鼻塞、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④喉气管期:反流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咳痰、憋气、哮喘、吸入性肺炎、肺纤维化等,此期症状最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会发生喉痉挛危及患者生命。

     老年人要重点提防胃食管反流病

     老年人患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明显比年轻人要高,大约有5%~7%的老年人每天都会出现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的烧心或反酸症状,这是因为食管肌群的萎缩导致食管运动功能低下,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降低,抗反流防御能力下降;或因食管蠕动异常而使食管清除能力降低。唾液分泌量减少,反流入食管内的胃酸得不到唾液的中和。此外,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心肺功能随之下降,哮喘、咳嗽、呼吸困难比较多见。因对反流物清除能力差,胃排空延迟,食管黏膜暴露在反流物中的时间长,老年人在进食后极易出现反酸、烧心等症状。

     六大措施预防“反流病”:①不要长期服用药物。如果长期服用抗生素、硝酸甘油等,对胃食管黏膜有一定损害,减低食管括约肌压力。②不要饮食过饱。③切忌抽烟、饮酒。④避免过多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睡前2~3小时不要进食。⑤饭后不要立即躺下。睡觉时可把床头稍微垫高,防止胃内食物回流。⑥保持情绪稳定。

     来源:现代护理报

     -THE END-

     做白衣天使知音,为医护发展服务

     做家庭护理顾问,为百姓健康导航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