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1天7起伤医,律师称即使医闹入刑也难治本
2015/6/30 现代护理报

最近的21天里,上海医患矛盾频发,7起医患冲突见诸报端,5名医生和3名护士在事件中遭受患者及其家属不同程度的伤害。
6月29日上午,上海新华医院一名护士被患者家属用护士台上的有机塑料宣教板砸伤,造成右耳轻度听力下降、轻度脑震荡。这是1个月内新华医院发生的第3起医患纠纷导致的暴力事件。
新华医院:3天2名医护人员受伤
记者从新华医院了解到,6月29日早上,该院普外科1名病人的治疗已经完成,还有一份检验报告要等到第二天才能拿,当时医生通知病人可以出院,第二天再来医院拿报告,但病人家属认为自己家住在浦东,来回不方便,坚持要继续住院。此后,病人家属因为不满到护士站吵闹,当班护士一边对家属进行劝阻,一边与正在门诊部接诊的医生联系,不料家属情况异常激动,用护士台上的有机塑料宣教板向护士脸上扔去。
“我当时一点防备也没有,大家都是人,病人的心情我们也理解的。”被砸伤的护士已经从事医护工作12年,这次的遭遇让她感到非常委屈。肇事后,病人家属就离开了医院,护士验伤结果为右耳轻度听力下降,颏部软组织挫伤,右上第五颗牙挫伤,头颅CT显示轻度脑震荡。
事发后,新华医院慰问了受伤护士,新华医院方面表示,对伤医暴力事件将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坚决维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
目前,警方已介入该事件调查处理。杨浦警方表示,6月29日早上8点48分接到报警,报警人称新华医院外科楼有医护人员被打,民警到场处置。经过调查,是患者家属与护士在出院问题上发生口角,具体情况警方还在处理。
这已经是6月份新华医院发生的第三起因医患纠纷导致的暴力事件。
6月27日0时40分许,崇明县公安局接110报警称: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急诊一楼有患者家属殴打当晚值班医生。接报后,民警立即赶赴现场。经查证,违法嫌疑人盛某(女,44岁,外地来沪人员)在陪其母亲就诊时,因对女医生徐某的诊断不满与徐某发生口角,后嫌疑人盛某数次以打耳光的方式殴打徐某,造成徐面部软组织挫伤。嫌疑人盛某对殴打他人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当天下午,崇明警方对违法嫌疑人处以行政拘留十日并处罚款伍佰元处罚。
6月9日22时许,在杨浦区新华医院门诊大厅内,一名护士因身体不适前往急诊就诊。在挂号窗口排队时,一名中年男性患者家属因插队未果,大力推搡该护士,随后该护士回踢了病患家属。随后两位当事人被警方带走,经调解,双方达成和解。
事实上,6月以来,瑞金医院、上海儿童医院、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也先后发生过医患纠纷导致的暴力事件,多名医生护士受伤。
医院院长:医患双方缺乏信任
“事实上,现实中发生的医患矛盾事件远远不止报道的这些。”上海三甲医院一名医务处人士6月29日指出,医患纠纷的统计数据是由医院上报的,和实际发生的数量还存在不小的偏差,不少医患纠纷甚至医院暴力最后采取的是私下解决的方式。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沈晓初曾在2014年民生访谈时指出,上海的医患关系并没有到崩溃的程度。“上海每年有医患矛盾6000-7000起,但每年门诊人次2.24亿,每年住院人数3000多万、手术次数150万。”
“按理来说,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增多应该跟医疗水平有关系,但从目前来看,是与医院工作量挂钩,这是违背社会正常发展规律的。”上述医务人员表示,发生医患冲突的大多并非小医院,近年来集中在北上广,在东部较发达地区特别容易出现这些事件。
他认为,医患冲突集中在大型医院的原因在于,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大多前往三级医院,往往一个上午医生要接诊几十个病人,医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讲解病情。
当下医患关系到底缺什么?徐汇区大华医院院长严健认为就是“医患双方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不仅仅是病人对医生的不信任,也是医生对病人的不信任,医生会猜测如果自己不给病人开检查病人会怎样等等。”
严健进一步指出,现在医生和患者似乎只讲理、不讲情,然而中国传统文化重情,和谐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互相信任,首先要医护人员先迈一步,先付出真情,才能得到患者的信任,每家医院都应该打造成“老百姓身边的医院”。
律师:医闹即使入刑仍“治标不治本”
擅长医药食品卫生领域中的卢意光律师曾表示,他认为医患纠纷最大的原因莫过于:医疗体制的不健全、医患间的不信任、解决机制的不完善,从大的角度来讲还包括整个社会福利制度的缺失。
卢意光分析,医疗体制的不健全,必然让市民对医院、医生有疑虑,也会加剧医患间的不信任。而在医患纠纷的诉讼问题上,中国的医疗损害鉴定领域存在着二元化的格局:由各地医学会组织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由社会鉴定机构承担的“医疗过错司法鉴定”,这也让医疗纠纷的解决耗时耗力,结果却不甚理想。
上海市徐汇区政协委员、汇业律师事务所吴冬律师6月29日指出,在两会期间,他多次讨论涉及医患矛盾的提案。当下医患矛盾的核心问题不是出在医生和患者间,而是国家的司法不健全。
他介绍,任何国家的医院都会出现医疗事故,医院有过错,患者有埋怨,但是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几乎没有出现患者及家属打击报复医生,出现群体医闹的情况,而是通过公正的司法制度,付诸法院、法庭,公平裁定,得到合理的赔偿。因为医院有着专业的责任保险,发生医疗事故,不会赔不出来。而且,国外尊重人的生命,维护人权,所以给予的赔偿非常高,但是买单的不是医院,是保险公司。所以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患者及家属不会跟某医生谈赔偿,打击报复医生。但是在国内,放眼医疗的官司,代理患者的律师几乎打不赢官司,即使赢了官司,判定院方有过错,但得到的赔偿并不高。
吴冬提出,出现医患纠纷的官司,法院无法判定是不是医疗事故,于是交给医疗鉴定委员会调查,委员会由各医院资深医生专家组成。“医生间互相调查,并作出鉴定结果,就不合理。”
吴冬认为,若老百姓通过打官司可以获得高额赔偿,那怎么还会去医院闹,跟医生斗殴,完全没有任何意义。“提出医闹入刑,就是没有找到问题的根结所在,只会治标不治本。”
来源:东方网
-THE END-
做白衣天使知音,为医护发展服务
做家庭护理顾问,为百姓健康导航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