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小说——《床畔》之启示
2015/8/4 现代护理报

    

    

     《床畔》作者:严歌苓

     因一次机缘,我知道了《床畔》,因书中的主人翁又是护士,我便立即购买了它。书中一个护士对病人人格的尊严、人文的关怀,尤其对抗一切外力,以证明大家认定的植物人患者存在情感变化和对外界刺激的细小变化,深深感动着我,也让我联系自己的工作,明白做为一名护士时刻守护在昏迷病人身旁,发现是必须的,也是应该倡导的。

     刚刚读完此书,我就抑制不住内心的遐想,无数的惋惜,但更多的是回忆和无限的同感,这缘于我是一名护士,缘于我也护理过昏迷的病人。翻开我那沉睡多年的日记,在远久已经淡忘的记忆里,唯有日记还记载着那一个个昏迷患者或植物人清醒的时刻,可是书中护士万红护理的那个病人却因种种原因没有醒来,并非是他不能醒来,而是时代没有寄托他醒来的希望,并不是医学的失败,只是奇迹还未发生就已经被断送。

     《床畔》读后,无比感谢与钦佩作家严歌苓,因为她不是护士,却能把护士写的如此真实。书中说护士万红对患者的精心护理是出于对英雄的崇拜,但我觉得这更是出于对人性的尊重和人文关怀。自始至终,万红就注重病人的人格尊严与人文关怀,她一直把陷入昏迷的患者看成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知冷暖、懂亲情的正常人进行治疗与护理,这也是万红守护患者不离不弃的缘由。

     翻开刚刚工作不久的日记,那是1982年11月26日的一次夜班,那时我有些害怕,尤其是如果白天有病人离世,晚上就更怕了。那天,我巡回在病房,突然发现经常听见的特别的鼾声消失了。那是昏迷了2个月的魏爷爷,他从抢救室转到26床后,每次巡回病房我都特别仔细地观察他。那晚,我怕他有什么不测,几次轻轻走到他身旁,静静地看着他,突然老人的眼睛睁开了,而且一直盯住我,我想离开又感觉到他有话要说却无法发出声音,我就用他桌上的茶缸在床头柜上敲了敲,他竟然连连点头。原来老人是想喝水,我连忙给他倒了半缸水,给老人喂了几口,他又摇摇头示意不需要了。看着老人安然睡去,我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愉悦。

     读完《床畔》,内心有几分遗憾,因为最终护理的患者去世了,护士万红也放弃了美满的婚姻。如果是我写这部小说,一定让患者活着,给护士万红美好的爱情,因为现实中有千千万万个“万红”,他们工作辛苦,不离不弃坚守着自己那份职业。工作有得有失,一路走来,有艰辛也有愉悦。

     来源:现代护理报

     -THE END-

     做白衣天使知音,为医护发展服务

     做家庭护理顾问,为百姓健康导航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