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争议让救人护士伤心又无奈
2015/8/6 现代护理报

8月4日下午,在南京地铁1号线新街口站,一名小男孩突然抽搐晕倒。危急时刻,一名女子挺身相救。不少网友在微博微信转发这位有爱女孩的善行义举。昨天,地铁救人不留名女孩找到了,她是南京某三甲医院的一位白衣天使。不过,对于这位护士的救人之举,网上出现了一些争议,比如掐人中急救、癫痫患者发病需不需要抢救等等,昨天,医院及救人者一一作了回应。

夏珊珊被咬伤的手指。

正在救人的夏珊珊
90后女护士救人被咬伤手不留名
8月4日下午5点左右,南京地铁1号线新街口站,一名男孩突然抽搐,牙齿紧咬,脸色发紫,妈妈在一旁焦急地哭喊着:“快来人啊!谁来救救他!快来人啊!”
不少市民围上前来,很多热心市民在拨打120,在紧要关头,一名女子扔下包,快步冲过去,跪下使劲拍打孩子脚心,并用手指抠开孩子牙齿。不久后孩子哭出声,可这个女孩的左右手大拇指却已经被咬出了血。
“好样的!”“这姑娘真棒!”市民纷纷为这名救人的女子点赞。据目击者描述,事发地铁1号线新街口站的候车区。之后,孩子被送去医院,而这位不留名的热心女子匆匆忙忙上了地铁就走了。
据报道,孩子经过救治并无大碍,有过晕倒抽搐的病史,但病因一直没有查出来。
昨天,记者经过了解得知,这位救人不留名的小姑娘叫夏珊珊,是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术室的一名90后护士。
义举成热点,“较真”网友争议
随着夏珊珊救人义举在网络上不断转播,越来越多网友开始关注到这件事情,但是不少网友对救人之举的科学性提出了疑问,这让夏珊珊感觉有些伤心。
争议一:掐人中急救科学吗?
真相:没有掐人中,是检查口腔有无异物
据网友介绍,救人者当时是采取掐人中的方式救醒孩子的。有网友对这名女子的急救方法提出了质疑,认为掐人中救人并不科学。
对此,夏珊珊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抢救这名儿童时的确用了中医外治的急救方法,但不是掐人中,当时她是在检查这名孩子的口腔有无异物,因为如果口腔有异物可能诱发窒息的危险,可能有的网友没看清以为是在掐人中。
争议二:癫痫患者发病不需要抢救,自己能好?
真相:癫痫发作也要有救治措施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主任杨润华介绍,一些症状比较轻的癫痫患者的确有自我恢复的能力,但是不代表没有救治的必要,比如应帮助患者侧向一侧而不是正面朝上躺着,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风险或者预防咬伤舌头等等。
夏珊珊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虽然这个孩子当时的症状有些像癫痫,但是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必要的急救措施还是要有的,毕竟不知道孩子有无其他基础性疾病,所以帮助孩子保持气道通畅,防止咬舌或者异物卡住喉咙等都是必要的。
争议三:防窒息不应用手指应用其他硬物?
真相:情况紧急,一时找不到合适硬物只能用手指救急
有网友质疑救人者不应该直接用手去掰开发病者紧咬的牙齿,而应该找一个坚硬的物体比如皮带或者木片什么的更科学。
对此,该院急诊科护士长金彩香表示,一般来说,遇到癫痫症患者发病时,为避免其抽搐咬伤舌头,得迅速让病人仰卧,不要垫枕头,把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牙刷柄)垫在上下牙齿间,以防病人自己咬伤舌头。随后松开衣领,将病人头偏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防止口水误入气道,诱发疾患。但是夏珊珊当时一时半会找不到压舌板或者更好的替代物,用手指临时救急的做法也是能理解的,抢救要做到争分夺秒。
夏珊珊本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必要的检查和测试她都做过了,情况紧急,用手指替代压舌板也是不得已的办法,为了救人也顾不了那么多。
争议四:拍打患者脚心多此一举?
真相:刺激足底穴位帮助苏醒
有网友质疑孩子开始苏醒后救人者还拍打孩子脚心是多此一举,也没有什么道理。
对此,夏珊珊回应说,自己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学习的时候,就了解过通过刺激患者足底穴位帮助患者苏醒的急救方法,本来自己准备按压足底的一些穴位帮助孩子恢复清醒的。因为虽然孩子有了知觉,但是不是太明显,孩子的母亲依然很紧张,但是自己的手指已经被咬出了血使不上劲儿,只好靠手掌击打脚掌的力量来帮助刺激脚底的急救穴位,后来孩子逐渐神志清醒,母亲的情绪也逐渐平复,她也很欣慰。
争议五:护士是新手不懂怎么抢救?
真相:四年临床工作经验,抢救过多名患者
不少网友觉得夏珊珊的救人方式跟书本上或者电视上的不太一样,感觉不够专业,是个新手,精神可嘉但是技术可能不行。
记者在该院了解到,夏珊珊虽然是个90后,但是工作已经有四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参与过很多患者的抢救,不少患者都转危为安,而且她本人还荣获两届优秀带教老师的称号,可谓又红又专。
面对一些网友的质疑,夏珊珊表示虽然有些郁闷,但是也能理解。一些电视剧里的镜头未必专业,书本上的很多知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要活学活用。希望大家平时多掌握一些实用的急救知识,在危急关头能够帮助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很多网友也发表了这样的观点:危急情况下救人要紧,对于这样的义举善举应该褒扬与肯定,如果都来说三道四,让救人者无所适从,对施救者和需要救助的人恐怕都是一种伤害。
来源:新华报业网
-THE END-
做白衣天使知音,为医护发展服务
做家庭护理顾问,为百姓健康导航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