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医护人员自己的故事”——急诊室的那些事
2016/8/11 现代护理报

     点击“现代护理报”关注最权威护理公众号

    

     来源:现代护理报微信(ID:xdhlbs)

     (原创文章,转载需获授权)

     同时间赛跑

     这是几年前我参与的一次抢救,时间流逝,但记忆并没有模糊。

     120急救铃声骤然响起,“309国道湖田路口,车祸”,该处是淄博的东外环,途径此处的大货车较多,是事故多发路段。情况紧急,医生到位,护士到位,司机到位……出发,一路小跑,上车—关门—启动,不到30秒汽车已经像离弦的箭驶离医院,立即电话联系病人,“你好我们是淄博第八医院急救人员,准备为你救治,请再叙述一下你的具体位置……啊?还被困在车里动弹不得,请你马上打电话给119说明你的情况,尽量争取营救时间,我们马上赶到请你不要着急……”

     救护车呼啸而至,现场的情景比我们想像的还要严重,伤者为一男性司机,驾驶的货车重重地撞在停止的一辆大型货车上,驾驶室严重变形挤压的只剩不到50厘米,而且两车还死死的连在一块,立即查看病人情况,“请问你感觉怎么样?”,“胸闷……喘不上气来”病人脸色苍白,呼吸急促,胸部以下全部压在车里,继续询问病情已经不能说话了,医护人员赶紧爬上车顶给病人吸氧,戴颈托,费力的拔出一只手,静脉输液,测血压100/70mmHg,很快119赶往现场,快速取出液压工具三下五除二将变形的驾驶室撬开,动作干净利落。

     大家齐心协力将病人抬到救护车上,火速赶往医院,途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病人血压已降至90/60 mmHg,快速输液,到达医院后,CT室、检验科、手术室、输血科等相关科室早已做好抢救准备,“腹腔有积液,肝脏破裂”,马上联系普外科准备手术探查……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命令,此刻真的感觉时间是那么的重要,病人进了手术室我们的抢救暂时告一段落,紧张有序的救援为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病人家属激动的握住我们的手,千恩万谢,“谢谢你们这么短的时间就把我们救出来了”,此刻我们才感觉到身上早已被汗水渗透,正是由于对病情的全面了解,及时通知119协助营救,我们才得以如此短的时间内挽救病人的生命!

     (山东省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拥涛)

     急救室的故事

     有人说急救室工作最脏,不是接车祸就是接外伤;有人说这里工作最累,吃饭没准点、困了不能睡;还有人说这里的工作没有四季,面对生命,这里的工作人员无论春夏秋冬都会赶到“阵地”;这里没有节假日,只要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派车命令到,哪里需要哪里去,这就是急诊科。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急诊科就是医院的窗口。健康与病痛相连,生命与死亡并存。在这个平凡而又重要的岗位上,医护人员用他们的精心、耐心、爱心,步履匆忙地在和时间赛跑——

     由于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骤增,大量的心脑血管病人滞留在急诊科抢救治疗,呼吸机在日夜不停地工作着,监护仪上的绿色数字也在不停的跳跃,一个个白色的身影在抢救床前紧张的穿梭。

     这时有一位老太太被家人抬进了抢救室,老太太喘得上气不接下气,已经神志不清,家人急得满头大汗。值班的吕大夫和高护士立即帮家属把老太太放在了抢救床上并摇起了床头。

     “面罩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准备输液泵”,值班的吕大夫一边检查病人一边准确迅速的下达着口头医嘱,“面罩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准备输液泵”,高护士一边重复着医嘱,一边轻快认真的执行着,一切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经过抢救,患者症状开始缓解。吕大夫一边补写着医嘱,一边轻声地与患者的儿子进行沟通交待病情:“经我们初步诊断,您母亲目前存在急性心功能不全,病情较重。首先我们会积极的抢救,但考虑到您母亲年龄较大加上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所以有病情加重甚至恶化的可能性,请您积极配合我们的抢救,好吗?”“好的,好的,大夫,我听您的。”半个小时以后,老太太的呼吸逐渐平稳了,神志也变清楚了,儿子紧锁的眉头也慢慢舒展开了。

     这只是小小的一个例子,急诊抢救的一个缩影而已,在这里有伤心离别,有失落痛哭,有眉头舒展,有感激和温暖,这就是急救室的生活。

     虽然急诊科的工作很累,很苦,可是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们却累并快乐着。在这里,有过欢笑,有过悲伤,有过感动,有过委屈,有过太多太多的故事,高强度的工作、高度紧张的神经,他们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对任何一名患者都不轻言放弃,挽救每一个生命是他们永远的天职……

     (解放军第一四八医院 郭春霞)

     我眼中的急诊

     很快在急诊实习一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回想一个月前自己刚刚踏出校园懵懵懂懂的来到医院就被分到了急诊。刚来急诊的我很是兴奋,因为从前很喜欢看影视节目中关于急诊科的故事,觉得故事中的医生和护士是那么的果断和干练,具有魅力,让我羡慕不已。她们总有神奇的魔力能够把病人一次次的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可是现实和电视剧里总是有所不同的,并不是所有病人和家属都能像电视剧中一样好相处。急诊科是医院最重要的窗口之一,不仅接诊正常的急重病人,还要收治从地方镇上转的危重病人,有着急、忙、杂的特性。面对危重急症病人的首诊和抢救,急诊病人又往往诊断不明、病情不清、变化迅速,若处理不当,就容易发生医疗纠纷。而病人及家属容易产生急躁、忧虑、恐惧的情绪,急诊不同于病房,医护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急诊,患者及家属在与医护人员较短的接触时间内,还未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对医护人员的每一个细微环节都十分敏感,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对病人心理都会产生很大影响。造成医护人员的救治行为不被理解,患者及家属留下“不被重视”、“急诊不急”的错觉。所以在看到老师们和病人和家属有条不紊沟通的过程中更是让我觉得沟通的重要性。

     急诊的护士都是超人,这句话用的一点都不为过。刚到抢救室时见到病人血腥的场面我吓得站在一边不知如何是好,老师们沉着冷静的给病人抢救,同时也没忘记站在旁边的实习同学,一步步的将我们拉进这种场景,慢慢的我也基本上能适应这种工作氛围了,庄重严肃而又富有爱心的对待每一位生者或死者。真的很崇拜老师们娴熟的技能,沉着的心态,在急诊工作压力那么大的环境下老师们都能很从容的工作,这些都是我要好好学习的。

     现在我也不会面对一些惨烈的景象傻呆呆立着了,再也不会在小孩或者老年病人的床旁陪着家属难过,而忘记手上的操作了……适当收起自己的恐惧和怜悯,认真对待每一次的生离死别,冷静地完成刚完成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对病人好。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马上我就要面临出科离开急诊,去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但在急诊我学到了很多,让我更加冷静沉着地去面对事物学会沟通……

     (浙江杭州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赵志勇 祝薇)

     -THE END-

    

    


     现代护理报

     中国护理第一报 最权威护理公众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