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们有“约”
2016/9/22 现代护理报
↗点击“现代护理报”关注最权威护理公众号

来源:《医院管理论坛报?现代护理》
“缘份”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因此人们常把一些没有原由而发生的事情或认识了某人,归结为“缘份”。看一看与“现代护理”结缘的老师及他们的故事……
结缘护理报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恒生医院 周萍丽
2006年我首次见到《现代护理报》时,在江西省南昌市一家二甲医院担任护士长,当时护理部给每个科室都订阅了《现代护理报》,虽然时过境迁,但当时捧着报纸读得如痴如醉的那种感觉仍然记忆犹新:护理经验版很实际,刚好工作中有需要,很多就能用上;生活版很贴心,都是护士们自己的故事,就像说的是自己。独自一人身在异乡工作的我把《现代护理报》当成了闲暇时的精神伴侣、艰难时的精神支柱。
2008年自己任职于江西省南昌市一家专科医院护理部,第一时间我就订阅了《现代护理报》,并将里面老师的工作经验或案例与团队们分享。有一位老师写的工作经验,至今我都有在用:用输液器的茂菲式滴管剪下,包折安瓿可防止工作中折安瓿对手的伤害。当护理文书书写提出用表格式替代时,南昌市还没执行,我们就根据报纸上老师的分享制作出了当时的护理记录工作交接班表格,提高了护士交接班的工作效率。
2009年我开始试着投稿,将工作中的操作考核、礼仪培训图片与文字发至报社邮箱,将工作中的经验写了投送过去。投稿的连续见报让我看到了自己在另一个舞台上的价值,也一下子拉近了我与《现代护理报》之间的距离。第一次收到写着稿费落款《现代护理报》的邮政取款通知单时,我雀跃不已,忙不迭地取钱买名信片,寄给自己人生路上的恩师,分享自己收获的喜悦!
后来有二年自己离开了护理岗位,断了与《现代护理报》的联系。2012年在深圳我重回护理岗位,待护理岗位工作各方面进展平稳顺利后,又第一时间带着科室护理团队订阅了护理报,并又开始尝试着写稿发稿。每个月总会给自己定下任务,只要有合适的新闻稿,一定要挤时间于当日或第二日完成上交,不管刊不刊出!而自己不知不觉中又成了医院院刊的优秀通讯员。
2014年《现代护理报》相约苏州之行,更像是我与《现代护理报》的一个约会,让我有了一次一个人的旅行,除了联系我的编辑老师,其他我一个也不认识,但来自全国各地老师的热情,让我找到了《现代护理报》这个护士们的“家”。这个舞台让我见识了来自全国各地老师的精彩,这里成了我精神食粮的源泉……
2016年《现代护理报》更名为《医院管理论坛·现代护理》,但我知道,只要我在护理岗位上一天,她仍然会一直伴随着我。感恩她陪伴着我一起走过我的护理生涯……
那一年,我们相识了
特约通讯员 张萍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现代护理报》的大家庭,从一个不擅写作,不懂专题,不会采访的小护士摇身成为护理报的特约通讯员。曾经面对一年需发表三篇以上稿件的职责,我彷徨与担忧,害怕自己不能胜任通讯员的岗位而让院领导失望。直到那天在阅读护理报的过程中,看到一位老师在交流自己的优质护理感悟,瞬间有了谈谈我院优质护理经验的想法,于是《院内论坛让我们分享彼此的故事》刊登在了舒雅老师的“优质护理”版,同年8月,我的一期专题《心理关爱:为病患撑起心中的晴天》刊登在了赵艳老师的“医学人文”版。10月《健康教育扣分为哪般》的专题被闫红霞老师用在了“话题”版。这些文章发表后,抱着像各位老师学习的期盼,我赴约了2014年的苏州通联会并获得了“媒体宣传先进个人”的荣誉。说实话,那年获奖,我觉得自己受之有愧,因为那一年,我也就只有那么三篇还算拿得出手的文章。
在那年的通联会上,我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热爱文字工作的老师们,大家的热情友善让我觉得这是个“有爱的大家庭”,志同道合的兴趣让我们之间似乎从未有过片刻的陌生感。姑苏城曾作为无数文人墨客放飞想象力和灵感思绪的城市,在那年也带给了我们谈论文字、诗词歌赋的雅兴。在聆听了老师们的授课后,我对写好卫生新闻宣传稿茅塞顿开,也对护理报的版面有了初步的了解。离开通联会,我们并未“曲终人散”,而是接着在qq群、微信群分享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工作、讨论我们的稿约。也就是那一年,我认识了不少护理报的编辑老师,而他们中的不少人也成为了我人生中的挚交好友、写作路上的导师。在他们一年的指导下,我的写作能力突飞猛进,开始拥有了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培养了抓住新闻素材的敏锐嗅觉。感谢护理报的老师们,是他们让我在护理生涯之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将其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去年十月,我再次赴约武安通联会,除了学习了新媒体的写作技巧,也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的不同岗位,有院党委书记、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宣传科科长等等,也有和我一样工作在临床的“小”护士,但聊起护理报、说起新闻宣传,我们之间便没有了隔阂,而多了一份投机、多了一份亲切感。
虽然我们一年只有一次“相约”,但在qq群、微信群每日的闲聊使我们如同每日相见的老朋友。每日清晨的一句“早安”早已成为了生活的常态,周末的一句“周末快乐”、一个小小的周末红包成为了无需约定的习惯。又到了金秋十月,看着通联群里薛老师开始下发会议通知,看着老师们开始踊跃报名,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牛郎织女在七夕相见”,而我们则是“相约金秋十月”的知己,期待今年在重庆见到你们,我那志同道合的朋友们!
-THE END-

现代护理报
中国护理第一报 最权威护理公众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