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量满足”是家庭教育的软暴力
2015/4/28 经典绘本
文/郭绍武
周六上午去台里上班的路上,我的同事主持人晓莉在《女人花》节目中正在向听众介绍一本新书,是犹太母亲沙拉女士写的《特别狠心特别爱》,谈犹太人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模式。我在车里听得很着迷,特别是当晓莉说沙拉教育孩子的主要理念就是“延迟满足”的时候,我的心有所触动,这跟我们对于孩子的需求都尽力满足是不同的,于是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了直播室,在晓莉下节目的第一时间,把她手中的《特别狠心特别爱》借了过来,二十五万字,周末两天一口气读了下来。
犹太民族是一个神秘的民族,在历史上出现了那么多伟大的哲学家、成功的企业家和无处不在的犹太商人。这些数量极少,但是能量极高的人在多大程度上主宰着世界的命脉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上海犹太女人的一本小书,足以让我们的灵魂深处思考如何才能为人父母的问题,让我再次感慨犹太人真是了不起。
今年五十八岁的沙拉出生在上海,她的父亲是“二战”时逃亡到上海避难的犹太人。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全新的成长环境,全家移民到以色列。移民初期,沙拉全家生活异常艰苦,沙拉依靠卖春卷为生,但是她一直秉持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为孩子当洗衣机、冰箱和银行,繁重的生意和家务从不让孩子插手。假如沙拉不移民,就不会碰到她在以色列的邻居,她就会像大多数中国妈妈那样抱着孩子艰难地长大。
然而,当她在以色列这样做的时候,事情发生了改变。一天,邻居大妈过来了,看到这一切,就开始训斥老大:“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你应该学会去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在这里看着你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虽然邻居说的是孩子,听到这句话的沙拉开始转变观念,让孩子一起体验生活的艰难。三个孩子在互相关爱和帮助中逐渐成熟起来,也在应对困难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最终都创立了自己的事业。
正像沙拉说的那样:母鸡都会生孩子,但是母鸡未必会教育孩子。大多数女人在不会教育孩子的时候就生了孩子。尤其在当今中国城镇,大家生活好了,对于孩子大都采取超前满足、过量满足的溺爱方式,殊不知:“谁溺爱孩子,就不得不有朝一日为他包扎伤口,心软是害,狠心是爱!”
狠下心来,领着孩子走,或者看着孩子走,绝不是抱着孩子走!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父母永远不要代替孩子成长。
我从沙拉女士倔犟的眼神中读出了一个坚强母亲的心。
溺爱孩子如杀子。对于这一理念,中国妈妈和犹太妈妈的认知是一样的,但是要真正做到不溺爱孩子,为孩子创造逆境,延迟满足,尤其是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情商、逆商、财商等等,是非常不容易的。谁做到了,谁就是真正慈爱而且伟大的母亲。
沙拉女士虽然学历不高,但是她的感悟能力、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不亚于教授的水平。我们不是欣赏多么美丽的文字,而是希望在那些朴实的文字背后,找到关于成功教育孩子的秘诀。沙拉女士的确做到了,为天下父母树立了好的榜样,并指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家教道路。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艺术,人人需要学习。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父母不学习,可怜的结果也必然会带来可怕的、可恨的后果。“子欲养而亲不在”是悲哀,“子欲学而亲不教”同样是悲哀。作为父母如何科学地教导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与个人成败和民族兴衰密切相关的大问题。
哈爸闲谈1.《特别狠心特别爱》全两册正在大V店团购,截至到今天,只剩下不到100套。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参团。
2.这两条在重庆,和小小哈一起玩,不亦乐乎。也读几本书,和哼妈她们在一起,蛮轻松的。
3.昨天提到我读的褚橙一书,今天再推荐另外一本提摩太·凯勒的《婚姻的意义》。有一句话比较有印象,婚姻就是去爱一个陌生人。婚姻是让我们去服侍配偶,而不是让配偶服侍自己。以后有机会再写读后感吧。
最温情的公众号:
经典绘本jingdianhuiben
购买经典绘本,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经典绘本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