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妈随笔 | 要受多少冤枉,孩子才能长大
2016/4/26 经典绘本
转载自公众号"哼妈说”(ID:hengmashuo)
1
小哈爱吃白水煮鸡蛋,带壳的那种。这次我煮了两颗。我问他:是你自己剥还是妈妈帮你剥?他正在吃水果,说,妈妈剥!然后叮嘱我:妈妈,要小心一点哦,要那种很光滑的那种。很遗憾,我剥的鸡蛋皮带走了一些鸡蛋白,当最后看到这颗坑坑洼洼的鸡蛋时,小哈一下子又气又急,眼泪憋在眼眶里,不停地跺脚说:“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我深深吐了一口气,对小哈说:“那这颗鸡蛋就算是妈妈的,碗里妈妈的那个就换给你,你重新剥好不好?”小哈点点头。于是他自己拿起新的鸡蛋,小心地敲出裂缝,剥开一点蛋白,但很快,他把鸡蛋还是递给了我:“妈妈帮我剥好吗?”“妈妈会努力剥一个光滑的,但如果实在没办法,你也不要太难过好不好?”小哈点点头,很紧张地看着我一下一下地剥蛋壳。终于,当那个光滑瓷白的鸡蛋被剥出来时,小哈雀跃极了,满足地放到嘴里一口一口吃起来。
我知道,小哈的内心对这个世界有一份独特的完美预设,他预设门口的鞋子应该是宝宝的挨着妈妈的,妈妈的挨着爸爸的,所以他愿意一天又一天地去摆整齐;他预设他的变形玩具乐迪的双脚是并拢靠着尾翼的,所以他会固执地保持这个最佳的动作,也因为,他预设了一颗鸡蛋被剥离出来的最完美的样子,所以他宁愿压抑自己剥鸡蛋的欲望。
其实,我的内心并不觉得一颗被完整剥离出来的鸡蛋到底有多么重要,我已经经历了太多完美的碎坏——杯碗摔裂、地球溃烂、人心崩坍、生命朽毁,但我相信,小哈想守护那颗完美的剥壳鸡蛋的心情,和我想要守护的那些还未碎坏的杯碗、地球、人心、生命,一样紧张。
2
我是一个天生愚钝之人,我人生记忆的完整起点,是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也就是10岁。可是有一件事,却牢牢占据了我10岁之前的大部分记忆,让我迷惑十数载。
那是一个场景。房间中间放着澡盆,妈妈把我放进澡盆的热水中,我惊叫:“烫!烫!”而几乎每次妈妈都慍怒地将我按进去:“哪里烫了?赶紧坐下别冷着了!”可是我就是觉得水太热了啊!但没办法,我是“胳膊”,拧不过我妈的“大腿”。于是,一个迷思萦绕我多年:为什么妈妈会认为我在瞎说?我完全没有这样瞎说的必要啊!
直到,我给小哈洗澡。
我抱着他把小脚伸进水里,小哈使劲缩起他的腿,哇哇大哭,我一下子明白了:没错,我就是这么被妈妈冤枉了那么多年!大人的手多么糙老,孩子的皮肤多么娇嫩,同样的水温当然有截然不同的感受了。
3
我想起一个真实的故事。
公交车上,一位母亲和她的女儿。她们上车前买了一个烤红薯。女儿执意要自己剥红薯皮,但被妈妈拒绝了,伴随着车子前进摇晃,妈妈一边小心地剥着红薯皮,一边拒绝着女儿一再要剥的请求。最后终于红薯皮剥好了,妈妈递给女儿吃,谁知女儿大哭。妈妈生气了,一边要女儿“快吃”一边数落:你怎么这么不懂事?烤红薯是你自己吵着非要买的,我好不容易给你剥好了你又不吃,还闹,你能不能讲点道理……
——那位妈妈不会知道,女儿要买烤红薯,只是为了剥皮,那才是她想要烤红薯的全部理由!可惜,那位妈妈不仅粗暴地剥夺了她剥红薯皮的乐趣,还理直气壮地批评了她。她或许永远都不知道,女儿的哭声里有怎样的委屈,和怎样的隐忍。
4
小哈把洗笔水倒在纸上,我需要分辨他是在发现颜料稀释的奥秘,还是纯粹在捣蛋;小哈把玩具车一辆一辆撞向墙壁,我需要分辨他是在感受撞击,还是在享受破坏;小哈对着他的架子鼓猛敲猛打,我需要分辨他是在发泄亢奋,还是在吸引我的注意;小哈把家里弄得乱糟糟,我需要分辨他是沉浸于自己的游戏国度,还是在挑战父母的权威……
我知道,我是来陪伴和带领孩子长大的,我的自知之明是,在与我相伴的日子里,孩子或许也吃了不少暗亏,受了许多冤枉。
也许,不只看到自己的付出和孩子的长大,也能看到自己的亏负和孩子的宽宏的父母,善莫大焉。
可怜天下子女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每周二、周五看哼妈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哼妈,来自公众号“哼妈说”(ID:hengmashuo)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经典绘本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