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终于来了,秋老虎还会发威吗?
2016/8/16 北京恒安中医医院
1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
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一不留神,已经是末伏了。
立秋都过了,还有理由再热起来吗?
所谓“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
不论你是不是准备好
“秋老虎”都要来了!

今日中伏收官,明日将进入末伏

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由夏入秋,由热渐冷,阴阳变化的交替点就在这10天!
逢转折,必有大事发生,吾等当谨记慎重!

末伏养生
立 秋过后,天气依旧闷热难耐,由于暑热最易伤心,热扰心神,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此时,除了需加强防暑降温之外,市民还应合理安排个人 起居,做到作息守时,生活规律,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和对“秋老虎”的抵御能力。
末伏如何养生
>>>>
中午眯一觉 养生
夏季食补是体虚的市民最省钱又最方便的方法。夏季多吃小米、花生,此外核桃仁、黑芝麻等也是很好的补品。
除了食补以外,寒地养生应讲究早睡晚起,提倡“子时大睡,午时小憩”。中医称之为睡子午觉,也就是夜里睡大觉,中午睡小觉。
>>>>
正午晒后背 补气
冬季御寒保暖的棉衣讲究单件不应过厚,如果气温下降,就多穿几件。天气寒冷时,可以加件棉背心使胸背部保暖,在正午阳气最旺的时候晒后背,也是补阳气的做法。
末伏重清补 食疗祛湿邪
第一宝:鸭肉

推荐理由:
暑热天气里,在肉类的选择上应首选性质偏凉,或性平的肉。俗话说“防苦夏吃吃鸭”。这是因为鸭肉性凉,具有健脾益气,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
第二宝:黄瓜

推荐理由:
暑热天气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暑湿,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适当摄入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水、排毒通便。黄瓜就是凉性蔬菜中的代表,它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钾低钠的特点,适合大量出汗后补充水分及流失的无机盐。
第三宝:木耳

推荐理由:
多吃点黑木耳,一方面有利于排毒通便,另一方面有凉血、增加食欲之效。含铁量丰富,是猪肝的5倍,能养血驻颜乌发,防治缺铁性贫血;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脂肪吸收。
第四宝:鲤鱼

推荐理由: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鲤鱼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包括儿童、孕妇、老人在内的各类人群都适合吃。
第五宝:绿豆粥

推荐理由:
绿豆可用以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热烦渴、水肿等。不过应注意,绿豆属于凉性药食之品,身体虚寒或脾胃虚寒者过量饮用,会出现腹痛腹泻,阴虚者也不宜大量饮用,否则会致虚火旺盛而出现口角糜烂、牙龈肿痛等症状。
第六宝:酸梅汤

推荐理由:
酸梅汤的原料是乌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该汤消食合中,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常饮可保健强身,是暑热天里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
第七宝:西瓜

推荐理由:
我国民间早有一句谚语:“热天吃西瓜,不用把药抓”。西瓜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常吃些西瓜能清火解热。
第八宝:西红柿

推荐理由:
西红柿富含抗氧化剂番茄红素,每天摄入15毫克番茄红素可将晒伤的危险系数下降40%。番茄红素还可增强免疫力,改善皮肤老化及老年斑;还能抑制包括乳腺癌、肺癌、胃癌及内皮组织癌细胞的生长,血清中含较高量番茄红素的妇女,罹患子宫颈癌的几率较低。
吹空调降温要把握好“度”
“立秋过后,天气依旧闷热难耐,这种天气下,市民可以选择空调、电扇、铺凉席等方式适当解暑降温,但一定要把握好度!”专家说,夏季空调病的一些防范措施仍需注意,切忌盲目贪凉,空调可设定在25℃至26℃为宜,更不可对着直吹,也不要频繁一进一出空调房,减少在电脑前的工作时间。老人、儿童等免疫力较差人群和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人士尤应注意。

不少市民喜爱冲凉水澡,专家提醒要根据自身体质情况,高血压、风湿病等患者应避免冲凉水澡,体质允许者也要在冲澡前擦干汗液,注意水温循序渐进,避免一下子由极热到极寒环境,让身体有个适应过程。偏温水澡可促进神经兴奋功能,起到降温解暑作用。
末伏护脾胃 循经按穴位
秋老虎下山威力不浅,稍有不当,就会招致热伤风等疾病侵袭。末伏当下,居家做做穴位按摩降服秋老虎,帮助强身健体保平安。
1祛燥——按“迎香” 润肺防燥
入秋后天气会逐渐由暑湿转为秋燥,而秋燥容易危害肺部引起肺炎。此季还是慢性气管炎的高发期,特别是老年人对气候的变化较敏感,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 病。平时除了可以做做穴位按摩以外,还要注意空气流通,多锻炼身体,尽量保持饮食清淡,提高身体免疫力。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居室干净整洁,避免与过敏源接 触。

专家支招:
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去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按摩前全身放松、舌尖抵上腭,将双手中指指尖点于迎香穴,待有酸胀感后,再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2养心——按“极泉” 理气护心
“秋 老虎”发威时不少人会总是感到心里烦闷。这主要是因为入秋后偶尔的气温回升堪比盛夏。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对血液循环系统有很 大影响,气血运行不畅,人便会出现胸闷的感觉。加上这个季节是人体血液黏稠度最高的时期,如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血液黏稠度过高易引发心脏病复发。
专家支招:
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第一要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该穴对治疗心痛、胸闷、咽干烦渴有效,经常弹按“极泉”能调畅气血,进而宽胸理气,养护心肺。弹按时力度应柔和,动作应连贯。每次弹按的量应因人而异,一般弹按10次左右。
3健胃——按“四缝” 防秋膘增肥
立秋后气温逐渐有所回降,人的脾胃功能也逐渐恢复,比起夏季来食欲明显好转,加之秋季也需要补充一些脂肪以备冬天御寒,因此,立秋后正是进食肉类、贴秋 膘的好时机。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也是体重增加最快的时候,如果不注重荤素搭配,摄入过多高蛋白食物,体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肥胖者要注意健胃消食,以免体 重增长过快。

专家支招:
四缝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属穴。取穴位置在第2、3、4、5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点。四缝穴原本是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的穴位,但成人按摩“四缝”效果也较好。该穴对轻度的消化不良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最好用大拇指掐按,效果更显著。
4防热伤风——按“足三里” 强身败火
末伏时期的感冒仍是暑天感冒,俗称“热伤风”。即在热的环境下,人体汗毛孔开放,汗液外泄,而又感受了风邪引起感冒。从中医角度讲,这是因为伏天机体能 量消耗大,人体免疫力下降所致。不少市民头伏、中伏都没有被暑热击倒,但末伏时却撑不住了,主要和前段时间抵抗力透支过多,近期疏于保健有关。
专家支招:
“足三里”是强身健体、养胃败火的黄金穴。该穴位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最常用的按摩方式之一是,手握成拳,以食指第一指节的背面作为着力点,或者手自然展开,以拇指腹作为着力点,在选定的穴位上绕圈按揉。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
强身?健骨 ? 保健康
北京恒安中医院 ┃ 愿您“腰好,背好,腿脚好”!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北京恒安中医医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