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我们为什么总是上当?
2015/4/28 大学生励志网

    

     回复“PPT”或“简历”下载精美1000套模板

     一个真实惨痛的被骗故事

     话说某个大一的女生寝室里,某天中午来了一个自称是招募兼职的销售人员,想在这所学校招聘几个学生作为代购人员。在销售员出示了工作证、招聘说明之后,便要求同学们先交纳一定数额的押金,而她也会放置一些产品在这里作为抵押。

     结果交完钱没两天,销售员的电话就打不通了。也就在这时她们才发现,这些作为抵押的产品其实都是假冒伪劣的商品。

     大家才意识到:上当了!分析

     回头想想,总结一下教训,销售员一进门就装得有模有样,说了一通显得很是专业的话,还跟大家拉家常从衣食住行聊到人生理想,互相留了电话号码,甚至最后还开了收据。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让大家直呼不是我军防范弱,而是敌军攻击力太强啊。

     ↑类似的大学生上当受骗案太多太多。有时候看着发布的警讯一直刷屏,我不禁思考,我们的大学生智商普遍不低,为什么总是免不了有人会上当受骗呢?是骗子的骗术太高明?还是我们存在某种思维误区?总结大学生诈骗案大致有

     1. 假冒身份。伪装成弱势群体寻求帮助,说什么家里发生火灾、钱包被偷了,然后给完钱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或者是冒充成老师或者同学,趁机入室偷盗财物。

     2. 虚假招聘。假扮成招募兼职的工作人员,要你交纳押金或者报名费档案费等各种名目费用。

     3. 推销假货。用低廉的商品冒充高档产品,让你心甘情愿地掏高价买劣质货。

     4. 网络诈骗。卖家以未收到打款为由要求你多次汇款、交纳保证金、不使用正规支付渠道、缴纳全款之后才退款等等。

     骗子虽然骗子行骗的心思各有不同,但有几点却是共通的。那就是抓住了大学生“善”、“急”、“省”的特点。1欺“善”的骗局表现★

     伪装成弱势群体

     伪装成弱势群体的骗子,就是在利用同情心,听到一个悲惨故事情不自禁就掏钱了。而那些冒充找同学,一口一个“老乡”、“师弟师妹”的人,又利用了多数人性格外向热情好客的特点。甚至在此时都没有冷静下来想想,真正来找人的找不到对方时要么会自动离去,要么会请你帮忙留个口信,多数都不至于跟你从诗词歌赋谈到经济发展。

     应对★

     小请求也得警惕

     大学生普遍单纯善良,没有什么社会经验,根本没有想过自己有可能遇到骗子。尤其是那些没有经历过诈骗的同学,基本上没有防范之心。由于平时周围的环境相对简单,遇到有人求助,出于内心的正义感和帮扶弱小的心理,会更容易相信对方的话。

     而这一类的骗子往往掌握了Foot in the Door Technique(上门推销技巧,又称“得寸进尺法”)的语术技巧。他们往往不会直接向你提出要求,而是利用一般人容易接受“小小的请求”的心理,然后再步步紧逼,直至对方最终接受更麻烦的请求。

     2应“急”的骗局表现★★

     危机事件

     骗局的开端往往是一个危机事件,要么是财务上有问题、要么是机票火车票无法保证、要么是法院强制执行、要么是银行卡的安全受到威胁等等。这类危机事件往往凸显一个急字,因为涉及到你的切身利益,如果不抓紧处理,你就会遭受重大损失。没经过什么大风大浪的你,怎能不急?

     人类在面对危机事件时会出现一种“应激状态”,导致两个后果:第一,决策水平和决策质量下降;第二,处于一种“行动”的状态。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骗子容易让受害人动起来,同时骗子又要速战速决。

     应对★★

     批判性思维

     当你某月某日收到公安局、法院、派出所、银行、网站客服、航空公司等机构短信或电话的时候,你先深吸一口气,运用批判性思维先从质疑开始和对方交谈。就算是真的发生了他们所说的危机事件,也并不是不能解决的。

     3图“贪”的骗局

     表现★★★

     贪便宜&省钱

     大部分大学生往往没有经济来源,但又体验着成人化的消费方式,眼看着一部分富二代耀武扬威的样儿,捉襟见肘的钱包让你往往贪念陡升。

     推销假货的人,利用的是同学们贪便宜或省钱的想法,况且大多数人对于商品其实并没有很强的鉴别能力,觉得价钱如此便宜就忍不住买下了。

     假意招聘的人,展示的是一个低门槛高收入的工作环境,这样一个工作机会放在没有任何工作经历的你面前,只需要交几百元服务费或门槛费,就可以月收入三千四千,好像天上掉馅饼一样,你便毫不犹豫地跳进去了。

     应对★★★

     没有免费的午餐

     微小的利益总是充满着更多的诱惑,小便宜会让我们享受到不劳而获的快感,随之就降低心里的那道防线。可是免费的东西往往会让我们付出更多钱,整天喊着甩卖亏卖跳楼的卖的商家,总还是需要钱来养家糊口供房租的,世上哪来免费的午餐,收敛贪心,放眼平常。

    

     其实很多时候,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但正好踩到了一些同学的心理弱势区域,那些在局外人看来漏洞百出的骗术,偏偏置身其中就是当局者迷。运用批判性思维就是要让想要或者准备忽悠你的人,统统的止步。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骗子们利用的是我们的什么心理作用,我们就反之防范好了。他们想利用我们的无知,我们就多了解一下防骗招数;他们想利用我们的急躁,我们在遇事之时尽力保持冷静,多多思考。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大学生励志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