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别人出手救你
2016/4/6 大学生励志网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名词,指的是:紧急事件现场,由于旁观者的存在,个体的利他行为受到抑制,受害者得不到帮助。现场的人越多,人们就越倾向于袖手旁观,受害者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这种现象违背常理,我们通常会认为在场的人越多,受害者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越大。

     做过实验的结论:无论是提供帮助的可能性,还是提供帮助的及时性,都随着“在场”人数的增多而迅速递减。两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简称“旁观者效应”。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其中的机制之一就是“责任扩散”

     面对突发事件,在旁观者众多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等待别人行动,而自己处于观望状态。每个人都以为别人已经提供帮助(别人已经帮了,用不着我了),或将会提供帮助(我不帮,总有人会帮),或应该提供帮助(别人都不帮,我为什么要帮)。这样的情形最终导致了旁观者的集体冷漠,而酿成悲剧。

     在旁观者众多的情况下,不仅帮助受害者的责任感扩散了,而且不帮助受害者的自责和内疚感也扩散了。“谁都有责任”最终变成了“谁都没有责任”。

     西谚有云: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让人深思。

     旁观者的冷漠在全世界范围内导致了大量的悲剧。不仅仅在中国。

     道德谴责无济于事,只有科学研究才能给出解决方案。知道了“旁观者效应”,我们就应该努力避免成为它的牺牲品。

     如果你是受害者。当紧急事件发生,你急需帮助时,你要克服不好意思的心理,勇敢地求救。你必须引起他人的注意,然后明确地告诉对方发生了什么情况;你要克服向众人求救的心理,从人群中指定一个人帮助你,并且明确告诉他应该做什么;如果可以,你要尽量降低他帮助你的成本和风险,消除他的顾虑。

     如果你是旁观者。当事件发生而你不确定情况时,你要记起“多元无知”的概念,并努力克服“预期性焦虑”;当有人需要帮助时,你要想到“责任扩散”的情形。“我们应该永远像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场时一样去行动。”

     遇见坏人强拖你怎么办?有人回答:

     在宾馆,砸你能砸的最贵的宾馆设施;

     在街上,能抢路人手机砸手机,能划汽车划汽车。

     这样,谁也不能把你从苦主手里拖走了。

     有时候要脱离已有的思维框架。当遇到坏人的时候,破坏他人就是在保护自己,钱财身外物,安全才是第一位。

     不是大家变得越来越冷漠,只是我们都不知道这些心理学原理,如果我们明白所谓的旁观者效应就不会只去做一个旁观者了。

     大学生励志网小编雨若整理发布

    

     回复“魔术”一分钟教你变瓶盖魔术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大学生励志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