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短暂的,马拉松能让它显得长一点儿
2014/10/26 三联生活周刊

     10月19日,“北马”在雾霾中开跑

     马拉松热

     2014年1月2日早7点30分,离普通马拉松选手起跑还有半小时,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已经挤满了人,大家伸着脖子看天上盘旋的飞机,觉得航空摄影能扫到自己了,就欢呼一下。

     根据官方文件,这场2014年中国第一场马拉松有7.708万人参加!戛纳电影节举办地戛纳小镇也就这么多人了。

     赛前在厦门体育中心领个人物品,全程马拉松的队伍蜿蜒漫长,队伍里的人左腿换右腿、右腿换左腿。这番景象不陌生,2013年10月20日北京国际马拉松举办前,奥体中心里全马领个人物品的队伍也如此。常年跑北马的人会有些意外:“怎么回事儿啊,早年前哪儿这么多人?”

     是啊,为什么这么多人?

     2013年末的两场重要赛事——上海国际马拉松和广州马拉松全马名额一抢而空。转过年来,2014年3月30日举办的郑开国际马拉松的网上报名已经找不到全马选项了,有报上名的网友说已经报满了。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不便。赛事起点的旅馆爆满,下手稍迟就意味着只能住远点儿或者多付钱。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的一家锦江饭店特地在这一天涨价,当然必须公平地说,感谢他们把赛事当天的退房时间推迟了两小时,好让跑完的人赶回来洗个热水澡。

     这种不便,其实一直存在,只是现在越来越不便了,不便到甚至有恐惧感。北京马拉松出发点在天安门广场,庞大的人群要挤进地下通道,然后进入广场中心检录。随着人群塞进地下通道那一刻,你只能祈求别发生拥挤踩踏。这种感觉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瓷实的人群中重新出现。

     1981年第一届北京马拉松只有80人参赛,到了2009年接近3万。2005年第一届厦门马拉松参赛人数是2130人,2013年是7.3万多人。

     跑步的人越来越多,难道我们是人类历史上最热爱健康的一代吗?似乎不能这么下结论,人类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多垃圾食品,屁股也从来没有在一张椅子上待过那么久,古人的作息随着太阳的起落,而熬夜是现代人生活的通病。

     跑步人多的一个可能原因,是人们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确实有所改变。

     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是,马拉松举办地和商家不遗余力地推广也起了很大作用。2013年中国马拉松年会上宣布,2013年中国境内举办了39项中国田径协会认可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比2012年多了6场,参赛人数超过75万,2014年还将增加7项赛事。各地争相创办马拉松比赛原因众多,但为城市或者地区增加名气肯定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创纪录的参赛人数是很好的一个宣传点。

     为此,很多比赛到了超负荷的地步,组织无法完善,2013年扬州半程马拉松跑完后,选手拿芯片换押金,队伍能排好几个小时。所以厦门马拉松一次性芯片不用押金不用退换,真是造福了选手。

     极速与马拉松高潮

     除此之外,早有研究者分析,还有更深层的社会心理原因。

     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Christopher McGougall)2009年写的《天生就会跑》(Bornto Run)长期占据了亚马逊的畅销书排行榜。这本书描述了墨西哥北部一个神奇的族类塔拉乌马拉(Tara humara),他们很少见人,却是世人所知的跑步世外高人(随着书籍畅销他们更有名了),一群现今顶尖的跑步高手特地跑去跟他们较量。

     在书里,他回顾了美国历史上几次越野跑的高峰期:“美国的长距离耐力跑运动经历过三次大起大落,第一次是在大萧条时代,200多个跑步者每天跑40英里,跨越了美国本土全境,同时掀起了一股浪潮。此后渐渐平息,在70年代初卷土重来,当时的美国人刚刚经历过‘越战’、‘冷战’、种族暴乱、一名总统犯罪和三名领袖遇刺的打击。第三次则是在‘9·11’过后一年,越野跑忽然成了全美发展势头最猛的户外运动项目。这三次起落或许并非偶然,也许是因为人类心理存在着某种开关机制,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就会激活最原始的求生本能。在缓解压力和营造快感方面,跑步甚至比性更有作为。人类天生就具有奔跑的欲望,需要做的只是将它释放出来。”

    

     2011年2月1日,一名选手在完成美国瀑布城135英里极限马拉松赛后冰敷踝关节

     简而言之,社会发生极速转变的时候,跑步的人会更多,需要排解心理的压力,寻找更多获得愉快的途径。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看了村上春树那本《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忽然就对跑步产生了浪漫的想象,从而穿上跑鞋的。

     名人示范效应不可小觑,当你越来越频繁地在微博上看到一些成功名人晒跑步照片,说着他们对跑步的喜爱、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马拉松赛场上时,再迟钝的人也能感到跑步是件时髦事儿了。

     起跑的原因万万千千,但跑马拉松并非真的如麦克杜格尔说的那样,每个人“天生就会跑”,参加者必须经过系统训练,体能和技术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包括跑者应有的道德。

     坦率说,跑马拉松的人并不会因为能比别人跑得远,行事方式就能比社会平均水准好。2013年扬州马拉松赛终点处,有人领完一块奖牌,绕个圈子回来,又领一块,交还芯片的长队里屡屡有人加塞。说实在的,当你跑完一个半程马拉松或者全程马拉松,这些事情更让人难以忍受。

     1月2日下午,厦门高崎机场出现了很多提着蓝色背包和跑到终点才有的无纺布袋子一瘸一拐的人。大多数都很疲惫,却也很兴奋,这是马拉松对奔跑了42.195公里的人的回报之一。

     不期而遇的快乐

     成年后,人们开始自主、自律跑马拉松的理由千奇百怪:减肥、锻炼身体、爱情,或者是“大家都跑了,我不由自主就跑了”。但,几乎没有人会说“我是为了快乐”。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中学时800米(女)、1500(米)体育考试造成的心理阴影,多年后仍然挥之不去,一提起来,就会想起脸色苍白的女同学被人架出操场去医务室、肺部火烧火燎、两腿发软,等等。

     仅此一条,就足以把跑步和快乐完全隔绝开。除了身体上的不适,还有心理原因,姑且称之为“信息空窗期”造成的恐慌。问10个没有跑步习惯的人,9个会说跑步太枯燥了,他们无法想象在长达42.195公里的漫长路上“有什么事好做”。

     真的没有什么事好做吗?真的,你唯一能做的是把左脚落在右脚前头,再把右脚落在左脚前头,膝盖同时承受着数倍于跑者重量的冲击。普通人的步距是0.6~0.75米,我们取最乐观的数字,用42195米除以0.75米,得数56260,这就是一场马拉松中两脚彼此超越的次数。多得有点儿吓人。看起来马拉松不仅枯燥,说它是磨难都不过分。一块奖牌、一张证书、一个大毛巾、几瓶饮料、香蕉——这些跑完后发给选手的东西,完全与遭的罪不匹配。但是,只要你开始跑,或迟或早,你会与一种持久而巨大的快乐相遇。大脑分泌出内啡肽,意识被欣快感占据,身体则被轻快感引领,你会觉得自己能永远这么跑下去。跑完后,身体松而暖,心情平静。

     这不过是跑步带来的最浅层次的快乐。跑步其实是一场动态的冥想,最终能引导人跃入精神层面,它是肉体磨炼,更是精神磨炼。

     在约翰·史蒂文斯(John Stevens)看来,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不是奥林匹克奖章获得者、不是体力和毅力超人的铁人三项运动员,而是日本京都附近比睿山上的一群马拉松僧人,在《回峰行》(The Marathon Monks of Mount Hiei)的序言里,他说这些天台宗的僧人,从技巧上、从耐力上来说,在世界上均罕有匹敌。他们追求的不是奖章,也非荣耀,而是此时此刻的顿悟,这是“凡人所能达到的至高境界”。

     7年中,比睿山的僧人要在其中1000天里每天完成30~84公里。在一部关于马拉松僧人的纪录片中,可以看到僧人戴着巨大的帽子行走在山间,如果心静,帽子就不会歪歪斜斜,而是像顺水而行的平静的小船。他们通过这种方式禅修,领会佛法,获得顿悟。

     萨姜·米庞仁波切(Sakyong Mip-ham Rimpoche),这位喜欢跑步的喇嘛还写了一本《跑步之心:同时锻炼身与心的禅跑》,提倡“以禅修的心来跑步”。

     这种顿悟,普通跑者同样可以获得。跑着跑着,所有浮华的跑步动机都消失了,因为它们不足以支撑你跑下去。跑步过程中,能与你对话的只有你自己和你的身体,在极度疲惫中,你不得不一再地问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而选择度过这样的42公里,最后,你或许会进入一种连内心都一言不发的空白状态。

     对很多人来说,这42公里甚至都不够用,他们升级去跑超级马拉松,100公里、100英里、24小时,用更多的折磨去换取更多的体会。“超马之神”斯科特·杰瑞特(Scott Jurek)参加恶水超级马拉松(Badwater Ultramarathon)时恶心呕吐,过得跟在地狱里一样,他事后在《跑得过一切》(Eat & Run)中写道:“超越这个极限,就能抵达那甘甜的美地。”

     《天生就会跑》写的就是这么一群超马疯子,在他们看来,3小时内跑完马拉松简直不值一提。超马好手珍·谢尔顿(Jean Shelton)说:“每当我出发长跑时,世界唯一重要的事就是跑到结束为止。在那段短暂的期间内,我的脑袋不再总是噼里啪啦乱转。所有东西都安静下来,唯一持续的是纯粹的流动,天底下只剩下我、我的动作、与不断前进的感觉。这就是我最爱的部分——我可以像个野蛮人什么都不想,尽情跑过林间。”

     跑厦门马拉松时,有选手T恤后背上印着:“生命是短暂的,马拉松能让它显得长一点儿。”确实,这几个小时感觉比平时漫长。但那更深的意思,每个人都应该能理解到:马拉松可以让你跳脱出日常生活,用一种比较平静而理解的心情,跃起看看自己和周围的生活。

     ⊙ 本文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

     ? 三联生活周刊

     一 本 杂 志 和 他 倡 导 的 生 活

     微博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 |lifeweek

     官网 |三联生活网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