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问题 | 美容那点事儿
2014/11/9 三联生活周刊

     文/ 黑黑 图/ 陈曦

     有像我这么害怕做美容的吗?一直拖到最近,发现衰老的趋势有些加速,让自己心虚,才终于下决心豁出去,要做美容了。出于做功课的强迫症,先郑重其事地把家和单位周边的美容院点评粗略地过了一趟,挑出若干看着顺眼、点评较好的,逐一去体验。几家下来一比较,大体门道也就明白了,陌生感和排斥感消失了一多半,于是在家门口挑了个态度和技术都比较靠谱的,办了个年卡。

     做美容时,身体不自由,就剩下嘴能动。为了免得冷场,就和美容师聊天。做美容的小姑娘们大都来自外省农村和小县城,中学毕业,20多岁,30岁以上就多是主管了。她们都经过培训,懂得一些皮肤保养和中医经络知识,我就很认真地学习请教,她们也很愿意分享。当然,我也会偶尔给她们讲讲我自学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的成果,如何妥善地处理家庭矛盾啊,如何教育孩子啊什么的,听得她们也兴致很高。有一次,还很认真地和一个觉得读书无用的小姑娘谈,书并不只是实用的价值,还能让我们在现实之外,有更美好的世界。她听完默默的,也不知有什么想法,不过能让她知道对读书还可以有这样一种态度,也许就够了。

     她们自己也经常抱怨,干这行不容易,尤其是在中医培训时要背大段深奥的理论,简直是煎熬。“当时上学时要有这一半努力,至于干这个吗?”心直口快的东北姑娘玲玲,经常一边给我按肩膀,一边发感慨,“有时我累了,想要是我自己躺在这里,让别人给我按按多好啊。”我笑笑说:“你们可以相互做啊。”“但是我们给客人做一天都累了,哪有力气再给自己人做啊?”有一次真的听到她请另一个美容师给做眼部护理,但是那个累了不想做,还闹了一回别扭。

     在一些人眼里,对这行业还是不大当回事。小马是个漂亮爽快的河北姑娘,谈了两任男友,都是北京人,家境不错,对她也不错,但一到见父母那关就卡壳了。男方父母一听她是外地人,做美容行业的,立马反对,见都不见。我问:“你男朋友啥态度?”她说:“我碰到的都是孝子,总是说先缓缓,再慢慢争取让老人改变想法。”我心想,完了,但凡男人说这话,就是没戏了。她接着平静地说:“我这回得跟他摊牌,别再相互耽误。我可再也不找北京人了。”其实她很聪明,也很要强,自己还在河北老家贷款买了房子,但是打定了主意不回老家那个小县城了。“每次回去,待个几天就闷得受不了,我们那儿的生活节奏太慢了!”对于她而言,也对于这个群体来说,在北京的生活,累,却是充实和有希望的。

     有意思的是,她们的收入不算高,但是还把相当一部分钱花在美容上。接触美容院,才发现微整形技术如此成熟,也是如此被广泛接受。一个花费上万元的双眼皮手术,甚至都不用动刀,用三个小钩子钩上,缝上三针,10分钟就OK,不满意还可以修改。一个手术的收入得够普通小技师干两三个月,到底还是技术含金量高。美容师近水楼台,当然首当其冲。用小马的话说:“看着一个个顾客普通人进来,大美女出去,我们哪受得了啊。”她们的脸大多动过手脚,隆个鼻子,做个双眼皮,打个瘦脸针,都是小菜。过些天不见,就会觉得她们又漂亮了些。

     我有一次帮店长分析市场,有没有考虑顾客群体定位和需求问题?有的项目价格过高让人却步,降低门槛薄利多销岂不更好?对床位数、空置率,顾客群体年龄职业分布情况是否做过调查?店长一边听一边不停点头,连连搓手,表示这月指标虽然完不成,但是产生了好多想法,也是值得的。

     不过后来,推销仍然会时不时地不可避免。而且最近我才听说,这个店要从我步行可达的距离,搬到几公里外的繁华区域。因为经过分析,发现在那里会有更为理想的顾客群体。是不是我上次分析所促成,不得而知,不过想到要在中午有限的时间里,挤地铁去继续那些未完的疗程,我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对于美容行业,如何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需要我继续探索。

     ⊙ 本文版权归本刊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

     ? 三联生活周刊

     一 本 杂 志 和 他 倡 导 的 生 活

     微博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 |lifeweek

     官网 |三联生活网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