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契阔青春
2014/12/29 三联生活周刊

     匆匆那年,青春回望,电影中镌刻下年轻誓言的梧桐已年轮渐丰,荫绿重叠,尽管电影中的“死党们”遍寻而不得之,但经年梦想的力量却因时光洗练而历久弥新,直抵人心。

     这是《匆匆那年》这部电影首次在校园提前点映。电影落幕,导演张一白携编剧九夜茴与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现身平安励志计划颁奖礼,首次与大学生们分享他们关于青春、成长与梦想的“匆匆那年”:“在拍电影时,我学到了一个词——学霸,这次来到励志计划颁奖礼现场,总算亲眼见到了什么是学霸。各位都是财经方面的未来之星,料想我今后理财方面是不用愁了。”张一白打趣着。“各位同学不仅是学霸,还会是未来的人生赢家。”九夜茴亦调侃着补充道。

     中国平安励志计划,就是这样一个孕育梦想,汇聚青年学术之星的舞台。从励志计划论文奖的角度来说,这一奖项目前具备的社会影响力已经超越了一个企业奖项本身。正如该奖项评委之一、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评价:“中国平安励志计划,作为一个非国家官方举办的企业奖项,能达到如此关注度和参与面,非常难得。这个奖项的评委阵容可谓齐集了全国经济、金融、保险领域的权威人士,并且获奖同学能凭借此奖项在保研、求职时均有所受益。比如今年的保险本科组一等奖获得者刘一典,就凭借平安这个奖项获取了保研资格。虽然他在学校的成绩并不十分拔尖,但励志计划一等奖的光环为其大大加分,使他不用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就可免试就读研究生。一个企业奖项的含金量如此之高,实属罕见。”

    

     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和张一白、九夜茴分享励志故事

     “举办励志计划的初衷,”平安集团品牌总监盛瑞生说,“就是为了让广大学子能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关注社会,关注产业,积极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智慧,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同时,作为学习保险、金融、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也需要培养其初步的保险和理财意识,让他们在未来更懂规划、更可无后顾之忧地享受人生。正处青葱年华的大学生们由于觉得未来很长,似乎很少有保险意识,但是通过参与平安的励志计划,大学生们能够在此阶段形成一些对金融产品的基本认知,同时开始适当关注一些资本市场的情况、积累理财知识,这对于他们的未来的财富积累,大有裨益。

     据今年保险类论文本科组一等奖获得者刘一典同学介绍,他目前所在的学院对励志计划非常重视,每年都会提前很久提醒同学们积极参与。此次获奖的论文是他在大二期间就开始萌芽并撰写的 。“当时我选择这个题目是由于该题目中有很强的实验方向可以尝试,对于本科阶段的我来说也比较容易执行。恰好平安励志计划的评审标准正是鼓励在校学生进行力所能及的学术创新。这对于激发我们本科学生的学术潜力、培养大家的学术探索精神很有帮助。”刘一典说。

     对于每一个参与“励志计划”的大学生来说,这一奖项都从鼓励实践的角度让他们的学术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而参与励志计划的过程,也成为他们终生难忘的一次经历。保险类研究生组一等奖获得者周新发介绍,在去年参加励志计划的颁奖典礼时,台下的他就萌生了自己想参赛的愿望,回去后,他细心收集了去年获奖论文的期刊名称、论文题目等,仔细研究并从中提炼、归纳出一些优秀论文的撰写规律。随后,他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当下的社会热点,选择了互联网保险方面的内容,最终成功在《保险研究》这样的保险业核心期刊上发表了独立撰写的论文。“励志计划在我们学校里有很高的知名度,导师也非常鼓励我们参与这个评奖。”周新发说,“而且,今天,我看见了这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权威专家和学者,还能获得和他们现场交流的机会,我确实感到非常激动和受益匪浅。”

     今年,平安励志计划已经成功举办的第11年。在这11年间,奖励学生人数达五千余人,奖金总额也超过了1700万元。在被问及今年的励志计划和往年相比有什么不同时,盛瑞生说:“今年参与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多,覆盖的学校也更广泛了,论文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国家一级专业刊物发表的优秀论文更多了,选题也较集中地聚焦在人口、城镇化和互联网经济等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更紧密的领域。有很多前沿性的课题、经济学领域里的热点话题都有涉及,思想方面的独创性也多了很多。”

     从评委角度和权威性来说,郝演苏教授介绍:“人文科学的评价标准就是论文。励志计划填补了此领域没有全国标准的这一空白。从2008年开始,励志计划在学术方面的影响力就开始逐渐增大,从该年起,各高校对于评委阵容的选择开始越来越重视,基本都是该领域的权威人士。在中国,政府奖是国家奖,一般较受重视,而平安励志计划只是一个企业的奖项,能达到如此公信力,也是颇为罕见。我们的评选过程完全匿名,所以公正性和独立性是可以保证的,也正因为如此,平安励志计划成为了国内唯一的、全国性的涵盖保险、金融、经济领域高校学生的学术评奖。从具体数据分析,今年征集论文的数量从去年的550篇激增到992篇,增长了80%。覆盖高校达106所,几乎涵盖了所有的211院校。这个成绩,在励志计划举办之初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郝教授说:“2003年,当励志计划举办第一届的时候,我们还以为只是一个企业的一时冲动,没想到却坚持了整整11年。如今,这个奖项已经成为全国相关专业大学内部评选学生学术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评委阵容越来越权威,评选标准也越来越严格。由于这是一个企业奖项,在评选优秀论文时,我们除了关注学术性,也更关注论文能否解决中国市场的实用问题。

    

     平安集团、人民大学领导为一等奖同学颁奖

     对于这样一个已经坚持了11年的公益项目,未来它将如何继续发展,从而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呢?盛瑞生说道:“我们希望通过一些创新的传播方式,未来可以和广大专家学者、学生群体进行更深刻的互动,从而吸引更多人的参与。这样,励志计划今后可以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一个高校论文奖励项目。同时,我们也不排除在现有的经济学、保险学、金融学等学科领域之外,开展其他学科的奖励项目。”

     郝演苏教授则认为,平安励志计划所带来的鼓励,对于学生们今后做研究,乃至对他们加深对于国情和市场的认识都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平安励志计划注重实践的理念对高校开展教学工作也有很好的导向。同时,它也标志了中国企业的教育公益正在逐步国际化,目前国际上很多大企业,像是高盛、微软等行业巨擘,也都在做这样的公益事业。

     西方有一句名言:“听过的我会忘记,看过的我能记得,做过的我才理解”。平安励志计划正是希望大学生们通过亲身的参与,探索经济的多元魅力。未来,更希望凭借平安日趋成熟的互联网金融技术,支持大学生们参与到金融产品的开发实践中来,体验智慧改变生活的美妙。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