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年味:剪不断的乡愁
2015/1/23 三联生活周刊
2013年,我们杂志第一次把年终特刊做成年货,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开启了一扇通往吃货道路上的门。我还记得,那年我去寻找的,是醉蟹和秃黄油,对于我,是全新的滋味,当然是大快朵颐,光秃黄油拌饭就不知道吃了多少碗。可是越往后,越被这些精心制作的年货里的心思所打动。一小罐的秃黄油,需要选择健康饱满的大闸蟹若干,需要小心拆出它们肚子里的膏和黄,再用炸过螃蟹的蟹油细心炒制——这在过去,只有特别认真过日子的富裕人家才有这种心思。一种把日子过得有滋味的心思。
其实年货不论贵贱,莫不如此,我们的同事去看酱板鸭,整个工序不下十道;濒临失传的叙府糟蛋,更是复杂,简直是要把一个蛋历经各种烹饪考验,最后成就一道精美的小吃;即使是简单的生晒蚝,我们也选择最传统的汕尾地区的做法,目的是把中国人和食物的那种精心而繁复的关系做出来。
也许就是因为每种年货都是我们实地考察的结果,这些古老的,弥漫着传统手工之美的手制食物,开始重新进入城市人的视野,并且被最主要的城市美食家所认可,北京上海的时髦餐厅,包括善于烹饪的家庭主妇开始搜罗这些以往被遗忘的食材,做出更多的美味佳肴。
2014年的年货,我们的搜罗范围更广泛,越往中国的乡村走,越能发现,中国在过年食物这件事情上,花尽了心思。
因为冬季的食物种类有限,所以古老的习俗是采用烹饪方法,腌,渍,风吹,日晒,油烹,酒醉,把最好的食材保存到年夜饭的餐桌上,现代社会虽然已经发明了冰箱,但是这些老方法并没有被抛弃,我们吃着香喷喷的腊肉,炖着浓腴的风鸡狮子头,吃着白酒低温杀菌的海鲜冰琪琳,这些菜肴,不可能随着冰箱的发明而消失,反而更增加了处理方式。我们的年货,实际上是一次关于味觉的寻找。
今年,我们继续带您行走美食江湖,勾勒中国的味道地图。
同时,我们特别策划“回味礼盒”——回忆里的年货味道,是满足乡愁的最好方式,也是打开精神味蕾的一把钥匙。
敬请:阅读原文。
“今日专题:【最想念的年货】
1.年货,年味:剪不断的乡愁
2.朱伟:逝去如烟如风
3.殳俏:灶间之年 4.陈晓:四川香肠
返回“三联生活周刊”公众账号,可阅读其他文章”
点
击“阅读原文”,更有"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