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 | 王自健的电视脱口秀
2015/1/26 三联生活周刊

     “80后”是观众标签,“脱口秀”是表演形式,目前中国电视台最赚钱的脱口秀节目是“今晚80后脱口秀”。

     【今晚80后脱口秀片段】

     在东方卫视开播两年以来,每周六晚间10点40分的“夜宵”时间的电视,就被这个有点“呆萌”的眼镜西装男占领了。开播收视率就位居全国第二,也成为迄今为止东方卫视广告费最高的金字招牌。作为第一个直接把“脱口秀”做标题的电视节目,“今晚80后脱口秀”曾经被看作是走下坡路的电视台脱口秀节目的“强势回归”。事实上,中国电视台针对“80后”观众制作的脱口秀,从这里才刚刚起步。

    

     1984年出生的王自健是现在电视上最火的脱口秀表演者,号称“深夜档一哥”。制作人叶峰从2010年开始,为东方卫视制作了一档黄金周假日播放的“今晚80后我们说相声”特别节目。这个节目邀请了全国从事相声表演的年轻人几十人。“一群年轻相声演员之中,王自健也穿着长袍马褂,但是他说话的语态和神气很特殊,有点和其他相声演员格格不入,更像是美国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大卫·莱德曼。”叶峰开始邀请他担任嘉宾主持人,并给王自健换上颜色活泼的西装,稍微改变了他的说话方式。2012年5月“今晚80后脱口秀”正式开播,王自健从一个几乎默默无闻的相声小演员,一下子成了一个以“呆萌”形象和“小王爷”语态、调侃“80后”的脱口秀主持人。

     “到现在我还不太习惯这是一个常态周播的节目。”王自健本来以为脱口秀说的都是生活中的事,很快就会说不下去,一周45分钟的播出时间,“没想到现在还没枯竭”。越来越多人选择在网络上观看和下载他的每一期节目。“一开始听还以为哪个张江IT男、陆家嘴基金经理,或者垂涎软妹子的游戏宅一族上电视开口说话了。”节目点击量稳居全国电视台同类节目冠军。他在北京年轻相声演员中算是个异类,小时候结巴,没进过科班,虽然后来拜了师父侯耀华,但基本上师父就是给他围事的,惹了麻烦就找师父。“我的梦想是当一个专业小范围里特别牛的相声演员。”他原来所在的“相声二班”是个民营相声演出团体,常年在北京的广茗阁里表演。直到现在,王自健还经常回这个小剧场去演出。

     社交网络的兴起,使“80后”这一代人对于电视节目有了更真实的欣赏需要。“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人民日报》的总编”的说话方式已经终结。作为看着综艺节目长大的“80后”,从小看台湾娱乐节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王自健分析这是因为台湾社会发展出现了停滞,综艺百花齐放与社会发展是同步的。中国的“80后”虽然都是考着不一样的高考试卷上大学,但是“在网上看美剧、英剧、日剧、韩剧以及受主流国家、主流综艺节目、主流娱乐熏陶的方式却是一致和同步的”。窦文涛的“锵锵三人行”好看就是在于他在节目里做自己。王自健说:“一个脱口秀主持人难就在于不能长年累月地演别人,必须做自己才能坚持下来。”

     “今晚80后脱口秀”最大的特色是观众受教育水平远远高于普通电视观众。“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占到了观众的60%以上。”王自健说并不是“自己把观众拉回电视机前面”,他说自己也是受益者。年轻电视观众的成长,是这个新节目形式的关键点。“‘80后’和‘90后’长大了。这是一群对着电视长大的孩子,以前觉得综艺节目、电视剧太无聊,本来都看美剧、日剧去了,现在进入社会,下班以后挺累的,又回到电视前面什么也不想,结果发现综艺很有趣,电视剧也变好看了。”

     这个节目录制现场舞台很炫,一个像酒吧里打碟的DJ,一位白人和一位黑人轮番上场,大背景有街头涂鸦风格,不到100位观众,一水的年轻面孔,很多都是刚刚大学毕业在上海工作的小白领,会担心录制时间太晚赶不上回家的末班地铁。针对这样的主流观众,叶锋在不断试验新的元素,一个其他节目不常见的是欧美明星路线。第一期花钱请到了日本歌手中孝介做嘉宾,王自健并不像很多主持人一样找机会卖弄英文,他要利用各种效果让对方出点小洋相。王自健一开始设计了好几个有点正常乏味的问题,中孝介都用很官方但是很模糊的中文回答了,后来他开始用中文插科打诨,对方仍然假装听得懂他,还在滔滔不绝地用假中文回答。“外国的明星熟悉这种形式,他们也开得起玩笑。”一旦发现主持人一点也不装腔作势,那他们比王自健还会逗闷子。现在这个节目反而成了欧美明星到上海的常态项目。

    

     2013年5月,第52届格莱美最佳流行男歌手、“男巫”杰森·玛耶兹做客“今晚80后脱口秀”节目

     王自健自己独特的说话风格成了节目的人气所在。脱口秀的大部分主持人,都有舞台经验但绝不是播音或表演科班出身。王自健有自己的“说话之道”。他说话不含混,也不像传统相声演员追求极度的“清晰”。语速比较慢,抑扬顿挫,即使加快播放速度依然能够听清他的每一个字。他觉得说话快显得人聪明,但是说话慢是练出来的节奏,得看很多书,经常想和说,“就像给文章加标点”。东方卫视的受众不局限于上海,大城市的人口流动性给这个节目培养了非常庞大的观众群,受过高等教育,在城市里做一份日常工作,多少会被这个脱口秀的内容触动。有意思的是,如今能说会道的王自健,儿童时代参加北京的相声培训班,模仿《有话好好说》里的姜文,成了真的结巴,这一治一停就是10年,把一个爱逗闷子的孩子憋成了广告文案、电视台编导和说段子讲故事的真正高手。“我们老调侃他身残志坚。”“今晚80后脱口秀”制片人叶锋说。

     叶锋说王自健一开始吸引自己的就是“接地气”。“要是想找口齿清楚的,广播学院或者电视台随便挑。”王自健和北京普通孩子一样,上学上班当白领的生活,是他自己的宝贵财富。“脱口秀就是在说自己。”尚未登上荧屏时,他就以喜欢调侃“80后”的生活在喜欢相声的观众里受到瞩目。地铁上的味道是他经久不衰的议题,他说:“我就是一个人也喜欢说话,见什么说什么,一想到这个事往喜剧的方向发展,我就乐了。”年轻演员都去电视台寻找机会的时候,王自健对于上电视很谨慎。“主要是电视台给相声演员的时间不够,你看春晚就知道,一个相声就5分钟,只好使劲出爆点,求效果,就难看。半分钟一个爆点3分钟看一眼收视率,这种节奏不太适合相声。”他在剧场能一个人掌控全场连说两个小时。“抻长了我不怕,一个段子抻长了难,改短了容易,但是韵律和节奏都能把握好才是功夫。相声是一个改的艺术,越改越有意思。但脱口秀没有这个时间和程式去研磨。”

     作为一个电视台的脱口秀节目,要求的不仅仅是收视率,还有真金白银的广告费、冠名费,而内容上的限制比网络视频多太多了,稍有不慎节目的制作播出就会受到影响。“我一开始状态更紧,现在已经训练得比较轻松了。”因为一开始不知道电视台的约束在哪里。“我不干涉剪辑。”但是他和节目组基本保持了一致的观感。作为极少数电视台主推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他反而觉得网络节目不好做。“视频如果只追求点击量就完了。因为网络的底线太低了,导致这个有爆点大家就这么干,不去仔细琢磨怎么做点更困难的事。”网络视频娱乐节目里好的和差的完全分化两个极端。“《万万没想到》就是因为坚持了自己的品质,所以才能在那么多节目里脱颖而出。”

     电视脱口秀表演,要把普通人的悲欢用平常心表现出来,实际上是一个舆论监督和环境监测的作用。在王自健看来,“80后”已经不分“你们”和“我们”了,甚至更有群体自我意识,而权威感淡漠。后现代思潮用自由嬉戏的态度、自贬的精神契合全新的表达模式。王自健第一期节目里就聊了“80后”童年怎么和老师斗智斗勇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亲历性”和自然感,让他变成了每一个同时代者的“朋友”。“90年代的讽刺当时很有效果,无厘头的表演也已经过气了。我就是自嘲。不是高高在上的,不说教不公知,我觉得不好但我没有办法,再不自嘲就苦逼了。”他的自嘲从开始到现在越来越顺畅,连他补个妆,现场观众都会用观赏相声的拉长的“噫”来起哄,但是王自健反而头一扭说,“你们见过什么呀”。这一点台上台下都一致的“无距离”感给他赢得了观众缘。“自嘲很简单,而形式简单的东西很难衰落。”

     自嘲是吸引“80后”最有效的修辞手段。无论是《万万没想到》这样的网络热播喜剧还是《爱情公寓》,主人公总是扮演单纯善良受害还有勇气继续努力的“80后”青年。赖宝是2009年在北京与王自健认识的,此前他从公务员辞职,是自由职业者,当枪手写剧本写段子,剧本一集1万元,一年30万元够生活了。他最早写QQ签名档,后来在天涯论坛连载了《赖宝日记》,“没有想到段子集合起来有一天会卖钱”。甚至他出版了《赖宝日记》后一分钱没拿到,出版公司就垮了。在2012年“今晚80后脱口秀”节目筹备阶段,王自健和赖宝找来了“蛋蛋、王建国”这两个后来经常出现在王自健节目语言中的笑匠。选题定下来,几个人在上海一起创作,在宾馆里熬夜改出来。

    

     现在年轻观众对于网络段子的接受能力和速度,远远超过以前的电视节目编导的思维了。叶锋说:“不能培养观众,而是吸引观众。”现场碎片式的段子集合和紧跟时事热点流行的语言,要求观众的信息接收能力比创作人员强太多,“很多说了会心一笑式的段子,要转个弯。需要知识储备”。国外的脱口秀节目的人才储备是个金字塔的结构,从小俱乐部到中等城市,再到大城市,一个脱口秀表演者已经千锤百炼,年纪进入中年以后才可能得到电视台的合约。

     从一开始“今晚80后脱口秀”组建了核心创作团队,和大部分微博上著名的写手、段子手形成了长期合作。“不能抄袭网上的段子,一发现有抄袭马上再也不录用。”赖宝从天涯红到微博,形成了自己的关注眼光。“觉得网上比较好的创作者,我们会把每期主题发给他,他写的稿子一旦录用了,或者哪怕只录用了一个小段子,都会有稿费,从几百元起,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创作团队。铁打的节目,流水的创作者,很多写手都为我们写过,现在固定写段子的有8个人以上。”按照现场节目效果,段子分为A、B、C等级,当然这和王自健是不是卖力气说也有关系。和以前喜剧明星互相借鉴段子不同,集体创作一直是脱口秀节目公开的“秘诀”。“我们自己就是被抄袭的受害者,何况这个制作成本必须有,节目才能良性地循环下去。”叶锋说,否则一档周播的电视节目,对于个人才华的依赖,很快就会变成对个人积累的压榨。

     现场节目里,他对于网上调查富二代比较容易得抑郁症这种结果表示怀疑:“穷人谁去医院关心心理健康啊?”但是话锋一转:“我儿子肯定是富二代嘛!”底下就一片“噫”声。但这还真不算假话,两年前他刚一开节目就公开说自己在电视上说脱口秀一年的价码是150万元,很快这个数字就水涨船高,成了无法透露的数字。而他最早在广茗阁登台演出,一晚上演出费80块钱,“还不够加油”。

     现在他还要回北京的相声小剧场演出,面对买票观众的勇气,是王自健表演底气的来源。过去相声不景气,演出票20元、40元一张,属于边缘的“80后”娱乐项目,“‘70后’看不上这种消费”。现在他的演出票价虽然涨得不算多,但是一票难求。“有了名气说相声倒是可以重复了,因为大家来看你就跟看熊猫一样,稀罕,不像过去是来看手艺、看玩意儿的。”他必须拿出真本事来。2007年他看相声的时候突发奇想,觉得台上的人没他说得好,就上台来了一段,全场欢声雷动,此前他10年没上台了。“我就想明白了,我天生就是干这个的。”王自健是北京海淀区出生长大的,17岁就开始给电视台写节目,给广告公司写策划,高中的时候一个月挣七八千块,他经常说自己没吃过苦。外号“小王爷”不是浪得虚名,喜剧演员不故意自我贬低或过分抬高都很不容易,他直言“观众是衣食父母这话我说不出来”。

    

     2010年王自健带了北京的“相声二班”一共4个人,来上海东方卫视参加演出。“我有意把商演价格抬得比别人高,这样你买我票的人听的心情就不一样。”东方卫视邀请时他故意报了2万元的演出价,不是商演这个价格算比较高了,他说“我又不红”。没想到就被接受了。“我太熟悉电视台操作的手法了,我刻意给相声说得你一刀都不能剪。”结果这段创造了电视相声纪录的17分钟的表演,一个完全没有明星的节目创造了当时全国收视率的第二名,一下子把王自健的名气在专业圈子里迅速传播了开来。

     节目成功的根源还在于,王自健树立了独特的“笑的标准”。“我特别怕影响别人,这个节目不输出价值观。”他不像很多脱口秀以主持人个人来命名节目。“‘粉丝’来消费你的心态一定不一样。如果锤子手机不是设定为罗永浩的‘粉丝’来买,那一定会比现在卖得好。”不以犀利为追求,但还是挺犀利。叶锋说王自健身价的“贵”,原因是稀少。“他不是最红,但他就一个。”很多名嘴都喜欢用“骂”来展现智慧聚拢“粉丝”,王自健说骂人很过瘾,但是没什么用。他也不太容易情绪激动,目的还是给观众营造一个“特别好笑”的气氛。“我真实态度就这样。”他说。

     社交网络营造了一个虚假的“好笑”的转发段子的氛围,大V转发“哈哈哈”,告诉读者这个应该好笑,但是王自健的标准是他自己。“你告诉我好笑不行,我觉得好笑才可以,事实也证明了我认可的方式真的更好。”主创的段子手们,和他的价值观很相近,每期他都要自己再改写一遍节目台词本子,作为内容的终端表演者,他必须保持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会在细节上争,但大方向是一致的。”

     现在这个节目虽然每年都是东方卫视的吸金法宝。在电视台还是四审制度,比普通其他电视节目的三审更严格。“脱口秀在中国才刚刚开始,主持人的表达有那么一点点不同了。这一代人的一个标志就是,一下子就能分出,哪些人可以算是‘我们’。”他的采访对谈环节一直被诟病是软肋,国内明星上完他的节目总有些“粉丝”不开心的声音。有别于“放着钢琴曲哭”的节目,王自健都要有意设计一些话题圈套,和对方开玩笑。“国内艺人生活圈子太窄了,不能信任任何人,上面还正说呢,底下经纪人就说这个不能播。”虽然嘉宾表演成分太多,他还是发现一些新一代明星更爱自嘲,能放下身段,不把自己当回事。他有意和所谓演艺社交保持着距离,上过他节目的明星也会在此后节目里遭到他的毒舌。“主持人和明星假装掏心掏肺已经能被观众一眼识破。”

     不过当帕丽斯·希尔顿还有基努·里维斯来和王自健对谈,节目就好看得多。娱乐化个性化的表达正在形成,“今晚80后脱口秀”依然有希望成为一档强大的中国真正的脱口秀,王自健说自己目前是没有竞争的,但很快后来者就会出现。

     这个节目不仅“80后”在看,观众群体从20岁到40岁出头涵盖很广。这认可了王自健对于生活的态度:“80后”要面对的是“老天爷给的生活”,脱口秀不是心灵鸡汤。“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提供了很多脱口秀素材的时代,生活变化越来越快,脱口秀成为我们与社会生活最相关、最敏感、最日常的表达形态。”

     ⊙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 三联生活周刊

     一 本 杂 志 和 他 倡 导 的 生 活

     微博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 |lifeweek

     官网 |三联生活网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