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铅山:失落的古镇与留存的饮食
2015/3/19 三联生活周刊

    

     戴家弄烧饼

     文/ 李伟、刘敏

     摄影/ 张雷

     历史上,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使铅山本地饮食丰富多样,融合南北。虽然没有赫赫有名的大菜,但是各种小吃、糕点、零食却琳琅满目,口味多变。多种饮食文化互相影响,更创新出当地的特色美食。

     “不吃烧饼不回家”

     陈金明做烧饼的速度很快。撕下一块面团揉开,包入一大勺肉馅,粘上辣椒粉和香葱,“砰”的一声拍在面板上,擀成饼状,再撒上芝麻。然后他把手伸入灼热的火炉中,将面饼贴在炉壁上。火炉的温度很高,一般人把手放在炉子上面都难以忍受,而陈金明把手伸进去如同塞进自己的口袋。一分钟时间,肉香已经飘了出来,他用长钳子将肉饼从炉壁上揭下,再略微翻转,补一下火。外焦里嫩,肉香扑鼻的烧饼就出炉了。

     每天早上6点半,陈金明都会准时出现在河口古镇戴家弄的弄堂口。他个子不高,头发已有些花白,但腰板笔直,神情倨傲。他今年58岁,是铅山河口古镇的标志人物,365天除去大年初一外,都会在戴家弄口出摊,专做烧饼,风雨无阻。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28年。

     狭小的摊子前面常常要排队,附近乡镇的人来河口办事,都要到他这儿带走两个烧饼。平时他只卖两大盆肉馅的烧饼,大概60斤。上午6点半到10点半,下午14点半到17点半,卖完为止。没有生意的时候,他也不会坐下,而是双手叉腰,巡视着熟悉的街市。

     他家的烧饼看上去就不一样,猪肉馅经火烤后,油从里面渗出来,撒在表面的芝麻粒看上去也是油汪汪、湿漉漉。一口咬下去,外面一层酥酥的,里面的馅则软糯辛香。陈金明自信,在整个铅山县,他的烧饼最好。“别家烧饼15分钟就软掉了,我的烧饼就是放一个星期,还像刚出炉的那样酥脆。”

     做烧饼,最重要的是火候。火大了,外面的皮就会烤焦;火小了,猪肉香味出不来。所以,火炉里的炭也经过了精挑细选。陈金明特意选用山里硬杂木烧成的炭,燃烧温度高,没有烟。烤的时候随时加炭,保持高温。

     他还有个绝活,能做大馅的烧饼。一般一个烧饼包3两肉馅,太重就会撑破外皮,也无法贴在炉壁上。而陈金明能做1斤2两肉馅的烧饼。奥秘在于他发的面特别筋道,能托住馅料。特殊需求,价格也要贵很多。普通烧饼5元钱一个,1斤肉馅的则要50元钱。

    

     陈金明继承父亲的烧饼摊已经28年了

     陈家做烧饼的历史有100多年。陈金明的父亲以前曾在县招待所上班,是县里最好的厨师。退休后,就在自家门前重新恢复了祖上的烧饼摊。直到80多岁,老爷子还在炉子前面忙活。28年前,陈金明从县百货公司下岗后,接过了父亲的活,就一直干下来。戴家弄烧饼的名气也越来越响。当地俗话说:“人过戴家弄,不吃烧饼不回家。”

     每当陈金明烤出第一个烧饼的时候,河口古镇慢慢从睡梦中醒来。烫粉店里煨了一夜的汤锅翻滚着油花,散发出骨汤的味道;韭菜饼已下了油锅,发出滋滋的响声;装满灯盏粿和荞麦夹子的小蒸笼,一层层摞在炭火炉子上冒着热气;大饼铛上的煎包子酥香诱人。芙蓉糕刚刚出锅,上面撒满了桔饼片、红枣片、桂花末、红绿丝,铺在大块的砧板上被切成匀称的小块。

     在南方湿冷的清晨,每家餐馆都飘着温暖的白烟。肉香味、油烟味、青蓬味、辣椒味、炭火气……在氤氲缭绕中弥漫开来,刺激着我们的口鼻与肠胃。

    

     铅山浮桥

     古镇的口味

     铅山在武夷山的北麓,地势比较偏僻。但早在南宋时期,这里却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南宋首都临安去往福建大后方的交通要道,是今天的富阳—桐庐—建德—兰溪—衢州—常山—玉山—上饶—铅山—紫溪,过分水关至福建崇安。铅山为必经之地。

     发源于江西怀玉山的信江向西流入鄱阳湖,发源于武夷山的铅山河向北汇入,两江交汇之处就是河口镇,即现在的铅山县城。铅山河汇入后,信江水量大增,河面也陡然宽广,通行能力大增。自河口镇以下,可以通行大船,进入鄱阳湖,再北上进入长江水道,也可南下至赣州、两广。于是河口镇便日益兴旺起来,成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河口镇是江西省四大名镇之一,与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并列,有“八省码头”之称。

     今天走在古镇的老街上,仍能感受到当年的繁华景象。一条2.5公里长的主街与信江平行,宽度为6~7米,用长条青石和麻石铺成,中间横铺,两侧纵墁。路中间留下一道深深的车辙印。过去,当地运货用一种箍着铁箍的独木轮手推车,也叫“花车”,车上载满货物常年穿行其上。主街两侧都是当年的老房子,虽已破败斑驳,但格局依旧保存完好。

     历史上,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使铅山饮食丰富多样,融合南北。虽然没有赫赫有名的大菜,但是各种小吃、糕点、零食却琳琅满目,口味多变。

     麻粢粿是铅山街上的常见早餐。它是用蒸熟的糯米放在大石臼里,用特制的木槌用力反复舂制成型,然后用手挤压,捏成小团,沾上芝麻、白糖,把它夹在油条里。油条的松脆和麻粢粿的香糯混合一体,脆中有糯,相得益彰。这种吃法与江浙的“粢饭”有些相似,却反其道而行之。

     因为盛产稻米,铅山用米制食品花样就格外多:麻粢粿、大米粿、圆圆粿、青蓬粿、夏羹粿、米糕、冻米、芙蓉糕等,一顿饭无“粿”不欢。其中最独特也有名的当属灯盏粿。

    

     米团里和进了青蓬汁做成绿色的灯盏粿

     灯盏粿是铅山标志性食品:大米制成的米团被捏成灯盏的形状,中间刷上一层油,放入炒好的萝卜丝、豆芽、辣椒等配料,放在蒸笼里蒸着吃。姚增华告诉我们,过去灯盏粿的馅料都是时令蔬菜,当季产什么就装什么。现在反季蔬菜多了,馅料更随心所欲,早餐摊上的萝卜馅是最普遍的,自己做还可以加冬笋丝、墨鱼、香菇、猪肉、豆芽、豌豆等组成豪华版。各种组合中,必须要加的食材是豆芽,它象征着“灯芯”。

     灯盏粿对于铅山人有多重要?到街上走一圈就知道。各种类型的酒楼、食肆、苍蝇馆子、路边摊,都卖灯盏粿,价格便宜量又足。铅山人早上要吃,中午要吃,晚上下班后还要买几个带回家吃,一天几乎都在围着灯盏粿转。

     灯盏粿好吃,但制作起来却相当麻烦,尤其是制作灯盏状的粿胚。住在信江边的夏小英一家,就是铅山制作粿胚的高手,专业供应商。

     早上5点半,天还黑得瓷实,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信江边上,在市场上,夏小英留给我们的地址简单得出奇:“看到浮桥往右拐,亮灯的就是我家。”再追问,她只补了一句:“听见机器声就找着啦。”

     到市场捏粿胚之前,夏小英和丈夫陈晓明的一天,其实从早上四五点钟就开始了。当我们顶着漫天的星斗,终于循着电磨声发现夏小英时,她正在把一瓢一瓢泡好的籼米导进磨斗,轰鸣中已经磨好了第一桶淡黄色的米浆。

    

     把软糯的米团做成灯盏粿的粿胚和圆圆粿

     制作米浆,放碱是最重要的环节。最好的是生物碱,取之于大田中,将稻草或秸秆烧成灰后,用一块白面包好,放在清水里浸泡几个小时,那清水就变成黄澄澄的碱水了。然后将籼米洗净后浸泡在碱水中两三个小时,就可以磨成米浆。

     硕大的灶台正在用小火慢慢加热。锅里刷上一层油后,倒进去整桶米浆,再加上两把粗盐,余下的体力活就交给了刚刚起床的陈晓明。把米浆变成面团,是做粿胚最重要的工序。陈晓明一直在灶台两头忙活。巨大的木勺要不停地在锅里搅拌,火也要一点点加,一旦掌握不好火候,整锅米浆都容易糊掉。这个过程叫作“搞粿”。在铅山方言中,“搞粿”也是个习惯用语,意思是“做事拖拉不爽利”。

     起初还轻松,当米浆渐渐成团后,就变成了极为吃力的“挼粿”工序。我们试着单手拉了一下,木勺陷在米团中纹丝不动。陈晓明要双手抓住一米多长的勺把,像锄地那样把米团撅起,再闷声摔回锅内。一锅米团有40斤,这样的揉搓要持续二三十分钟,也难怪城里的小家庭再无法自己制作粿胚。

    

     灯盏粿在乡下家家都会做

     灯盏粿在乡下家家都会做。陈晓明认为自己最专业的地方,就是面团不易糊。水少了,粿皮太硬不好吃;水多了,蒸笼掀开,全都塌在里面了。选择原料,是朴素的经济账:“做粿胚要用当年的新米,摊开在太阳下晒的米最好,1斤能出2.2斤面团,现在没晒干的米水分还是要大些,1斤就少出了那2两的富余。”

     但怎样的面团才算好吃?半小时后,一锅熬好,稀米浆在揉搓和发酵的作用下,变成了富有弹性的面团。陈晓明揪下来烫手的一块让我们垫垫肚子。刚拿在手里还有些迟疑,总有种要生吃面团的别扭,吃到嘴里,热乎的米香带着微微的焦味儿,迅速在口中扩散。几块面团立刻被我们吃光,咽到空空的肚子里,是一种踏实、平易的味道。

     陈晓明白天是一名泥水匠,每天早上和中午各帮妻子做两次米团。夫妻俩做粿胚已经有八九年的时间了。灯盏粿也有淡旺季,上半年每天能做200斤面团,秋冬的淡季每天做七八十斤就够用了,最畅销的还是各个节日,元宵、清明、立夏、七月十五、冬至……最多一天能卖到500斤。

     七点一刻,第二锅面团也要出锅,陈家12岁的小男孩刚刚睡醒,站在黑洞洞的走廊里默默地喝着稀饭。信江边的老房子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木结构的二楼已很少有人居住,家家格局都是狭长的一条。在弥散的烟气和米香中,陈晓明把面团用布包好,要继续送到市场上加工,我们摸黑穿过长长的走廊,出了正门,才发现古镇里已经是晨光明媚了。

     每天夏小英都在市场上做粿胚。一条长案板上摆着两个竹匾,一个已经装满了小球状的圆圆粿,另一个刚盛了几个小碗似的面皮。她一边同老顾客聊天,一边飞快地揪下两个米团,双手瞬间搓出4个小团,手指蘸一点菜油,迅速把面团捏成灯盏状,抛进面前的竹匾里。圆圆粿做得更快,她两只手同时操作,可以一次揉出12个。

     做粿胚捏功要讲究,得里外光滑,才会具有瓷的质感。做好的粿胚颜色嫩黄,散发出淡淡的碱香。还可以加入青蓬汁,做成翠绿的粿胚。品相好,口感也会感觉更好,天下美食同此理。

     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各家主妇去完成。各种时令小蔬,配上新鲜猪肉,炒至七八分熟,添至粿胚,再放到竹笼里蒸半个小时。起笼后,再抹一点熟猪油或者香麻油,鲜香扑鼻的灯盏粿就大功告成了。

     ⊙ 本文为节选,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三联生活周刊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长按二维码 即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