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与立命:未来养老的权衡与选择
2015/4/15 三联生活周刊
上个月,王珏辞职回到老家。在北京读完大学后,她就一直辗转在私企工作,对于未来的养老问题并不担心,相比大家热议的退休金,她觉得现代人要过上高质量的晚年生活,退休所需要的资金在年轻时就应该准备起来。“就当是一种远期投资,养老主要还是得靠自己。”
可是,回到老家后,她才发现像她这样想的人并不多,甚至不少同龄人判断工作好坏的标准,已经涵盖了20多年后的退休金能有多少。但问题是,按照现行的退休金制度,到王珏(30岁左右)这一代退休,退休金可以保障舒适养老吗?
舒适养老,你要准备多少?

虽然养老是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话题,但是真正为如何养老去思考的人却很少,且不说王珏那样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就是处在45岁之后半退休状态的人,对于要准备多少才能舒适地养老,也是一团迷雾。
对于王珏来说,她还没有下一代,父母的身体也很健康,回到老家之后,住房压力和生活成本也会相对降低很多……而这些现有状况,在40多岁到50岁时则会变得不同:由于要孩子晚,需要为还在读书年龄的孩子支出不菲的学费;父母年迈,疾病相继而来;物价持续走高;住房条件需要改善……这时,濒临退休,我们的退休金又可以解决多少问题?
研究资料显示,有大约三分之二的人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状况并不满意。但是如何应对退休生活却仍然没有获得重视,即使是在那些即将要退休的人群中,情况也并不如人意。
目前,我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是47.6%,也就是退休后可以拿到之前工资47.6%作为养老金,但这个比例并不随着通货膨胀而重新调整,在物价飞涨的今日,养老金便显得有点捉襟见肘。退休7年的季老算了一笔账,他现在每个月养老金约2000元,无法支付养老机构最低服务费2500元的标准,只能生活在老年社区中。每月食堂的伙食费要花去500元,而且自己患有风湿病,药费每月也要花去数百。加上其他生活成本,一个月下来,养老金也几乎所剩无几。
什么是舒适养老,而我们离舒适养老又有多远?
在汇丰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数字:很多退休人士认为,舒适的退休生活所需的最低家庭收入应该达到每月RMB13,000-15000元之间。如果按照现在的退休金标准,夫妻双方都退休的话,可能连一半都到不了。
尽早规划、未雨绸缪

人社部尹蔚民在两会期间就提到,目前职业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1,这个数字伴随着老龄化,将在2050年下降到1.3:1。养老金收支平衡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样的财政压力,折射到每个人身上的意味,可能就代表着不会上涨的养老金,以及即将到来的延迟退休。
而从个人角度而言,人们对舒适的退休生活没有充分准备的一些主要原因则包括以下几点:负担不起、有更加急迫的财务责任、没有更早地开始储备、不清楚需要储备多少。
基于以上,我们需要更严谨的去构建一个自己的退休财务规划,来实现优质的退休生活。汇丰研究在这方面曾经列举出四项措施:
首先,及早开始储蓄。杨波是一家电视台的编导,与同龄人相比,他的收入还算高。他并没有像其他同事那样,将收入用在办高级健身卡、购买奢侈品等方面,而是将20%的工资用于储蓄,30%的工资进行理财。在他看来,这是为以后舒适的生活所作的准备。
其次,了解退休生活所需资金。要尽早开始考虑退休后希望过上怎样的生活,比如拥有一所郊区的别墅,退休后侍弄花草;或是与伴侣环游世界;或是做一些工作时想做却没时间做的爱好或运动等,以及这些生活所需要准备多少资金。
再次,补足退休资金差额。其实,就是想办法让资产保值,或是有所升值。
最后,未雨绸缪,为意外做好准备。没有人能对未来精准预测,疾病、灾难也许会不期而至。一旦发生,可能会消耗掉财产的元气,所以应提前做好防范。在养老金保险制度成熟的美国,早已形成了以联邦公共养老金、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组成的三大支柱,这三大支柱共同支撑起了美国人的养老生活。
合理配置资产,享受舒适退休生活

吴伟是一位即将退休的建筑师,在他看来,享受舒适的退休生活必需要尽早合理规划资产和投资。对于财富的积累而言,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前几年,房子和人民币都在升值,大家的感觉挺好,但是很多事情就在不知不觉中逆转了。现在没有风险小的投资品种,拿着货币则被通胀吞噬,投资房产则流动性差……。”
汇丰环球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部、主管财富管理趋势研究的霍伟年表示:“在养老规划中,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在资产配置中设定适当的增长型资产和稳定收入型资产两个类别的组合很重要。汇丰的调查显示,许多人、尤其是女性倾向于持有现金,但是对于现金的长期购买力往往可能被通胀削弱这一点缺乏足够的认识。将所持现金投资于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符的增长型或稳定收入型资产,有助于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因此,如果不能像吴伟那样自己去寻找价值之锚,那么在经济衰退的周期还没结束前,找一个值得信赖的财富管理顾问,进行适当的财务评估,规划退休之后所需的生活费用和健康保障,或许是目前看来比较好的选择。(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规划养老储备,提前计划退休。
点击“阅读原文”与汇丰联络获得建议
或搜索“汇丰中国”
关注汇丰官方微信账号了解更多。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意见及对任何产品的推荐。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三联生活周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